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溢保單的搜尋結果,共84筆
「亞洲保險業獎」(Asia Insurance Industry Awards, AIIA)3日在新加坡舉行頒獎典禮,南山人壽以支持高齡族群的保險和健康服務,與推動全民永續健康的卓越成果,榮獲「年度最佳健康保險公司」殊榮,這也是南山人壽繼2022年再次拿下「年度最佳健康保險公司」大獎。
中信金(2891)子公司台灣人壽啟動換「心」革命,新核心系統2026年將全面上線,升級後大幅提升保險申購旅程透明度。這項新舊核心系統「三合一」整併工程,堪稱保險業的超級任務,展現臺灣第一家保險公司數位轉型的強大執行力,也象徵最老字號保險公司,將以最年輕、最聰明的智能心臟服務客戶。
中信金控2026年邁入60周年,身為金控雙引擎之一的子公司台灣人壽也啟動換「心」革命,新核心系統2026年將全面上線,升級後大幅提升保險申購旅程透明度,客戶體驗更安心。這項新舊核心系統「三合一」整併工程,堪稱保險業的超級任務,不僅展現臺灣第一家保險公司數位轉型的強大執行力,更象徵最老字號保險公司,將以最年輕、最聰明的智能心臟服務客戶。
為提升國人健康風險意識,南山人壽與工研院健康樂活與智慧醫療照護聯盟15日發布《2025永續健康白皮書》,揭示國人生活習慣趨勢調查結果;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表示,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長壽人生,未來的保險業將從「產品」與「服務」兩大面向思考。
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15日指出,因應國人未來的長照需求,南山人壽將朝四大面向努力,包括:設計更多外溢獎勵機制,鼓勵保戶維持健康,以及盡力縮小保戶保障缺口,並將長期保障的年齡延長至100歲;另外,為了促進健康,南山人壽計畫在今年底至明年初,申設健康服務子公司。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與旗下子公司中國信託產物保險公司(簡稱「中國信託產險」)榮獲第11屆「臺灣保險卓越獎(簡稱「保險卓越獎」)三大獎殊榮,台灣人壽憑藉數位轉型、資安治理傑出表現,拿下「資訊應用卓越獎」、「資訊安全推展卓越獎」雙銀質獎;中國信託產險亦榮獲「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推展卓越獎」銀質獎,卓越服務深獲肯定。
國泰人壽13日發表《2025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研究顯示,每日健走達7,500步的保戶,住院醫療發生率減少25%。由於導致生命年數損失的兩項壞風險,分別是「心理健康」與「事故傷害」,因此今年起銷售的健康險全數納入外溢機制。
擁有全台800萬保戶的國泰人壽13日公布「2025年保戶健康年報」,結果顯示國泰保戶2024年平均壽命83.8歲,不分性別比全國平均多3歲,保戶所處不同縣市、不健康情況也較全國小,如台北市平均餘命87歲,與台東的82歲中間差距僅5歲,低於官方統計兩縣市7歲的差距。
壽險保單銷售熱呼呼。據業界估計,整體壽險業今年前七月新契約保費,可望突破5,80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448億元大幅增長逾3成。不只如此,今年前七月,六大壽險合計新契約保費為3,480.4億元,年增率同樣超過3成,資金回流保險商品的趨勢明顯。
金管會統計至今年第二季,新契約銷售件數578,275件,新契約保費收入約193.34億3,362萬元、年增率達67%,主要顯示壽險公司力推外溢保單的成效,及國人對外溢保單的「預防疾病」意識提升。觀察凱基、新光、宏泰、遠雄、三商美邦人壽等業者推行外溢保單策略,多以保戶運動習慣和體況數值為衡量標準,同時促進保戶健康且力拼降低健康險理賠率。
有助健康的外溢保單日漸熱銷。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31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截至第二季止,外溢保單新契約件數雖減少,但保費收入成長大共193.34億元,年增幅達67%,反觀實物給付型保單僅5.24億元,年減幅達53%,兩種保單新契約保費銷售前三名都是國泰、南山和富邦人壽,其中,外溢保單的新契約保費又以國泰人壽銷售翻倍、成長最多。
