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急診醫學會的搜尋結果,共50筆
台灣急診面臨嚴重醫師荒,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表示,為減輕缺人壓力,台大醫院規畫聘用「回流醫師」,包括從離開台大自行開業,或已退休醫師,利用沒看診的時間,回台大急診室兼職,小兒科也同步規畫。
外號「小鋼砲」的民進黨南投縣前黨部執行長曾琮愷因蜂窩性組織炎住院,未料日前病情惡化,於昨(11)日晚間離世,享年45歲。醫師表示,蜂窩性組織炎好發於糖尿病患等抵抗力較差的族群,主要症狀為傷口出現紅、腫、熱、痛,如果症狀範圍持續或擴大要快就醫,嚴重恐引發敗血症致死。
彰化縣消防局和美分隊救護員黃景嵐連續4年榮獲消防署「救護之王」,以全國最高出勤數展現專業與熱忱;永靖分隊年僅24歲的韓朝武,短短2個月內成功接生2名嬰兒,成為彰化史上最年輕的「接生好手」。兩人以傑出表現,奪下內政部消防署年度「績優救護人員」殊榮,展現彰化救護隊伍的卓越實力。
彰化縣消防局和美分隊救護員黃景嵐,連續四年榮膺內政部消防署年度「救護之王」殊榮,象徵他在全國救護出勤案件數名列前茅。2025年5月,他又獲台灣急診醫學會頒發「十大傑出救護技術員」第三名,成就非凡,堪稱雙喜臨門,展現其專業與奉獻的高度肯定。
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第16屆第2次急診醫學會學術研討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中,桃園市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桃園分隊小隊長楊尚樵再度脫穎而出,於非醫師類組獲得口頭發表第2名殊榮。本次研究聚焦於到院前給藥途徑建立對急診室給藥效率的影響及患者存活結果,展現其長期對臨床成效與制度優化的專業關注。
急診醫師人力告急,台灣急診醫學會統計,今年將有超過100名急診醫師離開,但通過急診專科考試人數卻不到100人。專家指出,近年來急診專科醫師人數約維持在1700人,且出現「平均年齡上升」、年輕人投入意願降低狀況。
醫療環境壓力大又操勞,不只護理師,急診醫師也撐不住了!台灣急診醫學會統計,今年通過急診專科考試的人數不到100人,而選擇離開急診領域的主治醫師將超過100人。急診醫師疾呼,越來越多專科正面臨醫師斷崖式流失,不希望有天沒人能再撐住這條防線,請不要等到急診關床、醫護離職潮全面爆發時,才開始懷念曾經的醫療品質與可近性。
急診醫師壓力大、又操勞,不只護理師,醫師也撐不住了!急診科醫學會統計,今年通過急診專科考試的人數不到100 位,而選擇離開急診領域的主治醫師,則將超過100位。急診醫學會呼籲:「請不要等到急診關床、醫護離職潮全面爆發時,才開始懷念曾經的醫療品質與可近性。」
新冠疫情升溫,受端午連假效應影響,外界擔憂急診壅塞再起。衛福部指出,昨日急診就診人次近2.8萬,比上周增加9%,但等待住院人數下降9%,因此現階段未出現急診壅塞;衛福部將持續給予行政誘因,鼓勵基層醫療投入防疫工作。
外型亮眼的桃園消防高級救護技術員尤詩妤是消防界白衣天使,在第一線服務逾9年,屢在國內外救護競賽奪獎,今年又在激烈競爭中,勇奪全國十大傑出救護技術員,她謙虛表示,參賽是自我精進的最佳途徑,可習新知、增技能,最終回饋到患者身上,消防局長龔永信讚實至名歸,盼其他同仁以她為標竿。
一篇刊登在《刺胳針》(The Lancet)的投書,今引起醫界熱議。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以「台灣健保瀕臨全面崩潰」為題,揭露出急診壅塞、護理師離職引起的問題,並提及台灣COVID-19死亡率高於日本,未能從疫情中汲取教訓。疾管署回應,Omicron時期,台灣致死率為0.16%,日本為0.2%,並未高於日本。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表示,健保制度是有一些問題,但沒有那麼不堪,這篇文章錯誤百出,不是論文,不是那麼有科學性。
一篇刊登在《刺胳針》的投書,今引起醫界熱議。由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撰寫的文章中,揭露了台灣醫療體系崩壞困境,提及今年2月急診壅塞事件,一名政府官員在社群媒體上對一位疲憊不堪的急診醫師發表輕蔑且帶有嘲諷的回應,進一步激起了民憤,也就是外界所知的「小腦袋」事件。而促成台灣醫療體系崩潰的最後一個關鍵因素,是自全民健保推行以來,30年來最大規模的護理人員離職潮。為了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急需進行全面改革,應將醫療支出視為一項投資,而非開支。
急診室塞車問題嚴重,病床不足加上醫護恐面臨大批離職潮,讓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罕見發文求救。為此衛福部長邱泰源26日「突襲」北部幾所大醫院視察,卻傳出一行人圍著病床,邱泰源開口一句話讓現場基層醫護都傻眼。
全台醫院急診壅塞,燒出背後的護理人力短缺問題。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認為,政府投入資源不足,護理專業價值未獲合理反映,呼籲政府正視護理人力危機,迅速啟動相應措施,例如透過公務預算補助醫院臨床護理人員薪資,比照兒科住院醫師留人策略,給予每人每月1萬元津貼,直到護理人力有效回流。
近日急診室大塞車,醫護、床位嚴重不足,讓台灣急診醫學會罕見發出聲明求救,衛福部則喊話輕症別去擠急診室,影響到真正需要的人,卻遭馬偕前院長施壽全打臉,直言別再說廢話了。
賴清德總統出身醫界,去年520就任後,8月就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豪氣萬千要提升國人平均餘命,現實卻狠狠打臉。最近各大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醫護及病床嚴重不足,有重症病患因無法即時轉診而喪命,遑論延年益壽。賴政府應正視急診室崩壞警訊,空喊「健康台灣」口號無法解決醫療體系結構性問題。
農曆春節迄今各大醫院急診室爆滿,連加護病房也拉警報。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罕見發出求救聲明,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緊急召集衛福部開會,了解相關整備情形,卓榮泰要求衛福部對外說明政府因應及整備情形,對於已緩解急診壅塞情形的醫院經驗與處置方案,也請衛福部協助各醫院參考推行,以有效解決目前的狀況。
醫院嚴重壅塞、待床超量,衛福部提出短、中、長期應變措施,卻被醫護團體批「講空話」。台灣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陳維恭24日強調,核心問題是「財務支持不足」,才會人力出走、開不出病床、急診壅塞等,政府不能指望醫護人員「做功德」。
全台各醫院急診壅塞未解,台灣急診醫學會示警,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引發各界關注。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24日)對此直言,病床不足最根本原因在於護理師不足、人力不足、健保點值不足,但到現在衛福部還沒有辦法搞清楚事情的根源,到今天衛福部召開會議,還只找了所有的醫師團體,卻缺乏護理師團體,表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全台急診雍塞、人力不足問題讓醫護累翻,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發出求救聲明,並警告恐爆發急診醫護大規模出走潮,衛福部今天將開會討論應對,對此一名急診醫師預言,開會只是去打招呼寒暄問暖,再要求各醫院確實落實調控床位,感嘆這種套路「已經見過好幾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