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地熱電廠的搜尋結果,共30

  • 地熱捷報 馬槽、瑞穗、海端探得高溫潛能

    地熱捷報 馬槽、瑞穗、海端探得高溫潛能

     經濟部在國內前5大潛力地熱區探勘,地礦中心27日宣布初步獲得令人振奮的結果,包含台北大屯山馬槽、花蓮瑞穗、台東海端及延平,都測得有150℃到245℃高溫潛能,將透過精準探勘、深地層調查與鑽井驗證,確認地熱儲集層位置、溫度與產能。

  • 五大地熱潛力區傳捷報 蘭陽溪探勘再集重兵

    經濟部地礦中心於國內前五大潛力地熱區的探勘作業取得重大進展,綜合評估全台十大地熱潛能區,北宜花東五大高潛力區約占八成,包括台北大屯山、宜蘭蘭陽溪中上游、花蓮瑞穗、臺東紅葉-霧鹿及知本-金崙。近期經濟部發展重點著重在蘭陽溪地熱區,除了資源面考量外,交通、饋線亦為其優勢。地礦中心正結合空中、地面及地下多元探勘技術,優先聚焦探勘。

  • 中租陳鳳龍專訪》從綠能到船舶 打造獲利新引擎

    中租陳鳳龍專訪》從綠能到船舶 打造獲利新引擎

     面對資本市場關注下一步動能,中租控股近10年來,從綠能到船舶,以「實體資產布局」穩中求進,持續打造中長期獲利新引擎。

  • 首宗地熱企業購電出爐 Google向倍速羅得預約2029年電力

    首宗地熱企業購電出爐 Google向倍速羅得預約2029年電力

    地熱首宗企業購電合約出爐!瑞典地熱開發商倍速羅得(Baseload)今(15)宣布,在台子公司與搜尋龍頭Google簽署台灣「企業地熱能源購電協議(CPPA)」,為台灣第一宗地熱合約。預計2029 年開始,提供10 MW (1萬瓩)地熱電力,供 Google 在台資料中心與辦公室所用。

  • 擁核立委遭環團鎖定罷免 籲勿忘福島核災

    擁核立委遭環團鎖定罷免 籲勿忘福島核災

    國民黨將在本會期推動核電延役相關法案,環團在日本福島核災滿14周年的今天前往立法院周邊宣示投入罷免行列,呼籲勿忘福島核災、落實非核家園,罷免擁核立委,反對修法護航核電復辟。

  • 新單補 進典拚今年業績雙位增

    新單補 進典拚今年業績雙位增

     工業閥門廠進典(6843)宣布新獲宏崙、太乙兩地熱電廠近1,000萬元控制閥門訂單,預計第三季出貨,有助今年營收追求兩位數,獲利成長的營運目標達陣。

  • 《綠能環》進能服去年轉虧為盈 太陽能、地熱雙箭齊發

    進能服(6692)113年營收為新台幣22.38億元,年增36.17%,稅後淨利0.54億元,年增406.63%,EPS0.94元,年增347.62%,營運轉虧為盈。

  • 四接環評爆衝突!正方全體離席 怒嗆環團:害基隆人用肺發電

    四接環評爆衝突!正方全體離席 怒嗆環團:害基隆人用肺發電

    環境部今(26)日舉辦環評大會審查四接案,現場51位民眾入場,其中約20人為支持開放之里長、社區發展協會民眾,不過會議進行到民眾發言階段時,正方突宣布「全體離席」,其理由為,不滿環團干擾會議進行,總計6次會議,同樣的議題講了數十次,仍不退讓導致協和電廠發展空轉,呼籲環團勿阻礙地方發展,害基隆人用肺發電。

  • 國家地熱論壇今登場 首展台、土合作成功鑽取2000米岩芯

    國家地熱論壇今登場 首展台、土合作成功鑽取2000米岩芯

    國家全力推動地熱發電探勘,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今天舉辦「2024探勘地熱深層潛力場域論壇」,共400位產、官、學代表參與。會中並展示台、土兩國合作首次成功鑽取2000米以上的取樣岩芯,這是國內首鑽獲代表大陸地殼地花崗岩,該岩芯能拿來分析當地深層地熱潛能。

  • 官方坦言地熱發電衝200MW「要努力」    點中油「打國際盃」探勘

    官方坦言地熱發電衝200MW「要努力」 點中油「打國際盃」探勘

    地熱發電是政府新能源重點之一,政府明年目標要有20MW(千瓩)。經濟部今年5月推中央地方聯審機制,加快流程,同時大方給予地方政府與業者開發獎勵,目前已有30案審查與建置中,經濟部能源署拍胸脯保證達標「一定會達到」。但2030年目標量要提高到200MW,就還「要努力」,國營事業中油會引進國外專業探勘團隊合作,打「國際盃」提高能量。

