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周百謙的搜尋結果,共08筆
點燃1支紙菸產生的煙霧,含有數千種化學物質,而新興菸品的健康危害也不容小覷,但目前國內未核准使用電子煙及加熱菸,因而無法使用戒菸服務。藥師反映,因缺乏換算標準,難以精準給予藥物建議,期盼將新興菸品納入戒菸服務範疇。提供戒菸服務的社區藥師李懿軒表示,目前國內電子煙屬違法、加熱菸尚無被核准的品牌,不符國健署戒菸服務條件,且業者未被課徵菸捐,但這些新興菸品對健康有害,讓第一線提供戒菸服務者很為難。
從痰的顏色也能看出身體警訊。對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周百謙分析6種痰色,包括黃色、綠色、黑色、紅色、透明,以及白色,各自代表的可能是不同健康狀態。其中他提到黑色痰是比較麻煩的情況,其不應該存在於氣管裡面,可能是出血後血液凝集或空汙所致,需進一步釐清。
空汙是誘發肺癌危險因子之一。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已故林杰樑醫師有3個姑姑都死於肺癌,研判是與老家在廟旁,常吸入空汙有關,而她也曾被發現肺部有0.6公分毛玻璃影像,力行遠離空汙,縮小至0.4公分;胸腔內科醫師周百謙提醒,肺部毛玻璃影像是有機會消失的,建議要規律作息、減少吸入空汙物與避免用嘴呼吸,有鼻過敏者一定要治療,「用鼻子呼吸可過濾掉許多空汙物。」
空汙是肺癌誘發因子之一。胸腔內科醫師周百謙分享有位女子在懷孕期間常咳嗽,產後立即做肺部檢查,竟發現罹患肺癌,研判是由空汙誘發,而這種由空汙引發的肺癌,常不具突變性,因此,這位新手媽媽沒有機會使用針對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雖經化療、免疫治療,仍在幾個月後身亡,留下未滿周歲的孩子。
肺癌為台灣10大癌症榜首,很多患者從未吸菸卻依然患病。對此,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百謙列出5大風險因子,包括二手菸、空氣汙染、遺傳、化妝品,以及過度烹飪,務必都要注意。其中他提到,空汙牽涉範圍很廣,像是吸塵器就有不少討論,主要在於後方的出風口若沒有濾網,微小髒汙就會直接排出,反而成為隱形威脅。
平均壽命增加、空汙衝擊之下,死於肺炎的長者大幅增加,專家表示,由於肺炎是許多慢性病的終點,實際死亡的數字遠超過帳面。要減少肺炎的威脅,長者務必維持活動量,避免久坐、久躺,導致痰液無法自然咳出,越積越多;要適當的運動,但要慎選場所,避開懸浮微粒過多的地方,而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等共病,也要控制好,並定期接種流感、新冠、肺炎鏈球菌疫苗。
今天是重陽節,隨著台灣明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的死亡原因不容忽視。衛福部每年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迄今已是第30年,以最早的83年和最新的112年前後對比,威脅長者疾病惡性腫瘤持續高居首位,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連年高居前5名外,值得注意的是,肺炎由第6位,上升到112年的第3位,而失智症、帕金森氏病也悄悄入榜,過去在15名之外,如今分別爬升到第11名和第14名。
護理師離職導致各醫院關床潮未歇,新冠疫情預料在8、9月進入高峰,有醫師發現,近日因「病毒大亂鬥」,急診室已經被塞爆,包括新冠、黴漿菌等,兒科病人至少要等3天才有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