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國際新聞的搜尋結果,共1,339

  • 盛況空前!近60所高中齊聚臺中模聯 鄭照新、范琪斐、章文樑激盪國際新視角

    盛況空前!近60所高中齊聚臺中模聯 鄭照新、范琪斐、章文樑激盪國際新視角

    「2025臺中市青年模擬聯合國暨國際議事培訓營」8日於東海大學盛大舉行,吸引來自全臺57所高中職、近360位青年學子化身「青年外交官」,聚焦全球經濟與關稅制度、潔淨能源轉型、性別平權與人權保障,以及科技在國際安全中的新角色等時事,培養跨文化理解與國際溝通能力。今年特別邀請到國際新聞權威媒體人范琪斐、資深外交官章文樑大使擔任主講人,從新聞現場與外交談判的雙重視角,剖析全球變局,啟發青年國際思辨視野。

  • taiwan plus效益不彰  監察院看不下去點名文化部檢討

    taiwan plus效益不彰 監察院看不下去點名文化部檢討

    公廣集團英語媒體Taiwan PlusTaiwan Plus的效益是在野立委長期監督的目標,現在連監察院都看不下去,介入調查後發現,TaiwanPlus新聞編採決策權限高度集中於少數主管,跨國團隊間共識不足,對於國內與國際新聞之選題標準差異顯著,亦曾發生新聞焦點失準之情形,影響平台公信力與形象,且決策權限集中於外籍主管,此一組織架構凸顯TaiwanPlus已浮現編採失衡之風險。

  • 外媒綠媒化

    外媒綠媒化

     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與記者激烈交鋒。這場訪問,清楚示現近年部分的外媒,報導台灣事務總明顯混雜大量「民進黨觀點」,卻總又披著西方觀點外衣,表面自稱中立,實則偏頗不懷好意,才會像此次的德國之聲,跟著民進黨的旋律把「軍費占GDP5%」歌頌為護台標準,似已令人難以分辨外媒與黨媒的差異。

  • 時評》外媒綠媒化

    時評》外媒綠媒化

     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與記者激烈交鋒。這場訪問,清楚示現近年部分的外媒,報導台灣事務總明顯混雜大量「民進黨觀點」,卻總又披著西方觀點外衣,表面自稱中立,實則偏頗不懷好意,才會像此次的德國之聲,跟著民進黨的旋律把「軍費占GDP5%」歌頌為護台標準,似已令人難以分辨外媒與黨媒的差異。

  • 戰貓「被逼到牆角也會反擊」?蕭美琴喊這句 粉專嘆現實

    戰貓「被逼到牆角也會反擊」?蕭美琴喊這句 粉專嘆現實

    副總統蕭美琴近日接受德國公共媒體訪問時,被問到「戰貓精神」、「貓被逼到牆角的時候也會反擊?」她強調,台灣在艱難的國際環境下,必須具備靈活、敏捷且務實的特質,也應該具備自我防衛的能力。但粉專感嘆跟美國買的F-16V都沒到貨。網友則質疑半導體生態系移美,這算戰貓嗎?

  • 警訊!六大產業回報人力僱用 全緊縮

     中華經濟研究院剛完成的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調查顯示,9月製造業PMI呈連續4個月50以下的緊縮狀態。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1日提醒,PMI已出現自2023年10月、近兩年以來,六大產業首次全數回報人力僱用均為緊縮,且該指標為相對落後的反應,要特別注意。

  • 前美國駐北京武官稱共軍飛彈恐懲罰性襲台

    前美國駐北京武官稱共軍飛彈恐懲罰性襲台

     隨著中共更頻繁大規模環台軍演,多方示警解放軍行動不只是訓練,更是侵台的預演,然而是否能在美台皆無預警下大規模犯台?前美國駐北京武官卜思高(Dennis Blasko)認為,任何大規模侵台行為都牽涉大量部隊、艦艇等集結,「幾乎不可能」讓台灣沒有足夠準備時間,但火箭軍的確有可能利用鄰近發射平台進行懲罰性空襲。

  • 臺中辦全臺最大青年模聯 范琪斐擔綱主講、盧市長力挺外交教育

    臺中辦全臺最大青年模聯 范琪斐擔綱主講、盧市長力挺外交教育

    2025「臺中市青年模擬聯合國暨國際議事培訓營」即將於11月8日至9日於東海大學舉辦。此次活動由臺中市政府秘書處主辦、東海大學承辦,預計吸引全臺300位高中與大專學生齊聚臺中,化身青年外交官,共同關注國際議題、提升國際素養。邀請人氣國際新聞媒體人范琪斐擔任主講人,與青年面對面對話,分享第一手國際觀點,激發其對外交與國際事務的興趣與參與。

  • 外媒製造假新聞 誰從中得利?

    外媒製造假新聞 誰從中得利?

