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國家海洋日的搜尋結果,共35

  • 新北攜手科技業清海廢 實踐海洋永續

    新北攜手科技業清海廢 實踐海洋永續

    新北市環保局響應「國家海洋日」,今(14)日與華碩、廣達與光寶科技舉辦「無痕淨海」活動,共號召65位「潛海戰將」與6艘「藍海艦隊」齊力出動,至瑞芳區瑞濱岩礁北側外海實地清除海底廢棄物,活動共清除611公斤海洋廢棄物,展現企業與政府跨界合作的永續行動力。

  • 【海安12號演習】賴總統:深植海洋意識 團結守護藍色國土

    【海安12號演習】賴總統:深植海洋意識 團結守護藍色國土

     總統賴清德昨日視導「海安12號」演習,感謝海巡同仁扛起「藍色國土守護者」的重責大任,守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賴總統表示,行政院已運用歲計賸餘編列特別預算,希望海巡有更先進的裝備與科技守護每一寸國土。也期盼朝野不分黨派一起當海巡同仁的後盾,共同捍衛國家安全、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

  • AR解謎遊戲淨灘 宜蘭清掉300公斤

    AR解謎遊戲淨灘 宜蘭清掉300公斤

     宜蘭縣政府響應6月8日「國家海洋日」,攜手各海岸權管單位、河川巡守隊淨灘,吸引逾260人熱情參與,共清理約210公斤一般垃圾、90公斤資源回收物。此外,現場首度結合創新科技,打造AR實境解謎遊戲體驗區,讓參與者更了解海洋保育,一同守護美麗海岸線。

  • 海洋城市的生存之道

    海洋城市的生存之道

     6月 8日是聯合國「世界海洋日」,也是台灣的「國家海洋日」,海委會熱熱鬧鬧地辦了一天活動。依據2019 年 11 月 20 日公布的海洋基本法,其中第 15 條第一項:政府應於本法施行後一年內發布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並依其績效及國內外情勢發展定期檢討修正之。因此,2020年6月8日行政院核定發布了2020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

  • 第6屆國家海洋日 海委會館舉辦「海洋藝文展演」

    第6屆國家海洋日 海委會館舉辦「海洋藝文展演」

    為慶祝第6屆國家海洋日,海洋委員會8日下午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音館舉辦「海洋藝文展演」活動,邀集台灣芭蕾舞團、台東尚舞蹈學苑與紙風車劇團接力演出,透過舞蹈與戲劇展現海洋多樣性與永續理念,吸引現場民眾熱烈參與。

  • 海納百川》海洋城市的生存之道(謝立功)

    海納百川》海洋城市的生存之道(謝立功)

    6月 8日是聯合國「世界海洋日」,也是台灣的「國家海洋日」,海委會熱熱鬧鬧地辦了一天活動。依據2019 年 11 月 20 日公布的海洋基本法,其中第 15 條第一項:政府應於本法施行後一年內發布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並依其績效及國內外情勢發展定期檢討修正之。因此,2020年6月8日行政院核定發布了2020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

  • 宜蘭海洋日淨灘創新登場!AR解謎玩中學 清出300公斤垃圾

    宜蘭海洋日淨灘創新登場!AR解謎玩中學 清出300公斤垃圾

    宜蘭縣政府為響應6月8日「國家海洋日」,攜手各海岸權管單位、河川巡守隊等,透過淨灘行動展現對海洋環境的重視,今日逾260人熱情參與,共清理出約210公斤一般垃圾及90公斤資源回收物。另,首度結合創新科技,打造AR實境解謎遊戲體驗區,讓參與者能更深入了解海洋保育關鍵議題,一同守護美麗海岸線。

  • 賴清德親校「海安12號演習」籲立院支持海巡預算

    賴清德親校「海安12號演習」籲立院支持海巡預算

    海巡署8日上午10時在高雄港舉行「海安12號演習」,由總統賴清德親自校閱,包括海軍、空軍、空勤總隊及警政署等單位動員4艦9艇4架直升機與1架無人機參與操演,展現我國應對海上威脅的聯合應變能量,賴總統也藉機呼籲立法院支持行政院編列的4100億元特別預算案,協助海巡強化夜間監偵能力。

  • 賴清德視導海安12號演習 盼朝野不分黨派當海巡後盾

    賴清德視導海安12號演習 盼朝野不分黨派當海巡後盾

    賴清德總統今天視導「海安12號」演習指出,當前海巡署最亟需補足的就是紅外線熱影像系統的配置,也希望加強無人載具與智慧監偵設備的配置,讓海巡團隊守護藍色國土能更全面也更「立體化」。呼籲立法院不分黨派一起來當海巡同仁的後盾,共同支持行政院的特別預算,讓海巡能有最先進的裝備和科技。

  • 雲林潛海戰將 除廢棄物118公斤

    雲林潛海戰將 除廢棄物118公斤

     雲林縣政府環保局7日於四湖鄉箔子寮漁港舉辦「雲林縣國家海洋日活動」,10餘名「潛海戰將」潛水清除海洋廢棄物。今年第1季雲林縣海洋廢棄物約39.4公噸,相較2020年第1季的144.9公噸,減量超過100公噸,其中漁業廢棄物占比最高,其次是玻璃瓶與寶特瓶,將持續透過「潛海戰將」與「海洋環保艦隊」減少海廢。

