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地方債務的搜尋結果,共177

  • 川習會後 全球霸權重組

    川習會後 全球霸權重組

     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並非僅是一場雙邊領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權力結構重組的鏡子。這場會晤的真正意義,不在於中美是否和解,而在於世界秩序正在進入「後霸權時代」,美國不再能單邊主導,中國也無法取而代之。

  • 海納百川》川習會後 全球霸權秩序重組(汪志雄)

    海納百川》川習會後 全球霸權秩序重組(汪志雄)

    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並非僅是一場雙邊領袖的握手重逢,而是一面折射全球權力結構重組的鏡子。這場會晤的真正意義,不在於中美是否和解,而在於世界秩序正在進入「後霸權時代」,美國不再能單邊主導,中國也無法取而代之。全球政治、經濟、科技與安全的權力分布,正在出現深層的結構性改變。

  • 專司政府債務管理 陸財政部設立新部門 領導班子亮相

    專司政府債務管理 陸財政部設立新部門 領導班子亮相

    據《界面新聞》3日報導,在一攬子化債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大陸財政部組建專司政府債務管理的新部門。大陸財政部網站「機構設置」一欄最新信息顯示,財政部債務管理司已成立。債務管理司設六個處:綜合處、中央債務處、地方債務一處、地方債務二處、發行兌付處、監測管理處。債務管理司司長為李大偉,副司長為曲富國、趙則永。

  • 劉孟俊:美中對峙結構化 北京正從防禦轉向主動

    劉孟俊:美中對峙結構化 北京正從防禦轉向主動

    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23日舉辦「中共20屆四中全會與十五五規劃」座談會,邀請多位中國研究專家與會。

  • 陸前財長:地方債風險降溫

    陸前財長:地方債風險降溫

     面對經濟下滑背景,大陸龐大的地方債向來被視為危機未爆彈。不過大陸前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最新表示,在大陸政府持續推動債務化解、地方自身「造血」、市場化改革下,地方債務風險正在緩步釋放。

  • 地方償債困難 陸高層擬出招

    地方償債困難 陸高層擬出招

     近年大陸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規模快速擴張,但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滑,加上部分專案債收益不及預期,導致部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明顯攀升,甚至出現利息支付困難的情況,引起大陸高層關注。

  • 化解債務 貴州、雲南各顯神通

    化解債務 貴州、雲南各顯神通

     在大陸地方債務問題日益凸顯當下,貴州與雲南債務狀況備受關注。為緩解債務危機,大陸中央和地方政制訂一系列舉措,力求改善局面,貴州則結合知名白酒企業,創新探索出「茅台化債」模式。

  •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專訪》短期小確幸vs長遠利益 從普發現金 看公共資源運用

     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帶來「小確幸」,也讓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感觸良多。他說,為此要編列2,360億元預算,如能設計一套「指定用途」機制,讓民眾自由選擇這筆錢的用途,從文化產業、健保署、醫院到罕見疾病等公益領域,均可成為選項,做到「錢用在刀口上」,發揮的效益更大。

  • 社評/參與十五五的中國現代化轉向

    社評/參與十五五的中國現代化轉向

     今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收官年,北京宣稱多項指標提前達標,從養老保險覆蓋率到5G建設,皆展現制度與技術成果。然而收官並不完美:青年失業居高不下、房市持續探底、地方債務累積、人口負成長成為結構現實。十四五的成功在技術與基建,未竟之業在制度與社會,這張成績單為十五五埋下挑戰,也促使中國重新定義現代化。

  • 旺報社評》參與十五五的中國現代化轉向

    旺報社評》參與十五五的中國現代化轉向

     今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收官年,北京宣稱多項指標提前達標,從養老保險覆蓋率到5G建設,皆展現制度與技術成果。然而收官並不完美:青年失業居高不下、房市持續探底、地方債務累積、人口負成長成為結構現實。十四五的成功在技術與基建,未竟之業在制度與社會,這張成績單為十五五埋下挑戰,也促使中國重新定義現代化。

