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失智警訊的搜尋結果,共09筆
42歲男星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因飾演漫威「雷神索爾」一角紅遍全球,曾因檢測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基因「APOE ε4 」一度息影。阿茲海默症屬失智症的類型之一,致病因子也和生活習慣、環境因素有關。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林詠萱表示,民眾若能避免14項危險因子,就可降低45%失智症風險,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壞膽固醇高和聽力缺損,各增加7%發病率。
中華民國紅心字會副祕書長許雅青以「開箱日間照護中心的神祕面紗」為題,分享失智症警訊、照顧資訊,以及日間照顧中心的服務項目。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健忘」成為不少長輩掛心的問題。醫師提醒,正常老化原就會伴隨記憶力下降,但若已影響到購物、理財、煮飯以及交通等日常功能,就要留意是否進入「輕度認知障礙」,這正是預防失智症的黃金時機。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高齡者白天頻繁打盹或過度嗜睡,恐是失智症的警訊。研究人員透過睡眠追蹤器監測733名女性的睡眠狀態,發現日間睡眠模式改變與認知障礙有顯著關聯,研究結果有望成為失智症早期預警指標。
台灣失智人口逐年攀升,目前已超過35萬人。失智者家屬周女士照顧先生長達20年,從唱歌、打桌球、參加團體課,參與各式活動幫先生延緩退化,自己也持續發展插花專長,更重返校園學習。周女士回想,剛開始很難接受先生的病況,但還是挺過來了,「一路走來覺得沒有失去什麼,反而獲得更多!」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人口逐年增加,如何及早發現至關重要。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潔雯表示,有時家中長輩說話速度突然變慢,要注意此現象可能不是分心了,而是大腦所發出的隱晦訊號,意味著大腦正在悄悄地老化,或是早期失智的警訊。
知名影星梁佑南今(2)日應彰化縣戀戀半線失智協會與切膚之愛基金會之邀,與失智家庭分享照顧失智母親8年多來的心路歷程,她分享一開始以為媽媽是在討拍而沒有去注意,沒想到在半年後,失智程度從輕度變成中度。她同時也分享失智警訊,提醒家人注意,這場活動吸引100多名照顧者到場參與,場面溫馨。
若家中長輩經常反覆問同樣問題,記憶力、理解明顯變差,可注意是否為失智前兆,若評估確診為失智,高醫岡山醫院神經科主任周秉松提出4招,包括穩定作息、減少環境刺激、溫和溝通和尋求治療,都能減緩患者或家屬焦慮。
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人口將呈現「海嘯式」倍數成長,衛福部統計,台灣失智症人口未來40年內將從35萬人增至85萬人。醫師臨床研究發現,營養不良、體重快速下降都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尤其長期缺乏維生素B12、葉酸容易引發早期失智症,提醒若3個月內體重快速減少5%到10%,就是失智症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