  • 雲林組「潛海戰將」護海洋 海廢減量逾百公噸

    雲林組「潛海戰將」護海洋 海廢減量逾百公噸

    雲林縣政府環保局7日於四湖鄉箔子寮漁港舉辦「雲林縣國家海洋日活動」,10餘名「潛海戰將」潛水清除海洋廢棄物。今年第1季雲林縣海洋廢棄物約39.4公噸,相較2020年第1季的144.9公噸,減量超過100公噸,其中漁業廢棄物占比最高,其次是玻璃瓶與寶特瓶,將持續透過「潛海戰將」與「海洋環保艦隊」減少海廢。

  • 卓揆拚2031年自來水漏水率降至10%

    行政院長卓榮泰6日在台中出席「韌性水利 水漾台灣」-2025年表揚全國水利傑出貢獻人員及團體典禮時表示,在「降漏水」方面,卓揆表示,政府未來8年預計投入807.7億元,盼使自來水的漏水率,從2024年的11.99%,再降至2031年的10%。

  • 《臺灣海洋生態科普百分百》出版 海保署邀您6/8探索海洋奧秘!

    《臺灣海洋生態科普百分百》出版 海保署邀您6/8探索海洋奧秘!

    海洋保育署出版《臺灣海洋生態科普百分百》圖文書,以100個為什麼出發,引導民眾探索海洋奧秘,因應6月8日國家海洋日活動,當天特別將於海洋日會場、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一樓設攤,透過問答與遊戲互動,邀請民眾闔家走入海洋、親近生態。

  • 國家海洋日前夕 海洋保育貢獻楷模出爐:5團體5個人獲獎

    國家海洋日前夕 海洋保育貢獻楷模出爐:5團體5個人獲獎

    海洋委員會5日公布「114年度第三屆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名單,共有5組團體與5位個人獲獎,涵蓋學術界、社區、漁會、NGO、社會企業及國小等多元領域,展現台灣民間對海洋保育的行動實力。主委管碧玲強調,這批得獎者將為7月即將施行的《海洋保育法》奠定厚實社會基礎,並於2025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發布會中接受頒獎肯定。

  • 國家海洋日將屆!主軸強打文化+安全   結合海安12號演習開展

    國家海洋日將屆!主軸強打文化+安全 結合海安12號演習開展

    國家海洋日即將來臨,海洋委員會於以「安全」、「文化」為主軸,於今年6月8日將於高雄港16、17碼頭及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音館舉辦系列活動,21日舉行活動發布會,宣布當天將有紙風車劇團的海洋戲劇展演,更結合海安12號演習,海巡署現場將展出各式新銳裝備 ,如UAV無人機、側掃聲納系統及3D水下顯影儀、MOB人定位器等尖端設備,展現守護我國主權堅定決心。

  • 還假於民 國定假日增4+1天

    還假於民 國定假日增4+1天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所提《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未來國定假日將新增小年夜、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5月1日勞動節由原本僅勞工適用,改為全國統一放假。內政部針對尚未達成共識前逕行表決感到遺憾,但行政院人事總處表示,將於新法生效後,重新公告2025年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

  • 全國放假4+1「聖誕節也有」 立院三讀通過《紀念日條例》

    全國放假4+1「聖誕節也有」 立院三讀通過《紀念日條例》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所提「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未來國定假日將新增、小年夜、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勞動節從勞工放假改為全國放假。法案內容也要求總統公布後立即實施,最快9月28日教師節就是第一個放假的節日。另外,未來年假最少7天,最多可達10天。

  • 金門2024國家海洋日登場 宣導環境永續及生態保育重要性

    金門2024國家海洋日登場 宣導環境永續及生態保育重要性

    金門2024國家海洋日「海好有你 海廢不浪廢」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活動,今(7)日下午於后湖濱海公園頂著豔陽「熱」情登場,不少家長無懼30多度高溫依然帶著小朋友前往共襄盛舉,讓海洋環境永續及生態保育之觀念從小紮根,共同保護珍貴的海洋資源。

  • 洪奇昌專欄》台灣應如何看待南海衝突?

    洪奇昌專欄》台灣應如何看待南海衝突?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2023年下令將菲律賓與中國的南海爭執「非軍事化及國際化」後,菲國政府在南海議題即採取透明化的宣傳,鋪陳有利的外交論述,以及對中國在南海的強硬措施或挑釁作為,進行主動的抵制與回擊。中國海警局於5月15日公布《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自6月15日施行,在海警認定的管轄海域,可登檢扣押涉嫌違反其出入境管理規定的外國籍船舶與人員。新規定劍指南海周遭的菲律賓、越南,其用意在提供第一線海警執法依據,以因應衝突升溫的南海勢態。

  • 東華USR中心出手 廢棄物變電能

    東華USR中心出手 廢棄物變電能

     海洋廢棄物不僅危及海洋生態,也影響人體健康,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去年研究發現,海廢可經高溫氣化技術轉廢為能,產出可燃氣體發電,還能製作負碳排放的魚礁,幫助珊瑚穩定成長,洄瀾共好大學社會責任(USR)中心為此到七星潭淨海與淨灘,將把清出的420公斤廢棄物,透過高溫氣化技術擴大示範復育珊瑚群礁及海草,改善海域棲地環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