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土豆鳥的搜尋結果,共10筆
每年從北方飛來台灣度冬的小辮鴴常停留在雲林的花生田,而有「土豆鳥」之稱,雲林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為了保護雲林棲地,推動小辮鴴鄉村旅遊,讓農民獲得經濟上的支持。22日在元長鄉一塊農田舉行焢窯、放風箏、觀鳥活動,大夥在農田奔跑時,小辮鴴現場驚喜現身,引起驚呼。
每年從北方飛來台灣度冬的小辮鴴最常停留在雲林的花生田而有土豆鳥之稱,雲林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為了保護雲林棲地,推動小辮鴴鄉村旅遊,讓農民得到經濟支持,今(22日)在元長鄉一塊農田舉行焢窯、放風箏、觀察小辮鴴,大夥在農田奔跑時,小辮鴴也飛來瞧瞧引起驚呼。
台灣中部平原農耕區是小辮鴴主要度冬地,超過90%小辮鴴集中在雲林縣。雲林縣野鳥學會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同推動小辮鴴全國普查活動,去年普查結果逾1萬3000隻,創歷年最多紀錄;今年普查活動19日在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蝠生態館開跑,全台共1萬6029隻,其中雲林占1萬3829隻,雙雙再刷新紀錄。
台灣中部平原農耕區是小辮鴴主要渡冬地,超過90%小辮鴴集中在雲林縣,雲林縣野鳥學會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同推動小辮鴴全國普查活動,去年普查結果逾1萬3000隻,創歷年數量最多紀錄,今年普查活動19日在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生態館開跑,全台共1萬6029隻,其中雲林占1萬3829隻,雙雙再刷新紀錄。
善化區胡姓鳥友27日在善化區東勢寮一處水田拍到2隻小辮鴴,為之驚豔,直呼不可思議。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表示,雲林元長是小辮鴴主要棲地,占總數量90%,台南地區很少看到,過去只在將軍等沿海地區零星發現,接近山區的善化未曾觀察到,十分難得。
善化區胡姓鳥友27日在善化區東勢寮一處水田拍到2隻小辮鴴,為之驚豔,直呼不可思議。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表示,雲林元長是小辮鴴主要棲地,占總數量90 %,台南地區很少看到,過去只在將軍等沿海地區零星發現,接近山區的善化過去未曾觀察到,十分難得。
雲林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雲科大運動休閒研究所學生池沛玲解開台灣冬候鳥小辮鴴並非從西伯利亞飛來,而是來自大陸黑龍江省,為此師徒專程飛到黑龍江省包車去找在雲林繫放衛星發報器的「小土豆」,一人照相、一人錄影,找了2天終於在遙遠的他鄉看到小土豆,第一眼激動得熱淚盈眶。
雲林縣野鳥學會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同執行年度普查「土豆鳥(小辮鴴)大集合」迄已16年,但尚缺小辮鴴行為模式本土研究,雲林縣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學生池沛玲、教授陳其昌2019年起以3年時間觀察研究,發現小辮鴴視未來活動所需能量調節覓食時間,且不會破壞農作物生長,反而可證明收成作物是安全的。
雲林縣野鳥學會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同執行年度普查「土豆鳥(小辮鴴)大集合」迄今已16年,但尚缺小辮鴴行為模式的本土研究,雲林縣野鳥學會理事吳崇漢、雲科大休閒運動研究所學生池沛玲、教授陳其昌於2019年起以3年時間觀察研究,發現小辮鴴視未來活動所需的能量調節覓食的時間長度,而且牠們不會破壞農作物生長,反而可證明收成的作物是安全的。
2023雲林花生季強勢來襲,縣長張麗善攜手元長鄉農會總幹事李佩怡、虎尾鎮農會總幹事蔡武吉、北港鎮農會總幹事林翠香,將於11月25日至12月9日為期三週的周末推出就愛這一味「絕配的花生WAY!」雲林花生季系列活動,帶領大家一起來雲林盡興玩轉花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