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有林的搜尋結果,共145筆
為減緩氣候變遷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玉山金控持續攜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一生一樹,玉山植樹」造林計畫,積極投入植樹造林活動。玉山金控科技長張智星28日帶領40位玉山志工前往新北市金山區,親手於海岸林區種植防風樹苗,為守護台灣海岸生態及創造綠色永續未來共同努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鄉1個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再度視察堤防與疏浚、堰塞湖後續等問題,目前馬太鞍溪鋼便道已建置中,後年底完成新橋樑,水利署正在執行「百年防洪」計畫,卓提到,因堰塞湖壩體仍大,要請水利署等專家能訂出1個方案,設法工把水量引流出,降低衝擊威脅,也要盤點全國堰塞湖狀況,「這一次這麼大的一個教訓,不要讓歷史重演」。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為防護海岸線,多年來在嘉義縣布袋好美里植樹定沙,利用廢棄牡蠣架建防沙籬笆,種植牽牛花、馬鞍藤等植物固沙,再採用兼具滯洪功效的「開溝築提」工法造林,成功讓沙灘長胖、樹木成林。由於新增沙灘都是未登錄土地,嘉義分署將已成林的1.4公頃土地,畫設納入好美保安林範圍,待農業部公告就能正式納入管理,為台灣新增保安林國土。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23日因強颱「樺加沙」帶來的豪雨發生溢流並潰決,洪水夾帶土石在短時間內下泄,衝擊下游光復鄉與鳳林鎮等地。花蓮縣政府統計,截至27日下午5時,已造成16人罹難、6失聯、83傷。嚴重災情引起外媒《BBC》關注,並且分析了5大點。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長年致力推廣林業知識、動植物保育與林業文史保存,出版多樣化的文史、繪本、學術書籍,成果豐碩。今年以《台灣木本植物繁殖理論與應用(上、下冊)》及《蛻變吧!八仙山(上、下冊)》兩套書,參加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舉辦的獎勵出版文獻書刊評審,分別榮獲學術性文獻書刊優等與推廣性文獻書刊佳作,再次展現該分署在學術研究與文化保存上的卓越貢獻。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多人死傷、失聯,目前警消仍在搶救中。行政院長卓榮泰昨(24)日到花蓮勘災,批評地方撤離有瑕疵,引發在地一名處理救災事宜的第一線人員不滿,直呼想打卓榮泰一拳。他強調,花蓮是全台第一次實際操作「垂直避難」的地方,且一次就是5千人,同時他也整理上周至今的公文紀錄重點,質疑農業部估計值完全錯誤,內政部紅色警戒也太晚發出,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外界質疑防範不周。農業部24日說明,堰塞湖位處偏遠山區,無路可通,曾派員耗時9天來回,仍無法到達湖區。施作防減災工程考量時程與人員安全,於汛期期間無法進行,故採疏濬、監測方式,掌握溢流時對下游的影響,畫設警戒區疏散撤離因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潰堤後,民眾也關注全台堰塞湖安全,而根據農業部林保署「國有林防災應變及堰塞湖監測系統」顯示,除馬太鞍溪堰塞湖外尚有「新竹泰崗溪堰塞湖」共計2處監測中,部分民眾擔憂是否也有危險疑慮,對此學者指出,堰塞湖是否構成威脅取決於壩體結構穩定性,而本次馬太鞍壩體為「碎石構成」且地處偏遠較為特殊,一般來說堰塞湖皆有方法可應對,民眾無須過度的擔憂。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23日下午2時30分發生溢流,短時間內共流出約6000萬噸水量,等同於半個日月潭水庫,而至今壩體內仍還有3100萬噸水體,對此農業部也積極展開空拍、現勘等作業,並研擬工程方案排除剩餘水量,以維下游安全。
強烈颱風樺加沙雖未直撲花蓮,但外圍氣流帶來豪大雨,造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午後溢堤,黑褐色洪水宛若海嘯般,夾雜大量土砂衝進光復鄉市區,瞬間淹沒半個光復鄉,上百輛車載浮載沉,居民紛紛爬上屋頂、二樓逃難,鄉長林清水無奈地說,「慘到不知如何形容」。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昨晚8時統計,有2位因病無法送醫而死亡,另有30位失聯、28傷及263人受困。
更新內容:9月24日早上統計死亡人數已達14人
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國有林地受7月薇帕颱風豪大雨影響,大規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滿水位蓄水量可達9100萬立方公尺,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下午2時50分壩頂溢流,幾近墨色洪水夾雜土砂迅速向下游沖刷,馬太鞍溪橋不敵大水重擊遭沖斷,堤防潰堤,混濁溪水蔓延至光復鄉市區,民眾被嚇壞,人車紛紛逃避,現場如同「大逃難」,幸好未釀死傷意外。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下午2時40分發生溢流,大量泥水如洩洪般傾瀉而出,撞擊下游馬太鞍溪橋墩柱後,土石泥流不僅拍打、覆蓋上橋面,且因大水來得又急又快,甚至把北端的橋頭沖斷,畫面令人觸目驚心。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已達到相關單位科學計算的滿水量,並在今天下午2時40分發生溢流,大量水流及土砂迅速預估50至70分鐘抵達馬太鞍溪橋、洪峰120分鐘抵達,花蓮縣政府已在下游光復糖廠後方停車場成立前進指揮所,清潔車輛、怪手及搜救艇等器具設施已待命。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水快速累積,預計今天中午12時起陸續溢流,大量水流與土砂將迅速往下游移動,最快45分鐘可抵達馬太鞍溪橋,公路局已在上午10時封閉下游馬太鞍溪橋,禁止人車通行,以維安全,縣府也籲請下游民眾盡快疏散及避難。
受樺加沙颱風影響,中央氣象署預估花蓮縣山區累積降雨量恐達500至800毫米,可能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達到壩頂溢流,威脅下游3個鄉鎮,其中光復鄉有10個村要撤離,公所昨天已先撤離80多人,考量避難收容空間有限,今天中午將強制撤離近馬太鞍溪聚落居民及家中僅1層樓的保全戶。
樺加沙颱風雖未直撲東台灣,不過外圍環流挾帶雨勢相當可觀,恐使花蓮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達溢流水位,將威脅下游3鄉鎮、12村里共1800戶居民,縣府明天8時將啟動疏散撤離工作,同時宣布保全戶及保全範圍學校明天停班停課,其餘正常上班上課。
樺加沙颱風雖未直撲東台灣,不過外圍環流挾帶雨勢相當可觀,恐使花蓮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達溢流水位,將威脅下游3鄉鎮、12村里共1800戶居民,縣府預計明天上午啟動疏散撤離工作,不過因全縣未列入颱風警戒區,明天仍正常上班上課。
颱風樺加沙逼近,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累積雨量可能達溢流水位,一旦達警戒標準將啟動撤離居民,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在下游預布混凝土塊、太空包及搶險機具等,颱風警報發布將封閉河床,呼籲民眾不要進入馬太鞍溪河床活動。
颱風樺加沙逼近,監測單位預估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累積雨量可能達溢流水位,一旦達警戒標準將啟動撤離居民。第九河川分署則在下游預佈混凝土塊、太空包及搶險機具等,呼籲颱風警報發布將封閉河床,請民眾不要進入馬太鞍溪河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