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規模接種的搜尋結果,共08筆
流感狂燒!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高達15萬餘人,較前一周上升13.5%,已連續9周上升,進入流行高點,單周重症暴增57例、死亡16例,其中年紀最小病例為南部5歲女童,9月中出現咳嗽、高燒、意識不清、抽搐,發病10天後因嚴重腦水腫死亡。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流感罕見地10月就進入高峰期,除流感,新冠、RSV等呼吸道感染「群魔亂舞」時代來臨。
今年流感疫情提早來臨,疾管署長羅一鈞指出,近年觀察流感的季節性已慢慢被打破,以前認為流感在春節前後才會進入高峰,但近年卻出現夏季、春季流感。今年流感疫情提早流行,10月可能是難得一見的高峰期,除了流感,其他如新冠、RSV等呼吸道感染「群魔亂舞」的時代來臨,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估6月底到7月初達高峰,每周將有超過20萬人確診。醫界直指,疾管署1年半前大砍施打疫苗的補助費用,導致65歲以上民眾接種疫苗比例不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指揮中心解編後,新冠肺炎回歸常態防疫,因此和所有疫苗一樣每劑100元處置費,目前正積極向行政院爭取調升。
美國禽流感疫情持續對畜牧業造成嚴重影響,雞蛋價格再度飆升至歷史新高。根據美國官方數據,12月份A級大雞蛋(grade A large eggs)的平均零售價已達到每打3.65美元,較10月的3.37美元和年初的2.50美元顯著增加。
「看醫生」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大壓力,對於小朋友更是如此,尤其遇到打針、看牙,更是許多人的惡夢。兒童牙科醫師建議,從小讓孩子養成檢查牙齒的習慣,每半年一次,不要等到牙痛才就醫,避免孩子將「牙醫」和「痛」畫上等號,就能降低恐懼感。
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小時候打針都往屁股打,為什麼現在反而很少打在屁股上?兒科醫師說明,主要有3個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怕影響坐骨神經,「不小心刺中就糟了」。
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會增加免疫疾病罹患率,但其實新冠疫苗也同樣具有風險。31歲陳小姐向CTWANT記者透露,她在接種疫苗後,皮膚開始出現大片紅疹、水泡,後來確診是罕見的類天皰瘡,且終生無法治癒,只能控制病況,醫師懷疑與疫苗相關,甚至阻止女子繼續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另外,台大醫院也曾針對乾癬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接種疫苗後,3成患者病況更加惡化。
新冠疫情期間國內大規模接種疫苗,部分民眾因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而申請救濟,近三年已發出超過1.7億元。疾管署表示,由於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已低於1.5億元下限,即起調升新冠疫苗廠商徵收金基準,由每一人劑1.5元,調整為每一人劑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