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唐寧街的搜尋結果,共58筆
中英關係近日出現兩項引人矚目的進展。一方面,有英媒爆料指,北京多次切斷英國駐華大使館的供水,藉此施壓倫敦批准中國在倫敦興建「超級大使館」;另一方面,英國檢方則悄然撤銷對兩名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人士的指控,被視為倫敦不願與北京撕破臉的跡象。
據觀察者網報導,因缺乏足夠證據,英國檢方上個月宣佈撤銷對兩名英國男子「中國間諜」的指控,兩人被無罪釋放。英國《金融時報》10月6日刊文,披露了有關此案的更多細節。報導稱,導致起訴失敗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英國國安官員表示他們不會在法庭上作證稱中國是「敵人」,而這正是依據英國《官方保密法》起訴兩名當事人所需的法律要件。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26日訪問倫敦,與首相施凱爾會面,2人重申對「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核潛艦協議的堅定承諾,期望在美國審查協議之際,鞏固協議夥伴關係。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週日下午將發聲明,宣布英國承認巴勒斯坦國。他於7月間表示,除非以色列在9月以前符合同意加薩停火、承諾達成長期可持續性的和平協議等條件,否則英國將調整立場。
據彭博(Bloomberg)周四引述消息人士的報導,OpenAI和輝達(Nvidia)的執行長計畫在下周陪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訪問英國,並將承諾對英國的資料中心投資數十億美元。
力挺烏克蘭的歐洲盟國領袖18日組團赴美,法國總統馬克宏說,烏克蘭問題事關歐洲安全,歐洲應坐在談判桌前。他還說,歐洲領袖將在會晤川普時問問他,美國準備為烏國安全出多少力?英相施凱爾則表示,英國將支持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且不以停火作為前提條件。
英國將為法國總統馬克宏8日訪倫敦的國是訪問鋪上紅地毯。自從施凱爾入主唐寧街以來,英法2位領袖關係逐漸升溫,英相一直在努力緩解英法以及歐盟之間長期存在的緊張關係,然而在如何應對喜怒無常的美國總統川普問題上,兩國關係開始出現裂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3日訪問倫敦,與英國首相施凱爾會晤,會後宣布達成聯合軍備生產協議;英國將協助基輔當局持續提升自衛能力、維繫抗俄能量。
英國與歐盟本週達成歷史性新協議,內容涵蓋貿易、國防與人員流動三大面向,被視為脫歐後雙邊關係的重大「重置」。然而,這份意在修補關係的協議,卻在英國國內引爆激烈爭議。支持者認為英國正務實回歸全球舞台,反對者則怒斥政府「向布魯塞爾低頭」,重演脫歐時期的主權之爭。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的一間私人房屋發生火災,一名 21 歲男子因涉嫌縱火而被捕。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英進行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被美媒視為「極端反華」人物的納瓦羅3日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指責英國政府對中國過於「順從」,甚至稱英國面臨被中國出口商品「吸血」的風險。
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近日表示,芬蘭民眾應做好心理準備,將在適當時機恢復與俄羅斯的政治關係,他指出無論如何,俄羅斯始終是芬蘭的鄰國。
紐西蘭駐英國大使高夫(Phil Goff)周二(4日)在倫敦公開場合質疑川普「是否真的了解歷史」,暗指川普不懂歷史。此話令他火速遭紐西蘭外交部拔官。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周五(2月28日)訪問白宮與川普會談以爭吵收場,震撼國際社會,澤倫斯基隨後飛往倫敦尋求歐洲國家領導人支持。英國《每日郵報》5日引述外交圈匿名消息人士說法報導,澤倫斯基下周將與法國總統馬克宏、英國首相施凱爾連袂造訪華府會晤川普,試圖就支持烏克蘭的立場「統一陣線」。法國政府發言人證實馬克宏的確有此考量。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協商破裂,英國、法國領袖皆表示,他們有意引領歐洲制定一項烏克蘭和平計劃,並擬提交美國,試圖修補基輔當局與華府之間的分歧,為美方能為烏俄休兵提供安全保障預鋪道路。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日訪問英國,受到英相施凱爾熱情歡迎,英烏還簽署一項價值22.6億英鎊(約新臺幣935億元)貸款協議,支持烏克蘭提升國防能力,展現唐寧街對基輔的堅定支持。而英國2日召集歐洲領袖舉行峰會,討論烏克蘭與歐洲和平等議題,澤倫斯基獲邀出席並晉見英王查爾斯三世。
美烏元首白宮會晤不歡而散,為英國2日在倫敦召開的歐洲領袖峰會蒙上陰影。在英國首相施凱爾邀請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十多名歐洲國家與歐盟、北約高層出席峰會,就烏國和平方案與歐洲安全議題磋商。施凱爾2日強調,英、法將與烏克蘭合作制定停火計畫,然後再與美國討論。
英國首相施凱爾(Sir Keir Starmer)在唐寧街與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會面時,兩人簽下約新台幣935億元貸款協議,施凱爾更向他說:「全英國都全力支持烏克蘭」,不過有英國官員私下向澤倫斯基強調,他需要與美國總統修復關係,因為和平只有在美國的保證下才能持久。
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13日在倫敦舉行,就下一步雙邊交往合作的路線圖達成了共識。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分析稱,這為中英定下交往合作路線圖,將對中英關係重啟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前往布魯塞爾,呼籲歐洲承擔更多責任,保護歐洲免受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威脅,並加倍努力摧毀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此外,施凱爾將成英國脫歐以來,首位出席歐洲理事會會議的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