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團結國家的搜尋結果,共619筆
2025年全國地方議會議長、副議長第3次聯誼座談會21日在頭份尚順君樂飯店舉行,全國22縣市議長、副議長及祕書長齊聚交流地方自治、法規修正及中央與地方協調議題。會中提出6項提案與1項臨時動議,反映地方需求並期盼中央重視。苗栗縣長鍾東錦應邀出席並致詞,肯定議會在民意溝通與政策監督上的關鍵角色,並感謝各縣市議會長期支持地方建設。
立法院長韓國瑜10日在國慶大會致詞時,提到重建、低薪、光電、大罷免、美濃大峽谷等議題,遭到綠營猛烈抨擊,有人甚至質疑有失高度。有媒體人在其臉書粉專《文翔政論》表示,韓國瑜是立法院長,在國慶演說提到國家各項問題,他表達自己對於國家發展的憂慮,督促政府改進,這樣算有失高度?
台中市府10日舉行國慶升旗典禮,市長盧秀燕帶領市府一級主管及多位藍營民代同慶,盧秀燕細數擔任市長7年來建設,並表示今明兩年是豐收歡慶的時刻,但不能引以自滿,因國家、城市正面臨關稅等諸多挑戰,過完生日後要更加努力,「秀燕會留在家」,和市府團隊陪伴市民家人,繼續建設台中,衝破一切挑戰跟困難。
賴清德總統10日將於國慶大會發表就職第2年的國慶文告,預計以「前進的力量,六大關鍵力」作為核心元素。藍白立委批評,文告中提到的六大關鍵力跟落實有差距,未提及台灣現在最欠缺的「國家團結力」與「行政執行力」;台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也形容是作文比賽,「僅文字通順,卻內容空泛」。
賴清德總統9日將發表國慶文告,內容今晚曝光。賴在演說中將擘劃影響國家未來30年的國政願景藍圖,將以「前進的力量 六大關鍵力」作為貫串演說的核心元素。藍委李彥秀直言,從目前曝光的文告來看,仍不脫華麗文藻的堆疊,以及例行施政工作的彙整,且六大關鍵力未能觸及「國家團結力」與「行政執行力」,相當遺憾。
大罷免大失敗不僅重挫民進黨的支持度,更衝擊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而最新民調更顯示,賴總統的兩岸政策負面評價激增,所有面向幾乎全面崩盤,這也是他之前「團結國家十講」無以為繼的癥結所在。但可笑的是,面對低迷民調,執政黨的回應不是反省施政是否符合民意,而是不理性地將一切問題都推給中共,完全無視現實。
本報日前獨家揭露,行政院115年度中央總預算,將編列6千萬元補助國際扶輪年會及同濟會、扶輪社、國際青年商會及獅子會等公益性社團1億元,合計1.6億元,引發外界討論。立院國民黨團23日也公開要求,賴政府把公帑花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拿國家資源補助這些資源充沛的民間社團,不但有損這些社團的中立及公益性,更讓無黨無派的民間團體被迫貼上政治標籤。請問,賴政府執政無能,窮得只剩下補助了嗎?
大罷免大失敗不僅重挫民進黨的支持度,更衝擊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而最新民調更顯示,賴總統的兩岸政策負面評價激增,所有面向幾乎全面崩盤,這也是他之前「團結國家十講」無以為繼的癥結所在。但可笑的是,面對低迷民調,執政黨的回應不是反省施政是否符合民意,而是不理性地將一切問題都推給中共,完全無視現實。
賴清德總統8月28日公開承諾積極協助2026國際扶輪年會,據悉,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將透過內政部、交通部及外交部共補助扶輪社5天的年會場地費6000萬元,換算1天補助逾千萬元。此外,內政部更新增編列1億元補助國際性民間組織,在野質疑根本是為2026年選舉綁樁。國際扶輪台灣總會理事長陳中統則說,年會有助國際外交及觀光,政府出錢支持本地扶輪社,非常妥當。
危老都更是內閣擴大內需的核心重點政策。總統賴清德20日表示,未來中央會有別於傳統,建立「自主都更」方式,在金融支持上推出新的做法,包括成立自主都更信用保證機制等,用以降低金融機構承貸風險,提升承貸意願。
賴清德總統今(20)天出席「韌性台灣、民主永續」國際論壇時表示,台灣和世界正同時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另一是以中國為首的威權體系,正在強化對民主社會進行滲透和破壞,而和平不能寄望於侵略者的善意,台灣將持續提升國防力量,明年度國防預算依照北約標準達GDP3.32%,也可望在2030年以前達到GDP5%的目標。
當美國總統川普最受批評的對手被點名時,人們很少第一時間想到前總統歐巴馬。然而近年來,歐巴馬越來越頻繁地公開對川普及其政策發聲,態度也愈加強硬。
賴總統日前大規模改組府院黨人事以因應大罷免的政治挫敗,各界對生性好鬥的徐國勇擔任民進黨祕書長能否有助朝野和諧,本已不抱期待,果然沒多久他就「不負眾望」,「台灣地位未定論」、「台灣沒有光復節」等說法引爆各界爭議,也撕破「休養生息」的謊言,讓賴總統繼續坐實「萊爾校長」的形象。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9月12日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演講賴政府的兩岸政策,他稱中共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極權主義」,但又對北京提出4點呼籲: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放棄對台軍武脅迫與統戰滲透、中共領導人應與台灣民選政府展開對話、務實溝通處理兩岸民生等議題。其中第3點可見邱主委的矛盾,又要批又想和的做法,應該是大陸不願對話的主因之一。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9月12日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演講賴政府的兩岸政策,他稱中共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極權主義」,但又對北京提出4點呼籲: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放棄對台軍武脅迫與統戰滲透、中共領導人應與台灣民選政府展開對話、務實溝通處理兩岸民生等議題。其中第3點可見邱主委的矛盾,這種又批又想和的做法,沒有營造友善的和談環境,應該是大陸不願意跟賴政府對話的主因之一。
賴清德日前接受《自由時報》專訪。這場專訪可以看作是他在今年6月提出「團結國家十講」未完成的部分,從中可清楚看出他在兩岸關係、國防戰略及國際定位上的立場。然而,這套論述不僅邏輯錯誤、偏狹片面,更一步步地把台灣帶往危險的航道,宛如一艘正駛向冰山的船隻。
明天國民體育日,運動部也將正式掛牌成立。賴清德總統今晚表示,身為總統,也是運動迷,他深信體育運動是國力的象徵,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團結國家。他提出五大政策方向,強調政府「一定會全力以赴,用運動壯大台灣!」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6日在黨祕書長徐國勇陪同下,正式啟動全國22個縣市「團結之旅」巡迴座談,昨上午在台灣頭基隆首場座談中,賴清德坦言執政當下有些挫折,政府有許多政策仍有賴地方公職協助宣傳,以爭取民眾的支持。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說,黨要深切檢討施政,勿跟民意斷裂;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則批,下鄉座談淪為在同溫層取暖的「黨內自嗨」;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則說,唯有將經濟與民生做好,執政黨才有可能取得勝利,否則將重蹈大罷免大失敗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