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多囊性卵巢的搜尋結果,共54筆
賴慧如、郭婷筠、彭正、陳怡婷、曾瑋中、安苡葳30日出席記者會。賴慧如表示近來身體亮紅燈,因為長期亂經、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日前去婦產科看診,發現身體泌乳激素過高,可能導致腦下垂體腫瘤,目前吃藥治療中。
賴慧如、郭婷筠、彭正、陳怡婷、曾瑋中、安苡葳30日出席記者會。賴慧如表示近來身體亮紅燈,因為長期亂經、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日前去婦產科看診,發現身體泌乳激素過高,可能導致腦下垂體腫瘤,目前吃藥治療中。
1名59歲婦女在陪伴家人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就診時,順便接受醫院子宮頸抹片篩檢服務,婦產科醫師鍾凱丞發現,婦人子宮頸有明顯出血情形,婦人透露出線斷斷續續的停經後出血長達1年,經院方安排子宮內膜切片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第1期。
58歲張阿姨退休後積極參與社團,卻忽略近月來多次陰道異常出血,直到下腹嚴重疼痛才趕忙就醫,檢查後發現竟是子宮內膜癌且出現擴散跡象,評估後決定手術切除子宮、卵巢,同時搭配化療輔助,醫療團隊指出,隨著精準醫療科技進步,同時針對腫瘤的多種關鍵致病途徑或抵抗機制進行治療,可提高療效、延緩抗藥性。
「明明吃得不多,體重卻持續上升,月經也亂七八糟。」這樣的抱怨在女性門診中並不少見。中醫師提醒,這些問題很可能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有關。除了影響月經周期,還常伴隨皮膚痘痘、體毛增生、掉髮及體重增加,形成「越胖越失調、越失調越胖」的惡性循環。
天天洗頭,頭皮還是油油的,其實不是沒洗乾淨,而是與本身體質、清潔方式、生活習慣,甚至是疾病有關,醫師黃軒指出,想要改善,不該是洗得更勤,而是要找到讓頭皮平衡的關鍵,如果只是輕微油膩,靠調整清潔方式與生活習慣就能改善,但若是伴隨脫屑、紅癢、掉髮、紅疹或其他內分泌異常,就該求助皮膚科醫師。
42歲日籍女星千田愛紗因子宮肌瘤在半年內增大至12公分,日前進行手術切除。婦產科醫師張瑜芹表示,多數子宮肌瘤是無害的,但若造成經血量多、容易疲勞、頭暈、貧血,甚至快速長大情況就需治療,並提醒高脂、高糖與部分藥膳湯,都可能養大肌瘤,最好少吃,或先詢問醫師的意見。
網紅Sandra(徐有潔)有「最紅英文老師」稱號,曾任交通部口譯官,也跨界主持圈並取得優異成績。24日,44歲的她在IG分享懷孕喜訊,終於如願當上媽媽,她也公開備孕心境,引發討論。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此類癌症早期警訊為陰道異常出血,若能及早察覺並接受治療,存活率相對較高。國健署提醒女性朋友,不只停經後的女性,年輕女性、無性經驗者也可能罹癌,平時應關注身體變化,若發現異常出血或其他不尋常症狀,務必及早就醫。
17歲黃同學靠吃東西抒解壓力,不愛吃蔬菜,還把洋芋片當宵夜,國中體重97公斤,高中更飆到123公斤,連走路也會喘,體檢時也發現尿酸超標。老一輩認為青少年要養胖才有本錢長高,但專家提醒,這可能導致他們成年後面臨肥胖困擾,暴露在三高、睡眠呼吸中止症等風險中。
月經不規則好困擾!女性在人生各階段,都可能面臨不同的月經問題,醫師提醒,若經期不順伴隨痘痘、多毛、體重上升問題,很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恐導致不孕,甚至提高癌症風險,應及早就醫,搭配適當治療與生活方式調整。
34歲的A小姐結婚多年卻遲遲未有好消息,原以為是因本身帶有多囊體質,不易受孕,想藉由人工生殖療程協助求子,未料檢查發現子宮內膜過厚,意外發現罹患初期子宮內膜癌。專家指出,子宮內膜是胚胎著床的關鍵條件,但並非愈厚愈好,適合著床的內膜厚度約為0.8至1.5公分,太薄可能無法使胚胎著床,太厚則需警覺是否為慢性刺激性增生、息肉,甚至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
槲皮素是植物中天然的色素,也是一種類黃酮,被證實有抗發炎、抗氧化以及抗癌的效果。醫師李思賢指出,槲皮素出現在我們常吃的食物裡,像是十字花科蔬菜、蘋果、洋蔥、洋香菜、鼠尾草、紅酒、綠茶、櫻桃、藍莓、秋葵、橄欖油,有免疫或是腸道問題的人,也可以多攝取。
告別肥胖!享瘦有感不走冤枉路
新竹1位年輕已婚女性因卵巢早衰、有免疫及輸卵管阻塞等問題,求子之路艱辛,雖曾嘗試多次人工受孕及試管嬰兒療程均告失敗,身心俱疲。之後,輾轉來到生殖醫學博士劉勇良門診,經過2次取卵、2次植入即成功懷孕,順利產下健康寶寶。
你以為會有脂肪肝,只是因為吃太油嗎?減重醫師陳威龍表示,造成脂肪肝的原因,不只是吃太油,與攝取精緻碳水化合物、代謝和生活習慣等5個原因息息相關,如果不積極改善,長期下來,可能惡化為肝炎、肝硬化、肝癌,也容易造成免疫功能失調,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每個月都會來幾天的生理期,連續3年未停是什麼情況?英國一位女子Poppy自2022年某次月經來後,至今過去1000天都沒停過,多次就醫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有罕見的「雙角子宮」問題。
根據國健署癌症資料指出,子宮內膜癌已成為婦科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婦科主任林敬旺表示,今年二月已連續診斷出4位子宮內膜癌的病人,顯示其對婦女健康的威脅實在不容忽視。
一名36歲王小姐,身高155公分、體重100公斤,BMI值高達42,因有家族肥胖史,從小到大體型豐腴,成年後雖透過運動、中藥輔助等各種方法減重,但都很容易復胖。去年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胃腸繞道手術」後,半年內成功甩20多公斤,至今9個月已減36公斤。
藝人小禎2014年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導致內分泌失調,體重飆升到105公斤,體脂高達40%,為了能陪伴女兒多一點時間,下定決心減重;雖然一開始不見成效,不過靠著持之以恆的運動及減肥菜單,一年內狠甩40公斤肥肉,而且多年來沒有復胖。她不吝嗇公開分享健身菜單,呼籲所有人一起維持健康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