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基建股的搜尋結果,共37筆
美國銀行10月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43%將「做多黃金」列為最擁擠交易,超越先前霸榜「做多科技七雄」的39%,成為近期各資產漲勢領頭羊,帶動全球資源型基金績效近一季表現優於全球股市,理柏資訊統計,全球資源型基金近一個月、近三個月漲幅4.6%、12.5%,表現明顯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0.8%、5.8%。
今年以來美股因應AI資料中心用電需求暴增,美國缺電、限電荒情況顯著增加,電力成美股稀缺資產,激起資金湧入AI電力供應鏈股、核能發電概念股、智慧電網股淘金,帶動美國電力基建指數股價不斷衝高,主要投資鎖定美國電力基建相關類股的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自5月13日上市掛牌9.88元以來,股價最高來到9月25日的12.15元,上市以來約四個月期間內,股價最高累積漲幅達22.98%。
第三季美台兩地股市投資熱潮,帶旺海內外ETF申購人氣、規模吸金強強滾。據統計,第三季以來海內外股票ETF規模成長率排行中,海外主題股票ETF大搶鋒頭,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主動中信ARK創新(00983A)兩檔規模成長率高達303.98%、168.52%,表現最突出;國內股票ETF由主動式冒出頭,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規模成長584.73%居冠,被動式台股ETF則由FT台灣永續高息ETF(00961)的463.4%勝出。
全球股市持續創高,新題材ETF表現更是亮眼,軍工、電力與太空衛星三大「國力發展」ETF搭上政策支持與產業成長趨勢,報酬率、投資人數表現持續創高,元大全球航太防衛科技(00965)以近5成報酬表現、38次新高一枝獨秀,報酬率達49.28%;掛牌不到半年的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股價創高次數達23次,報酬衝17.1%;第一金太空衛星ETF(00910)則創高13次,報酬率34.13%。
根據集保結算所統計,以美國科技股、電力基建股、軍工與航太股組成的「新國力」概念ETF,持續受惠於川普新政策,申購買氣熱絡,整體受益人數7月以來不斷成長,至9月15日統計受益人數突破14萬人大關。其中,電力、軍工、航太3大產業型ETF最受市場歡迎,相關產業主題ETF進入下半年以來,新增受益人數高達24,299人。
本週進入超級央行週,美聯準會降息幾成定局,資金繼續錢進美股淘金,尤其是科技產業,現階段除AI科技股撐腰外,科技七巨頭與其他指標企業也加速擴張電力基建項目,加深AI基建投資布局,科技公司也積極搶食以AI運算為核心的軍工及航太商機,帶旺美股下半年來電力、軍工、航太三大類股從次產業躍升新主角,驅動這類非科技為主的美國新國力ETF,市場低接買氣持續湧入。
美國白宮公布關稅結果,台灣關稅公布為20%,消息一出,造成台股1日開盤先大跌逾300點,也造成近百檔ETF股價殺聲隆隆,8月首個開盤交易首日,成為不少檔股票ETF關稅血洗日。
全球及總經環境解析:美國近日與菲律賓、日本及歐盟達成貿易協議,汽車關稅降至15%,並爭取日、歐對美投資總額達1.15兆美元,中美則於7月28至29日在瑞典進行第三輪談判。8月1日美國對等關稅即將上路,關稅影響的市場情緒已較先前趨穩。
受惠於全球AI浪潮與陸資持續湧向香港,港股22日在基建股走升下,恒生指數上漲135.89點,收報25,130.03點,正式站上25,000點整數關口。不僅收復今年4月全球股災時的失地,更創下2021年11月以來的近4年新高。其中多檔陸港股ETF扮演反彈先鋒,一路攀高績效居前,繳出一成至三成以上的漲幅表現。
中美科技爭霸戰持續,川普看中AI,搖身一變新美國隊長,引爆全球相關產業新革命,法人預估,著眼AI下一步商業化,實際應用階段將帶動機器人、智駕車與航太科技等實體AI蓬勃發展,推動實體AI不可或缺的電力基建,更是重中之重,建議中長期投資優先鎖定電力基建、機器人、智駕車、航太科技等四大特殊產業ETF,中長期持有愈抱愈香。
陸港股市22日繼續上揚,不僅全數收復4月全球股災時下跌的失地,雙雙創下年內新高。
港股周二上午震盪,主要是大陸股市疲弱,恆指升勢不保。但在A股回升之下,午後則開始穩健向上。
據新聞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接近會面的安排,但最快也要到10月。而中國央行周一維持利率不變,符合預期。人民幣在周一小漲。
復華投信10日舉辦下半年投資展望會,預估台股在關稅與匯率議題干擾下,指數將呈「前低後高」走勢,全年區間落在21,000至25,000點。
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主要追蹤「NYSE FactSet美國電力基建息收指數」,該指數主要成投資範圍包括美國重電設備與發電、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與諮詢服務、能源儲存與電池技術、智慧電網與輸電技術以及電力公用事業等五大能源次產業,其中,與美股「核能發電概念股」相關的有艾索倫電力、杜克能源、南方電力、新紀元能源、星座能源、維斯達能源、NRG Energy、伊頓、GE Vernova等,整體權重約占成份股36.04%。
以伊衝突升溫,地緣風險再起,美國參戰後,造成以伊戰局擴大,投資人避險情緒升溫,推升防禦型資產買氣回升。
以伊衝突使得中東緊張局勢急遽升溫,地緣政治風險推升國際油價大漲,市場對能源供應中斷的憂慮迅速增長,具防禦特質及受惠油價的能源基建再度吸引資金關注。滙豐投信表示,當全球進入高風險、高波動的新常態,基礎建設投資不再只是景氣擴張時的成長題材,更是動盪時期的穩定器。其中,能源基建不僅搭上油價重估順風車,更具備分散風險、對抗通膨的實質價值,將是現時投資組合不可忽視的一環。
隨近期美國最新減稅法案《大而美法案》的通過,之前的對等關稅暫緩90日,也即將於7月9日到期,預期仍將衝擊投資市場。滙豐投信指出,由於先前對等關稅的政策宣布,橫掃全球貿易夥伴引發市場震盪,但根據統計,基建類股除表現相對抗跌外,且年初至5月底仍上漲達11.3%,不僅展現十足防禦抗震能力外,亦有亮麗的報酬表現,建議投資人可適時配置基建類股,做為後續抵禦關稅等政策下的投資利器。
隨著川普再掀關稅戰陰霾、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疑慮升溫,投資市場風險意識升高,資金逐步轉向具防禦特性的標的。法人指出,基礎建設類股因具備長期合約、通膨連結與高使用頻率等特性,能在市場震盪中維持穩定收益,展現高度抗壓韌性、吸引資金回流。
近期「拋售美國」交易加速蔓延,美股與美債同步疲軟,唯公用事業類股相對抗跌。法人表示,全球電力產業在未來十年內,不管是否來自潔淨能源,電力需求總體增速將是整體能源需求的6倍,加上氣候去碳化、AI發展、電網加固商機,造就電力基礎建設不論產業用電或生活剛性需求暴增,長線總體需求有望驅動電力股迎向新一輪超級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