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執法合作的搜尋結果,共156筆
美國10日調降對中國商品的芬太尼關稅至10%生效之際,外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長巴特爾(Kash Patel)上周密訪中國,與中方官員就芬太尼與執法合作等議題進行會談。
法務部調查局為加強國際合作、打擊跨境洗錢及資恐、資武擴犯罪,6日與友邦史瓦帝尼王國金融情報中心(EFIC)簽署「關於涉及洗錢、相關前置犯罪、資助恐怖主義及資助武器擴散金融情資交換合作協定」,成為調查局本局與外國金融情報中心簽署的第63份合作協定。調查局強調,未來仍將持續深化與國際夥伴的交流與協作,強化區域及全球的安全執法情報合作。
壹、論壇緣起 隨著全球化與科技快速發展,跨境犯罪型態愈加多元且複雜,對個人安全與國家法治秩序造成嚴重威脅。鑑於打擊跨境犯罪須仰賴各國通力合作,我國自2018年9月起首度舉辦「國際警察合作論壇-打擊跨境電信詐欺犯罪研討會」,獲得熱烈迴響。此後每年持續舉辦,以當年度最嚴峻的犯罪挑戰為主題,邀集國內外執法官員與專家學者齊聚交流,分享偵查經驗並研議防制對策,逐步建立穩固的國際警政合作平臺。今年為第七屆論壇,以「打擊跨境犯罪」為主題,聚焦電信詐欺、人口販運、洗錢、毒品及網路犯罪等議題,深入探討新興犯罪趨勢與科技偵查策略,加強跨境執法合作與交流,展現我國在防制跨國犯罪及促進國際合作的決心與行動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主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3日至5日舉行。據香港電台報導,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透過網路視訊致辭時表示,今年以來全球經貿形勢出現一些新的情況、新的挑戰。陸方高度重視促進全球經貿的穩定,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不斷深化與各交易夥伴經貿合作。面對嚴峻形勢和困難挑戰,今年前三季,中國進出口仍然同比增長4%,其中出口同比增長7.1%,為全球貿易穩定和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針對川習會未觸及台灣問題。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受訪指出,這並不代表台灣問題不重要,而是雙方選擇先處理急迫的經貿矛盾,為未來更高層次的戰略對話鋪墊。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這是川普展開第二任期後,中美元首首次面對面會談。歷時約1小時40分鐘的會談,聚焦經貿議題,未觸及台灣問題。對此,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受訪指出,這並不代表台灣問題不重要,而是雙方選擇先處理急迫的經貿矛盾,為未來更高層次的戰略對話鋪墊。
據觀察者網報導,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召開在即,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他預計將和中國達成一項「極好的」貿易協議(fantastic deal)。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Sean Stein)10月25日出席外灘年會時表示,川普自己先挑起了貿易戰,從而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對川普來說,他想要和中國達成「極好的協議」,就需要退回貿易戰之前。
美中兩國談判代表周日(10月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敲定了一項貿易協議框架,供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周晚些時候會面時做出最終定奪。根據該協議,美國將暫停對中國加徵巨額關稅的措施,而中國也將暫停其稀土出口管制。
美東時間周日10月26日晚間美股主要指數期貨上漲,投資人將迎來多檔重磅級科技股財報,以聯準會眾所預期的再度降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發表有關美中貿易與關稅相關的正面發展,亦給市場帶來提振。
據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6日深夜刊出「鐘聲」評論文章稱,當地時間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新一輪經貿磋商。雙方以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為引領,圍繞一系列重要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磋商,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基本共識。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也再次表明,中美兩個大國在經貿問題上有分歧很正常,但只要坐下來談,秉持平等協商和建設性立場,完全可以妥處分歧,找到正確相處之道。
「川習會」之前,美中26日於馬來西亞舉行貿易談判有重大進展。美國財長貝森特26日表示,雙方已就稀土管制、貿易等問題,達成「非常正面的協議框架」,供美中領袖會晤時進一步確認。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說,希望美中相向而行,進一步積累互信、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推動雙邊經貿關係,邁向更高水準。
美國總統川普本週出訪亞洲,美中貿易關係傳出重大進展!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6日表示,美中雙方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所舉行的第五輪經貿磋商中已經達成了一項「實質性的框架」。據協議內容,已經不再考慮對中國提高關稅。中國方面預計將會把稀土出口管制的時間延後一年,且承諾會重新開始大量採購來自美國的大豆產品。各界認為,此進展將有助於川普與習近平兩位領導人,在30日於南韓舉行的APEC峰會上正式宣布貿易協議的達成,進而為兩國之間的關係帶來降溫的效果。
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中美經貿磋商。何立峰26日表示,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進一步積累互信、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推動雙邊經貿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準。
大陸公安部17日通報偵破緬北果敢徐發啟(徐老發)犯罪集團專案,9月17日至19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徐發啟(徐老發)犯罪集團案件。以徐老發為首要分子的犯罪集團涉嫌詐騙、故意傷害、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多項罪名,涉及詐騙案件3400餘起,詐騙數額達11億餘元。
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安部」15日消息,中國大陸公安部打擊緬北涉陸犯罪專項工作以來,中緬警務執法合作,累計抓獲5.7萬餘名大陸籍涉詐犯罪嫌疑人。經公安部統一指揮相關地方公安機關全力偵辦,「四大家族」魏家、劉家犯罪集團專案均已提起公訴,悉數進入司法程序。
21歲范姓男子,2022年起藏身在柬埔寨詐騙園區擔任幹部,誘騙民眾到當地從事詐騙,檢警2023年破獲這個涉嫌人口販運的「萬源集團」,逮捕楊姓主嫌、蔡姓、何姓與詹姓男子等4人,但范嫌一直潛逃在外。刑事局國際科與越南警方合作,今年9月初將范嫌查緝到案,並將他押解回台,桃園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
中秋連假期間,蘆竹區大古山賞夜景勝地在煙火與燈海交織之際,卻多了一股特別的力量「打噪英雄」團隊,這群來自蘆竹分局、桃園市環境保護局、及在地宮廟、里辦公處與議員服務處的成員,秉持「中秋不打祥、打噪守安寧」的理念,於假期不休息、主動出擊,展開智慧降噪與環境宣導行動。
海巡署敦睦支隊完成歷史性任務!由新造4000噸級「台北艦」與1000噸級「花蓮艦」組成的遠航編隊,9月11日自台北港啟航,歷經1300浬航程抵達友邦帛琉,並於24日安全返抵國門。這不僅是海巡署首次敦睦遠航,更創下首度雙艦編隊出訪、首次結合中央警察大學師生實習勤務,以及首次在巡防艦甲板舉行台帛聯合升旗典禮等多項「第一」,為台灣海洋外交揭開新頁。
近年跨國詐騙犯罪事件頻傳,不少大陸民眾也深受其害。大陸官方18日除呼籲各國執法部門應進一步強化國際執法合作,也倡議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同建立國際反詐聯盟,推動各方和國際社會攜手應對電信網路詐騙犯罪治理問題。
據新華社報導,瀾滄江-湄公河執法安全合作部長級會議15日在京舉行,大陸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王小洪主持並作主旨講話。王小洪強調,中方嚴厲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等跨國犯罪,全力支持瀾湄綜合執法安全合作中心建設,共同提升執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