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產車廠的搜尋結果,共34筆
豐田(TOYOTA)拍板明年第二季啟動在台大規模量產回銷,象徵日本車廠將台灣生產納入全球產能調整的重要據點,更為國瑞汽車注入久違活水。業界認為,這項合作案有助國瑞產能回升,後續還可望帶動台灣汽車零件供應鏈啟動新一波增產潮,為國產車廠與零件業在出口布局上找到突破口。
中華(2204)以產學合作為基礎,多年來致力培育汽車專業人才,2025年結合AI浪潮,舉辦「第四屆車輛設計數位研習營」,邀請全台設計相關學子共同參與,課程涵蓋AI輔助內外裝設計、CMF展示(色彩、材質與表面處理應用)、VR虛擬實境設計體驗、油土模型操作、實車與概念車作品展示等內容。中華自2022年開辦「設計研習營」至今共吸引12所學校,逾200位師生參與培訓,透過多元互動與實務體驗,提升汽車產業競爭力。
美國陸續公開各國關稅稅率,前兩波名單未見台灣,引發談判陷入僵局的討論,傳出台灣可能吞下美國進口車零關稅的條件,受到市場高度關注,長期關注交通議題的網紅「Cheap」推測兩大本土車廠的反應,看好美國車有機會降價,對民眾百利無一害。不過有網友認為,車廠漲價之後就很難降價,看紐西蘭鮮乳的案例就知道。
美國總統川普給各國的關稅信陸續揭曉,已有22國收到通知,台灣未入列仍在談判中,傳出在進口車關稅方面,美方態度強硬,目標是整車關稅「一次到位」降至2.5%,甚至零關稅。而台灣市場目前僅15款從美國進口的汽車,未來有望直接降價。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各國最新關稅稅率,周一公布14國稅率,周二再公布第二波共8國,截至目前已22國收到通知,但名單仍未見台灣入列,有消息指出,卡關原因之一在於進口車關稅,傳出美國態度強硬,爭取整車關稅「一次到位」降至2.5%或零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降稅問題讓台灣車市近來急凍,經濟部18日首度明確表示,台美關稅談判如最後確定涉及汽車關稅減讓,將僅適用美國,亦即他國不會一體適用。學者也挺此種說法,並直言美國已帶頭違法,打破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
期待降稅讓台灣車市近來買氣急凍,但經濟部18日首度明確表示,台美關稅談判,未來如果有涉及汽車關稅調降,那麼將僅適用美國,不會「一體適用」對其他國家全面降稅,因此衝擊不會那麼大。學者也認為最後會如此,主要是美國帶頭違法,已打破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惠國規則。
關稅及貨物稅是否調降仍未明朗,5月車市急速降溫,單月領牌估僅約3.1萬輛,年減擴大逾20%,龍頭和泰車TOYOTA單月登錄僅約9,000輛、年減15%,為今年首度出現單月年減。隨市場期待雙稅調降、觀望態度濃厚,TOYOTA罕見尚未啟動「夏季競賽」,據悉,公司傾向待相關政策底定再進行。
川普關稅掀起的全球經濟震動,台灣汽車市場、產業也遭受波及,裕隆汽車董事長嚴陳莉蓮27日首度回應指出,裕隆集團將堅守深耕多年的台灣市場積極應對;台美經貿談判形成的關稅調降壓力,裕隆總經理許國興亦直言,產業界與公會立場皆希望政府優先從「貨物稅」著手,而非直接調降進口關稅。
台美關稅談判,台灣汽車市場面臨對外開放的壓力,經濟部的評估報告曾提到,若現行小客車進口關稅從17.5%下降至0%,稅收減損金額上看600億元。車輛公會則指出,進口關稅降為零,連帶零組件廠商撤離,最終會影響847億元的產值,衝擊8.26萬從業人員的生計。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提出八項「非關稅貿易壁壘」,財政部次長李慶華23日在財委會指出,就財政部職掌業務的部分,美方比較關切的是汽車貨物稅和酒稅,財政部已整理相關資料,包括進口量和稅率,提供台美談判小組參考。汽車的部分,據悉,財政部和經濟部顧及國內產業生計,不打算調降關稅,但貨物稅調降可列為談判籌碼。
財政部明日將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美國課徵對等關稅對我國交通公私部門之衝擊與因應」專案報告,根據報告顯示,我國汽車進口關稅稅率 17.5%,113 年進口總值新2651億元,其中自美進口值 303 億元,占比11.4%。 我國 1000cc 以上小客車,113 年出口總值 212 億元,其中對美出口值僅0.5億元,占比0.2%。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汽車產業,針對台灣是否考慮調降汽車及汽車零組件關稅、汽車貨物稅,財政部15日出爐的最新報告強調,調降關稅須配合整體產業政策,且財政部口已減免貨物稅,減輕購買者負擔,汽車及汽車零組件關稅稅率是否調降,須配合產業主管機關整體產業政策及視台美談判結果而定。
過去一周,美中陷入關稅報復螺旋,川普政府為了向中國大陸施壓,開始在召喚盟友、呼朋引伴,台灣及日韓皆被列為「對等關稅」首波談判對象。然而,美國與多國進行雙邊貿易談判,各國利益不同,加上資訊不對等,恐會陷入囚徒困境,被美方各個擊破。
關稅戰開打,陸美雙方可能組成各自的「零關稅同盟」,賴清德總統指示我赴美談判要從零關稅談起,立委10日指我方如加入美國「零關稅同盟」,農業產品、汽車的稅率將降到0,衝擊農漁產品、汽車產業。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國產車廠可轉型製造電動車。農業部長陳駿季則強調,絕對會堅守不讓美國稻米關稅降低。
關稅貿易大戰開打,中美雙方可能組成互斥的「0關稅同盟」,總統賴清德指示我赴美談判要從0關稅談起,立委關心我們是否加入美國形成「零關稅同盟」,如此美貨銷往國內就0關稅,衝擊我農業產品、汽車產業。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談判沒預設都0關稅,但國產車廠可以利用我國電子零組件強項,爭取轉型做電動車,農業部則強調雞肉關稅不會輕易讓步。
車商保守看待今年車市,且南陽現代(HYUNDAI)上周釋出全新國產車MUFASA價格將力壓在百萬內的訊息後,同業「壓力山大」,據悉其他國產車廠今年無新車款上市下,第二季起將擴大促銷戰略,價格戰成今年車市主旋律。
中國電動車近兩年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對全球汽車產業帶來極大的衝擊,行業秩序重整;對於一年新車銷售規模不到50萬輛的台灣,也起了蝴蝶效益,引爆了一場自製率的風暴;無論是基於美中對抗選邊站,還是出於保台抗中的危機意識,恐將帶來加速「國產車」消失的結果。
藍綠立委提案調降進口車關稅至0%,以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此事遭經濟部與車輛公會強烈警告,經濟部示警,若關稅取消將損失600億稅收,且悲觀預測2031年就沒有國產車,車輛公會也喊話,此事會讓汽車產業垮台。話題引發PTT論壇網友們熱烈討論,許多網友怒嗆,國內汽車產業競爭力差,長年受到政府保護,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力促台灣成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藍綠立委提案要將進口車關稅降至0%,經濟部近日完成降稅稅式評估報告,發出強烈警告,表示若關稅取消,除國家稅損高達600億元,更將使國產車廠市占率降至2成,悲觀的話甚至2031年被殲滅,市場全都是進口車,步上澳洲汽車產業全垮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