以下是含有原住民族教育的搜尋結果,共64筆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為深耕原鄉教育,推動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今年度特別支持復興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正式啟動「Gaga 的新課堂:從大霸尖山到泰雅學子的心田」,來自多所學校的師長與高義國小師生攜手登上祖靈聖山 Papak Waqa(大霸尖山),以堅定步伐完成一場深具意義的文化成年禮。
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推動,並落實全民原教精神,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教育部國教署自109年起實施「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辦理至今已經補助近90所學校,總計投入總經費達1.6億元,透過專業團隊輔導,協助學校深化民族文化教育,強化學生的民族認同與地方連結,營造沉浸式民族教育課程的學習環境,傳承與保存部落在地文化特色及知識內涵。
為推動全民原住民族教育與深化校園多元文化素養,美和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日前舉辦「114年度全民原教推廣活動-回到部落的心靈路」。
屏東縣政府今(26)日在屏東市維多利亞餐廳舉辦教師節表揚大會,除了師鐸獎、教育奉獻獎等傑出教師,還有服務30年及40年資深優良教師共208人。榮獲教育部師鐸獎的潮昇國小教師陳靜容表示,在普遍認為環教環境困難的情況下,教師們保持自己身心平衡更重要;獲得教育部教育奉獻獎的退休教授張英鵬,退休後仍在屏東與花東等偏鄉服務,為特教、早療與寄養家庭服務。
少子化浪潮持續衝擊全台校園,高雄市今年小一新生人數首度跌破1萬9000人大關,台東縣成功鎮忠孝國小博愛分校更出現「0新生」,澎湖也有4所學校僅收1人,各地教育界憂心,生源萎縮不僅影響學校永續經營,也將加重師資調配與教育品質挑戰,高雄市長陳其邁更直言,少子化已成「國安問題」。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30日於新屋區九斗村農場舉辦原住民族員工親(職)子活動,現場聚集逾400名原民員警、警眷參與,副市長王明鉅強調,桃園市是全國原住民人口第2多的縣市,市府為實現原民福利城市,推動原住民族政策涵蓋都會區及原鄉地區,希望建構一座族群共榮的城市。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30日於新屋區「九斗村農場」辦理原住民族員工親(職)子活動,由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及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共同協辦,現場聚集逾400名原民警察、警眷參與。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表示,桃園市是全國原住民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市政府為實現原民福利城市,推動原住民族政策包括都會區及原鄉地區,建構一座族群共榮城市。
桃園市教育局為推動原住民族文化教育、培養學童自信與多元能力,近日於復興區高義國小舉辦「桃園市原住民兒童及少年成長營」。教育局表示,此次營隊採2梯次,以2天1夜模式進行,匯聚了德龍、大溪、龍安、石門、內壢、高義、內定及東安等八所國小共80位原住民學童,共同展開一場兼具文化傳承與自我挑戰的學習之旅。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致力於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獲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邀請參與《時空交織:原住民智慧與記憶的共鳴》特展,國圖將基金會保存的「驚嘆樂舞」影音成果正式納入數位典藏系統。
新竹縣桃山國小與尖石國小今年參加「113學年度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展覽會」全國決賽,佳績連連,其中桃山國小將畢氏定理融入泰雅族傳統樂器竹管琴,榮獲國小組佳作及唯一的探索精神獎。尖石國小則利用田野調查與訪談,深入了解無患子與合歡的清潔應用,勇奪本屆最高榮譽金熊獎。
基隆市政府與旺旺文教基金會、《中國時報》合作,提前慶祝原住民族日,12日在基隆市文化中心舉辦「我們都是一家人暨奉獻即是榮耀」愛與包容公益演唱會,邀集李明德、高蕾雅、江明娟等原民歌手獻藝,吸引近千人到場同歡。
為慶祝原住民族日,基隆市政府與旺旺文教基金會、中國時報合作,12日下午在基隆市文化中心舉辦「我們都是一家人暨奉獻即是榮耀」愛與包容公益演唱會,邀集李明德、高蕾雅、江明娟等原民歌手獻藝,吸引基隆市近千人到場共襄盛舉。
為了增進原住民族人的法律與社會權益,苗栗縣政府2025年原住民族權益手冊已編製完成,內容涵蓋身份權、教育文化、社會福利等多項權益。原民處表示,手冊的編制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手冊將寄發至都會區各族人住所,希望可為族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桃園市為國內都會區原住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桃園市教育局為強化原住民學生教育, 17日於大溪區大溪國中辦113學年度公開觀議課以「泰雅族大嵙崁事件」為教學主題,統整國文、歷史、地理、表演藝術及資訊課程,深度融合泰雅族在地文化與學科教育,並利用戲劇方式重現。
台東縣政府今(30)日在縣立體育館舉辦兒童節暨模範兒童表揚大會,484名模範兒童接受表揚,中場表演由在地海盜舞蹈工作室街舞演出,台東縣長饒慶鈴身著帥氣皮衣展舞藝,觀眾驚呼「沒想到縣長竟為了孩子們豁出去了!」
為深化學生對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尊重與認同,教育部自103年起,每年持續舉辦MATA獎競賽,今(114)年邁入第12年的重要里程,為強化歷屆得獎作品的能見度,首度以影展模式加以推廣,自3月16日至3月30日於臺北市萬華區剝皮寮歷史街區辦裡,並於今(21)日下午舉辦茶會,啟動第12屆競賽徵件活動。
為推廣南島藝術之美,並進一步融合金門在地特色,國立金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日前特別邀請旅居英國的世界級藝術大師-優席夫蒞校與學生進行分享,並就原民藝術教育與島嶼特色鏈結進行意見交流。優席夫更以其多元藝術表現和個人奮鬥故事向學子們分享,深深憾動全場師生。
桃園市做為全國原住民族學生最多的行政區,為推動都會區原住民族學生民族教育,大溪區僑愛國小建置「泰雅文化學習場域」今天揭牌,打造符合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意涵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沉浸式環境中學習與體驗泰雅文化,強化文化認同與自信,更促進不同族群學生相互認識。
教育部113年度核定補助19校計3600餘萬元執行「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支持學校創建融入原民文化的學習空間,並提供教師與學生實際接觸原住民族知識的機會,協助學校設計與族群文化相符的課程及學習場域,促進學生自我文化認同與學習動機。
教育部預告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原住民族語師資培育及聘用辦法」,通過原住民族語認證中高級者,得擔任國民小學階段族語師資;同時,將原住民族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的簡稱修正為「教學支援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