  • 地熱里程碑就看大屯山   2029年有望出現最大20WM電廠

    地熱里程碑就看大屯山 2029年有望出現最大20WM電廠

    台灣蘊藏豐沛地熱潛能,經濟部也致力提升地熱案場設置的速度,除了台電的宜蘭仁澤、結元能源的宜蘭清水以外,結元能源開發的全台首座火山型地熱發電廠「四磺子坪地熱電廠」也在2023年下半年商轉。根據結元能源規劃,2029年以前,還有三座地熱電廠在磺嘴山上完工,最大的一個裝置容量達20MW。

  • 工商社論》中研院院長的減碳真心話

    工商社論》中研院院長的減碳真心話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日前於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指出,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台灣不能放棄任何減碳的機會,核電在技術發展上是可行的,不應排除,同時也應發展地熱、去碳燃氫等能源,台灣沒有放棄任何乾淨能源的本錢。廖院長此次發言與先前的能源主張有所不同,在落實減碳的考量下,他改為支持所有潔淨能源,並將核電納入選項。

  • 方振仁上任三把火 聚焦天然氣、地熱、氫能

     中油董事長方振仁表示,中油身肩穩定供應國內所需油品、天然氣、石化品的任務,以維持國內民生、經濟發展;其中天然氣低碳排的特性,是能源轉型過程重要的橋接能源,積極擴增北、中、南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卸收、儲存及輸送量能,強化天然氣供應韌性。

  • 拚地熱開發 宜蘭深層井開鑽

    拚地熱開發 宜蘭深層井開鑽

     開啟深層地熱踏出第一步!中油與中研院21日攜手在宜蘭縣員山鄉開鑽「深層地熱探測井」,井深達4000公尺,是全台第一口深層地熱井,預計2026年上半年提出評估報告,如果確定蘊藏豐富資源,將著手建置深層地熱試驗電廠。

  • 全台首個深層地熱探勘宜蘭員山啟用    能否建電廠2026年揭曉

    全台首個深層地熱探勘宜蘭員山啟用 能否建電廠2026年揭曉

    千呼萬喚始出來。中油與中研院今(21日)在宜蘭員山開鑽「深層地熱探測井」,井深達4公里,是全台第一口深層地熱井,命名為員山1號井。預計2026年上半年提出評估報告,如果能探得蘊藏量,就會著手建置深層地熱試驗電廠。

  • 地熱觀光電廠 化罩門為賣點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再生能源,地熱可說是最穩定的一種,由於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帶,蘊藏豐沛的地熱潛力,利用地熱發電頗受期待。據台電宜蘭仁澤地熱發電廠的營運經驗發現,地熱發電主要有兩困境:廠內用電量太高、水源內含礦物質容易結晶,需要解決,並朝向「觀光電廠」方向規劃,結合溫泉等資源,讓再生能源與當地經濟共生共融。

  • 台電攜5業者打造地熱開發國際地熱團隊 目標大屯山地熱開發

    台電攜5業者打造地熱開發國際地熱團隊 目標大屯山地熱開發

    台電今(1)日攜手台汽電,與台灣倍速羅得(Baseload)、GreenFire Energy、貝克休斯(Baker Hughes)、泰京打造國際地熱團隊,聯手展開北台灣大屯山區域地熱開發,前期六家公司共出資約2億元,目標在明年10月完成地熱模型。

  • 《油電股》台電再攜台汽電 組團攻大屯山地熱

    台電繼2023年啟用宜蘭仁澤地熱電廠,年發近470萬度綠電,周二再攜手台汽電(8926),與國際知名地熱開發商台灣倍速羅得公司Baseload Power Taiwan、地熱技術服務公司GreenFire Energy等打造地熱團隊,聯手展開北台灣大屯山區域地熱開發,共同簽署「大屯山地熱合作意向書」。台電表示,地熱不受天候影響,可24小時穩定發電,運轉效率高,且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環帶,評估具豐富蘊藏量,將持續與各界合作,共同加速推動台灣地熱能源發展。

  • 供電吃緊 商總建議核電占比20%

    供電吃緊 商總建議核電占比20%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提出,未來3年供應壓力大。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9日表示,發電量和電網韌性必須雙軌並行,而非偏重單方面,才能解決台灣缺電的危機。基隆反對台電填海造陸蓋四接接收站的「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四接不應成為解決北東電網缺口的唯一選擇。

  • 凱米颱風沖毀河床便道 中油:宜蘭土場地熱鑽井探勘工程預計9月上旬復工

    媒體報導,中油地熱鑽井探勘工程進度未如預期。中油表示,宜蘭縣土場第三期地熱探勘井鑽井工程位於山區,大型機具只能透過河床道路運輸,工程經常受颱風、汛期影響,近因凱米颱風來襲再次沖毀便道,預計9月上旬搶通即可復工。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