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囤房稅2.0的搜尋結果,共479筆
財政部16日發布令釋,核定新增下列二類型房屋不計入納稅義務人全國總持有應稅房屋戶數及適用差別稅率(下稱不計入囤房戶數),亦即適用單一稅率課徵房屋稅,並自113年7月1日生效。
新青安貸款先前大塞車引發民怨,行政院指示把水龍頭開大,金管會9月起也放寬新青安核貸可不列入銀行法72-2計算。財政部長莊翠雲16日指出,新青安到9月底的排隊件數和金額都已較8月減少一半,現在兩個月就可排到。
財政部16日發布令釋,核定新增下列二類型房屋不計入納稅義務人全國總持有應稅房屋戶數及適用差別稅率(下稱不計入囤房戶數),亦即適用單一稅率課徵房屋稅,並自113年7月1日生效。
依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今年首季全國戶長人數突破971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暴增近45萬人,推測是新青安助無殼成家、囤房稅促開枝散葉及社宅補貼造成分戶。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認為,去年不動產買賣移轉件數增加,民眾設籍效應遞延到今年也是主要原因。
房市冷風吹不停,但戶長卻變多還變年輕?台灣房屋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全台與六都的戶長人數及平均年齡,今年Q1全台戶長人數突破971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暴增近45萬人,房價相對高昂的六都,戶長人數也全面成長,其中以新北市增加8.2萬人最多,台北市僅增1.4萬人,居六都之末。
房市冷風吹不停,但戶長卻變多還變年輕?台灣房屋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全國與六都的戶長人數及平均年齡,今年Q1全國戶長人數突破971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暴增近45萬人!房價相對高昂的六都,戶長人數也全面成長,其中以新北市增加8.2萬人最多,台北市僅增1.4萬人,居六都之末。
房市冷風吹不停,但戶長卻變多還變年輕?台灣房屋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全國與六都的戶長人數及平均年齡,今年Q1全國戶長人數突破971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暴增近45萬人!房價相對高昂的六都,戶長人數也全面成長,其中以新北市增加8.2萬人最多,台北市僅增1.4萬人,居六都之末。
為爭取年輕選票,賴清德總統在2024年大選前將青安擴大為「新青安」,不過上路之後,除借人頭的弊端不斷,更導致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大增,被迫緊縮,造成史無前例的房貸荒,副作用連環爆,別說民眾無辜受累,政府機關更疲於奔命,最擔心的是寬限期結束後的泡沫吹破,恐耗盡龐大社會成本收拾爛攤子。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車市的影響浮現。財政部12日發布稅收統計,7月車輛貨物稅實徵淨額年減39億元、45.6%,創近兩年半最大減幅,除去年基期偏高外,財政部直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同時反映在新車掛牌數減少。
財政部25日公告核定新增兩類房屋為房屋稅條例第五條第四項、房屋稅條例第五條與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九款規定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第四條第十二款所定,不計入房屋税條例第五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目至第四目納稅義務人全國總持有應稅房屋戶數及適用差別稅率的房屋。
房價逐漸出現下修趨勢,不過民眾的居住成本似乎仍居高不下。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近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最新數據,今年六月居住類指數來到歷年新高,達109.31,其中,房租類指數108.8和住宅維修指數114.17,也都創下歷年新高點,顯示就算不買房,以租代買,整體居住成本仍只升不降,民眾依然壓力山大。
房價逐漸出現下修趨勢,不過民眾的居住成本似乎仍居高不下。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近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最新數據,今年6月居住類指數來到歷年新高,達109.31,其中,房租類指數108.8和住宅維修指數114.17,也都創下歷年新高點,顯示就算不買房,以租代買,整體居住成本仍只升不降,民眾依然壓力山大。
財政部今日發布,新增5類房屋不計入囤房稅差別稅率當中,包含提供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一般護理之家或者精神護理之家,精神復健機構與兒童少年安置與教育機構;以及財團法人或寺廟登記的宗教團體所有,未與傳教佈道及寺廟相連或在同一範圍,專供傳教人員居住的房子。
財政部25日預告草案,將新增兩大類房屋可免納囤房稅2.0新制全國歸戶課稅,一是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相關法律許可設置(立)之機構提供其服務對象住宿房屋;二是財團法人或寺廟登記的宗教團體所有,未與傳教佈道教堂及寺廟相連或在同一範圍,專供人員住宿房屋。
財政部今日發布,新增5類房屋不計入囤房稅差別稅率當中,包含提供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一般護理之家或者精神護理之家,精神復健機構與兒童少年安置與教育機構;以及財團法人或寺廟登記的宗教團體所有,未與傳教佈道及寺廟相連或在同一範圍,專供傳教人員居住的房子。
財政部25日公告核定新增兩類房屋為房屋稅條例第五條第四項、房屋稅條例第五條與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九款規定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第四條第十二款所定,不計入房屋税條例第五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目至第四目納稅義務人全國總持有應稅房屋戶數及適用差別稅率的房屋。
房屋稅2.0(俗稱囤房稅2.0)今年5月首度開徵,引起不少亂象,雙北錯單將近6萬張重新發單,財政部蒐集地方政府疑義後,擬公布問答集,其中獨立車位、民宿、共有房屋等是否視為自住,適用稅率1.2%或者認定為非自用住宅,稅率2到4.8%一次解決,並且提供地方政府參考,希望能讓明年報稅時順暢些。
囤房稅2.0設籍期限以適用自住稅率延長至6月2日截止,延長公告一出,設籍潮隨即湧現,光是5月份新增戶數就達7萬戶,較4月新增1.6萬戶成長超過三倍,顯示出現一波搶搭設籍「末班車」,推估約有5萬戶是為享自住稅率優惠而趕壓線設籍。
囤房稅2.0設籍期限以適用自住稅率延長至6月2日截止,延長公告一出,設籍潮隨即湧現,光是5月份新增戶數就達7萬戶,較4月新增1.6萬戶成長超過三倍,顯示出現一波搶搭設籍「末班車」,推估約有5萬戶是為享自住稅率優惠而趕壓線設籍。
隨著全台少子化與社會結構改變,不分南北皆出現小宅化趨勢。住商機構根據內政部數據,2025年第一季全台設有戶籍住宅平均僅只有2.95人,其中觀察六都數據,更僅有台中市平均人口高於3人。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小家庭、年輕購屋族群已成主力買盤,加上住宅使用習慣已發生改變,未來房市將持續往小宅化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