有助健康的外溢保單日漸熱銷。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31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截至第二季止,外溢保單新契約件數雖減少,但保費收入成長大共193.34億元,年增幅達67%,反觀實物給付型保單僅5.24億元,年減幅達53%,兩種保單新契約保費銷售前三名都是國泰、南山和富邦人壽,其中,外溢保單的新契約保費又以國泰人壽銷售翻倍、成長最多。
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提升,外溢保單買氣節節高升,雖提供保戶正向誘因,但在選擇保單類型時,仍須留意五大風險,才得以創造民眾重視健康管理、社會減少醫療成本的支出,以及保險公司理賠降低等三贏效果。
外溢保單結合自主健康管理與保險商品的創新保險模式,強化保險商品的正向功能,也為未來健康與保險的整合開啟全新想像。保戶若能透過定期運動、健康檢查、飲食控制等方式維持良好健康狀況,保險公司則會提供保費折扣、增加保額或發放回饋金等獎勵機制,鼓勵民眾養成良好習慣。
隨高齡化社會加速來臨與全民健康意識抬頭,外溢保單正迅速成保險新寵。壽險公司表示,未來趨勢預期將結合AI、大數據與穿戴裝置,打造更個人化、多元化的外溢機制,為保險產業開啟健康與風險保障融合的新時代。
總統府2月底召開「健康台灣」委員會議,當時台灣醫療體系正面臨急診床位不足緊張時刻;不禁令人想到,何以我們的醫療體系及健保制度,一直追著醫療體系缺醫護人力以及健保財務缺口,而不是超前部署為全民的健康條件來調整醫療體系及健保制度。此次「健康台灣」委員會議的議題為「慢性病防治」,雖更貼近全民健康,但沒有一併討論醫療體系及健保如何精進,以回應台灣民眾慢性病逐漸嚴重的議題。
今年前四月六大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收入大熱賣,累計達2,036.3億元、年增41%,創近三年同期新高。而為了因應2026年接軌國際新會計制度IFRS 17和ICS,同時面對金融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壽險公司力推投資型、分紅和保障型保單三軌並行,均列為銷售的主力商品。
國泰金控與國泰世華銀行在第21屆《遠見》ESG企業永續獎共榮獲六項大獎,為本屆金融業之冠,包括最高榮譽「綜合績效—金融保險業首獎」、「職場共融組楷模獎」、「低碳營運組楷模獎」、「人才發展組績優獎」、「教育推廣組績優獎」、「低碳營運組績優獎」,顯見國泰金控將「氣候、健康、培力」永續策略融入營運與各項服務的努力備受肯定。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代表領獎時表示:「國泰金控長期耕耘氣候、健康、培力三大主軸,氣候部分,我們在主管機關的支持下,投資綠能,也將綠能轉換給我們的客戶。健康部分,我們透過外溢保單機制,打造完整的健康生態圈,守護我們保戶的身心健康,並協助建立更健康的台灣。這幾年我們投入比較多資源在培力上,因為我們以為,沒好的人才就沒有永續的未來,這幾年我們在培力上,獲得很多國內外獎項肯定。也很感謝評審看到我們在人才永續上的努力,每次領獎都是檢視自己努力夠不夠的機會,我們會繼續努力。」
國人日漸重視健康管理,外溢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翻倍成長,金管會指出,今年第一季外溢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約110.91億元、年增110%,新契約件數25.31萬件、年減18%,國泰人壽銷售件數和保費收入皆居冠,南山人壽和富邦人壽分居二、三名;實物給付型保單件數年增58%,但因部分熱銷商品停售,保費收入年減62%。
為幫助企業戶員工更有效直接管理自身及家人的團險保障,國泰人壽首創團險線上一站式投保,並獲准試辦「團險自費件網路保險服務」。企業員工只要下載並打開國泰人壽App,即能在線上完成自己與家人的自費團險加保或續保。這種以B2C模式打造「端到端」的數位服務體驗,適合想為企業員工提供多元且高CP值的團險保障服務的企業主加入,也幫助企業人資提升職場福利與留才效益,試辦期間為4月1日至9月30日,以小規模企業先行試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