  • 陸債務規模 人民幣近百兆元

    陸債務規模 人民幣近百兆元

     龐大的債務壓力成為大陸經濟發展最大掣肘。大陸近來因內需疲軟、房市低迷,以及美國關稅壓力加劇等多重挑戰,市場對刺激措施的呼聲日益升高。大陸財政部長藍佛安日前承諾採取更具彈性政策,也透露截至2024年底,政府整體債務達人民幣(下同)92.6兆元,去年中央與地方兩大預算下的利息支出已達2.2兆元,占財政支出5.7%,是2015年的5倍。

  • 陸專家籲防「灰犀牛」 拆解三大風險

    陸專家籲防「灰犀牛」 拆解三大風險

     大陸證監會日前召開的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精準防控資本市場重點領域風險」。大陸專家點名,房地產債務、融資平台隱形負債、以及私募基金非法集資已成當前資本市場主要風險,未來需要透過「精準拆彈」實現防風險與穩發展的動態平衡,避免發生「灰犀牛」式風險爆發。

  • 海納百川》美對中談判戰略 誘控中國牽制俄羅斯(台傑客)

    海納百川》美對中談判戰略 誘控中國牽制俄羅斯(台傑客)

    美中再度重啟貿易對話,引發外界對「川習會」是否促成新協議的高度關注。許多評論者將焦點放在關稅是否下調、技術管制是否鬆綁,甚至中國是否會讓步於美方農產品與能源採購要求。但若僅以經濟利益衡量此輪談判的成敗,恐怕無法理解整體局勢的精髓。

  • 中共政治局會議文件的幾點發想

    中共政治局會議文件的幾點發想

     中共於7月30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會中除分析當前中國經濟情勢與部署工作外,決定將於10月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屆時中共將研究制定「十五五」(2026-2030)規畫,呈現未來5年中共在國家發展的思路與方向、尤其是政府經濟治理領域的規畫設計與發展路徑。

  • 專家點名陸3大資本市場風險 籲精準拆彈避「灰犀牛」危機

    專家點名陸3大資本市場風險 籲精準拆彈避「灰犀牛」危機

    大陸證監會日前召開的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精準防控資本市場重點領域風險」。大陸專家點名,房地產債務、融資平台隱形負債、以及私募基金非法集資已成當前資本市場主要風險,未來需要透過「精準拆彈」實現防風險與穩發展的動態平衡,避免發生「灰犀牛」式風險爆發。

  • 工商社論》釐清當前真正的財政問題

    工商社論》釐清當前真正的財政問題

     近來為了行政院統刪地方補助款25%,引起不少爭議,多數討論都集中於刪的有沒有道理,有沒有什麼政治意圖。然而,相較於這個問題,更該注意的是,這些年政府支出的快速膨脹,與債務的升高,七年來(108~114)中央政府歲出已增1兆,去年底政府債務總計數已近8兆,兩者都刷新了歷史紀錄。

  • 政府債務的四本帳

    政府債務的四本帳

     近日為了中央刪地方補助款,朝野吵成一團,究其原因就是三年來中央政府歲出擴張已成慣性,忽然不能如同往年一樣快速擴張,不太習慣,於是引爆了中央、地方的搶錢大戰。

  • 地方債務管理史上最好 苗宜高較差

    地方債務管理史上最好 苗宜高較差

     財政部公布,至去年底、今年初地方政府的債務管理維持「史上最好」,只有1縣市超限、2縣市是屬於中度管理、其餘的19縣市都是輕度管理。經計算,目前達債限比率除了苗栗縣超過100%外,超過60%為宜蘭縣和高雄市。不過,隨著行政院大砍地方補助款及聯手緊縮統籌分配款後,地方人士直言,史上最好債務管理,恐難持續。

  • 陸4月新增貸款 去年7月來最低

     中國人民銀行14日公布最新金融數據,大陸2025年1月至4月新增人民幣(下同)貸款10.06兆元,前值9.78兆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6.34兆元,前值15.18兆元。外媒測算,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800億元,不僅遠遜於市場預期中間值的7,000億元,並創下2024年7月以來最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