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美斷交的搜尋結果,共40筆
川普將於月底在韓國慶州APEC峰會與習近平見面並舉行川習會。在川習會之前,川普預計本週先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並與李強會面。美中代表團則在馬來西亞進行新一輪磋商,討論川普所提三項要求:稀土、芬太尼與大豆。
川普將於月底在韓國慶州APEC峰會與習近平見面並舉行川習會。在川習會之前,川普預計本週先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並與李強會面。美中代表團則在馬來西亞進行新一輪磋商,討論川普所提三項要求:稀土、芬太尼與大豆。川普警告若中國持續實施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中國外交部則回應,雙方應基於平等互惠原則進行協商解決。
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扮演折衝要角的前外交部長、前總統府資政丁懋時日前病逝,享耆壽99歲。
投身外交工作近40年,完整的涉外經歷如同一本「外交實務教科書」,前外交部長程建人日前病逝,享壽86歲。程曾擔任駐美、駐歐代表、行政院新聞局長、外交部政務次長、外交部司長等職,與胡志強、李大維等人都是國民黨時期重點栽培的外交人才。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27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壽86歲,程為著名外交政治人物,曾擔任駐美、駐歐代表、行政院新聞局長等職,與胡志強、李大維等人都是國民黨時期重點栽培的外交人才,完整的涉外經歷如同一本「外交實務教科書」。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今(27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夀86歲。程為著名外交政治人物,曾擔任駐美、駐歐代表、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外交部政務次長、外交部司長等職,與胡志強、李大維等人都是國民黨時期重點栽培的外交人才,完整的涉外經歷如同一本「外交實務教科書」。
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昨天在民進黨直播節目提到,台灣沒有所謂的光復節,引發爭議。而對於徐國勇提到「條約無涉台灣主權」,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指出,領土轉移並非要有條約才算數,此外,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在二戰前為德國領土,根據《波茲坦協定》規定,此地被劃分給蘇聯,而對於此協定,當時的德國臨時政府完全承認。
睽違24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今年恢復為國定假日,放假1天。未料,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16日語出驚人地指出,1945年日本投降時,同盟國最高統帥、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是命令中國戰區統帥蔣介石,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所以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不要黑白講」。國民黨則怒嗆徐國勇成為台獨「金孫傳人」,大罷免大失敗後仍不知反省,繼續搞意識形態。
《金融時報》5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羅耶爾(Jed Royal)在安克拉治與時任台灣國安會副秘書長的徐斯儉會面。知情人士表示,這場會談,應該就是延續今年6月原本要在華盛頓進行,突然取消的台美最高層級「蒙特瑞會談」,但我國國防部長傳統上就不出席該會議,而是都由國安會副秘書長及秘書長帶隊。
美國對等關稅7日正式實施,日前美方宣布台灣的對等關稅是20%,高於鄰近競爭國日、韓的15%,賴總統第一時間定調20%是「暫時性關稅」,將繼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但國內產業面臨的衝擊已經開始,眼見苦日子就要來了,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7日由民進黨籍召委安排的台美對等貿易談判相關會議卻採取「祕密會議」,繼續蓋牌,國人對於談判內容除了稅率之外仍一無所知。
美國對等關稅7日正式實施,日前美方宣布台灣的對等關稅是20%,高於鄰近競爭國日、韓的15%,賴總統第一時間定調20%是「暫時性關稅」,將繼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但國內產業面臨的衝擊已經開始,眼見苦日子就要來了,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7日由民進黨籍召委安排的台美對等貿易談判相關會議卻採取「秘密會議」,繼續蓋牌,國人對於談判內容除了稅率之外仍一無所知。
曾在小布希與川普政府任職的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5日撰文分析〈台灣如何失去川普〉,批評台灣對美外交失敗,並直指台灣副總統蕭美琴的外交作為與川普政府格格不入,質疑她長期押寶民主黨前總統拜登、親近華府左派智庫,反而疏遠真正對台有實質幫助的共和黨,府方卻以她是「華府最具影響力大使」自居,可謂荒謬至極。
繼賴清德總統出訪行程傳出遭美方拒絕過境紐約後,《華盛頓郵報》和《金融時報》均報導,國防部長顧立雄原訂6月出訪美國與美國國防部次長柯伯吉會面,因美方擔心危及美中貿易談判與川習會,而在最後一刻喊卡,美方至今也未敲定會談的新時程,甚至傳出擬降低美台會談層級。對此,我軍方官員不評論。
外交部長林佳龍與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昨天赴國史館參觀「戰後台美關係回顧展」,林佳龍指出,美國在戰後對台灣的影響,不亞於我們的邦交國,甚至更為深遠。若非美方堅持人權改革,台灣未必能走上和平轉型、民主深化的道路。
第13屆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19日舉行,其中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談到近期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關稅政策,他以錄影方式給台灣建議,他認為,台灣需要處理貿易逆差,並考慮對美國進行投資,已經看到台積電做出大規模的投資承諾,這對台灣本身以及台灣從這些投資中獲得的成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2月12日,一通驚天動地的電話,彷彿引爆了一場全球政治風暴,讓各國措手不及。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90分鐘,確定了雙方結束俄烏戰爭的意願,雙方同意立即啟動停戰協商,並派遣工作團隊迅速展開談判,而且和平談判裡,還沒有包括烏克蘭。
新聞報導川普總統邀請了周受資觀禮。因受資是我家女婿,引諸多親友表示關注。此事也使我們回憶多年前往事。在台美斷交後,首次美國總統就職大典就是雷根的就職。我們夫婦榮幸承雷根伉儷邀請。當時,有一項重要的議題,是台灣國府是否會受到邀請?雷根總統稍早就告訴我,台灣不但仍是友邦,且更需要表現出情誼珍貴,台海兩岸才會平靜和睦。因此邀請國府是絕對必要。
靜觀川普總統就職大典光照大地,舉世囑目。
在就職大典前夕,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再度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通話,習近平重申,「台灣問題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美方務必慎重處理」;川普強調,「期望我們能共同解決許多問題,並立即開始著手」。川習已開啟實質戰略對話,若賴清德政府仍深陷「高估自己、低估中共、錯估美國」的謬誤之中,台灣國安情勢只會加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