     近期,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簡稱 AEI)發表了一份有關台灣發展的報告。這份報告再次提醒我們,外國學者在撰寫有關台灣的內容時,經常出現錯誤。

  • 路透直擊!台海巡24小時守海底電纜  監控現場曝光

    路透直擊!台海巡24小時守海底電纜 監控現場曝光

    根據《路透社》11日的報導,台灣正加強守護對通訊至關重要的海底電纜,以因應大陸日益頻繁的「灰色地帶」襲擾。報導指出,一艘百噸級、配備水砲和機砲的海巡署巡防艇,正在台灣海峽執行巡邏,任務目標直指台澎第三海纜(TP3)。

  • 以軍炸卡達欲除哈瑪斯高層 BBC:外交破壞殆盡

    以軍炸卡達欲除哈瑪斯高層 BBC:外交破壞殆盡

    以色列9日轟炸卡達首都杜哈,鎖定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流亡領導人及談判代表哈雅在內的高層領導人,造成哈雅的兒子在內6人喪生,引發國際社會譴責。英國廣播公司(BBC)國際新聞編輯波溫撰文指出,由川普總統特使魏科夫主導的和平努力已陷入嚴重停滯。隨著這次襲擊,外交已破壞殆盡。一位西方資深外交官直言:「現在根本沒有外交可言。」

  • 國戰會論壇》外媒吹哨?政治陰影下的媒體困局(蔡炫)

    國戰會論壇》外媒吹哨?政治陰影下的媒體困局(蔡炫)

    英國籍資深媒體人艾永青(Ed Moon)發文揭露台灣過去熱情而理性的公共討論空間已蕩然無存,這位曾任國營英語影音平台《TaiwanPlus》編輯部高階主管,近日公開揭露離開台灣的心路歷程,十年來第一次沒有計畫再回來,直指民進黨默許「大罷免」與「納粹圖像」成為壓垮他與家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 印度總理莫迪的上合之旅:積極表態中印關係  刷「大國存在感」

    印度總理莫迪的上合之旅:積極表態中印關係 刷「大國存在感」

    據《澎湃新聞》報導,9月1日下午,印度總理莫迪在個人社交帳號上發文感謝中方成功組織並舉辦了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莫迪寫道:「結束了對中國富有成效的訪問,其間我出席了上合組織峰會並與多位世界領導人進行了交流。還闡述了印度在全球關鍵議題上的立場。感謝習近平主席、中國政府以及人民成功組織了此次峰會。」

  • 莫迪搭普丁「總統豪車」狂聊50分鐘:14億印度人盼你訪印

    莫迪搭普丁「總統豪車」狂聊50分鐘:14億印度人盼你訪印

    今(1)日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全體會議結束後,印度總理莫迪在俄羅斯總統普丁邀請下,共乘俄國總統豪華專車前往雙邊會談地點,不過兩人似乎聊到欲罷不能,在車上談了50分鐘後才進入會場展開正式會談,普丁在會談中稱讚莫迪是「親愛的朋友」,莫迪則熱絡稱,14億印度人民「熱切期待」普丁到訪。

  • 影》莫迪拉手普丁、習近平!三巨頭笑開懷 對川普釋強烈訊號

    影》莫迪拉手普丁、習近平!三巨頭笑開懷 對川普釋強烈訊號

    逾20位外國領袖今(1)日齊聚天津,準備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會議開始前,外媒捕捉到印度總理莫迪拉住俄羅斯總統普丁及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手,將3人拉在一起,三巨頭有說有笑好一會兒,肢體動作頻頻,印度媒體評論,此舉是在對美國總統川普發出強烈訊號:歐亞大國不會聽美國指揮。

  • 習近平會莫迪重要談話一覽 「中印友好是正確選擇」

    習近平會莫迪重要談話一覽 「中印友好是正確選擇」

    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峰會今(31)日在天津登場,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進行雙邊會談,習近平表示:「中國與印度成為朋友是正確選擇。」以下為兩人的重要談話內容。

  • 中時社論》美蠶食台積電 政府要有談判策略

    中時社論》美蠶食台積電 政府要有談判策略

    近日美國政府證實利用晶片法案「補助換股權」的方式入股英特爾,台積電亦在其中,這是政治力量介入企業運作,引發巨大討論,之後市場又傳出台積電原本亞利桑那二廠以3奈米製程為主,可能提前導入2奈米。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昨證實,為了國家安全必須在美國本土生產晶片,「而不是依靠9500英里外的台灣,讓99%的高階晶片在台灣製造。」台積電是否被蠶食為「美積電」備受關切,無論未來發展如何,這必然是未來台美談判重點,政府應未雨綢繆。

  • 要付出什麼代價?黃國昌嘆台積電對美投資「換不到川普一封信」

    要付出什麼代價?黃國昌嘆台積電對美投資「換不到川普一封信」

    美國總統川普於台灣時間5日晚間聲稱,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投資高達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兆元)興建全球最大的晶圓廠,加上當天爆出台積電2奈米製程機密洩密案,引發網友擔憂。民眾黨主席黃國昌6日回應,因為政府稱所有都是機密,所以自己和大家一樣只能透過網路、國際新聞才能知道現在發生什麼事,但台積電在開始談判前,就已去美國做這麼高的投資,結果卻連美國總統川普的一封信都換不到,讓全體人民相當擔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