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學士後的搜尋結果,共187筆
近年全台醫事人力緊張,尤其兒科、急重症及部分專科醫師人力流失情況嚴峻,台北榮總今年更是傳出,4位兒科總醫師都選擇到基層開業。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分析,年輕醫師不選重症科,是因為工時較長,也比較累,光靠加薪並不能改變他們的想法;而台灣也有偏鄉醫生不夠的問題,但現在的醫師寧願留在大都市,在他們看來,什麼科都比去偏鄉好。
義守大學迎來創校35周年,今年(2025)校方以「35卓越 義領未來」為主題,藉此展現教育創新與跨域發展成果,並邀請歷屆校友返校共襄盛舉,凝聚義大精神。
在童綜合醫院的紀錄片中,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記錄著1971年創立初期偏鄉小診所的模樣。走過半世紀,這家位於台中海線的區域醫院,已經在台灣微創手術、國際醫療、智慧醫療占有顯著的地位。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今年6月,總院長童敏哲再接下「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董事長一職,正式完成第2代接班。
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台中醫療機構如雨後春筍設立,或增設新院區,繼中醫大台中市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園區BOT案啟用,台中榮總興建增設第三醫療大樓後,中興大學24日宣布,將於該校復興校區斥資興建「中興大學附設醫院」,開發期程預定十年,第一期完成日期設定為2030年。
在全球人工智慧(AI)競爭加速的浪潮下,台灣積極布局AI人才培育。陽明交通大學日前宣布,攜手台灣微軟與群聯(8299),針對畢業三年內的社會新鮮人推出AI培訓課程,展現培育AI新世代人才的決心。此計畫獲得經濟部「AI新秀計畫」支持,結合雲端與地端技術資源,回應產業對AI即戰力人才的迫切需求。
陽明交大攜手台灣微軟與群聯電子,針對畢業4年內(111~114年度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開設AI培訓課程,展現培育AI新世代人才的決心。
台北醫學大學應屆畢業生簡廷逸,不僅是名出色的橄欖球選手,近日更通過護理師國家考試,取得護理師執照,正式進入萬芳醫院加護病房工作。簡廷逸說,曾有一名病患出院前堅持當面致謝,讓他相當感動,毅然決定投身護理工作。
為充實社工人力,衛福部去年度起補助國內大專校院開設「學士後社會工作多元培力專長培力課程」培育社工,今年(114學年度)增至7所大學辦理,臺北大學、實踐大學、嘉南藥理大學、文化大學4校獲衛福部補助經費逾135萬元,另靜宜大學、亞洲大學、金門大學以自有經費辦理,預計招收144名學生。
衛福部決定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明年8月起9所大學可招收公費生,共計增加150名,計畫預計維持10年。基層醫批評,此舉等同「關前門後再特開後門」,違背行政院核定每年限1300名醫學生;醫師職業工會則認為,公費生制度為人詬病多年,目前未見相關成效,政府不應未充分評估就制定政策,否則恐將為醫療環境埋下地雷。
衛福部決定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核定9個大學明年8月起115學年可招收公費生,其中清華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的學士後醫學系,各可招生30名公費生,比起114學年3校各增加7個名額。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偏鄉離島近6成醫師是公費生,沒有這些公費生,離島偏鄉恐怕會面臨醫師荒。教育部則表示,名額是另外核定,不影響既有1300個醫學系招生名額。
行政院6月底才拍板,全國醫學生員額不得超過1300人。衛福部長石崇良一上任即宣布,將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核定明年8月起,9所大學於115學年可招收公費生,包含清大、中山、中興大學等三校學士後醫系,可各招收30名公費生,另有台大、陽明交大等6校也都分到名額,共增加150名。遭基層醫師批,「石崇良剛上任就要打臉行政院嗎?該怎麼向醫界交代?」
衛福部長石崇良決定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核定9個大學明年8月起115學年可招收公費生,其中,清華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的學士後醫學系,各可招生30名公費生,比起114學年3校各增加7個名額。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醫療照護人才出現缺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獲教育部核准,將於115學年度設立「學士後護理學系」與「智慧健康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學生在學期間能到海外實習、參訪、當交換生,有利跨領域轉職,還能緩解照護人力不足,並整合科技引領智慧醫療新浪潮。
台灣人口快速高齡化,醫療照護產業人才出現缺口,因此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獲教育部核准,115學年度設立「學士後護理學系」與「智慧健康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不僅有利跨領域轉職,還能緩解照護人力不足,並整合科技引領智慧醫療新浪潮。
新內閣名單最快今日揭曉,衛福部長邱泰源數度被點名下台,而成大醫學院前院長沈延盛接任呼聲高。據了解,沈私下被問及此事時,一直未有正面回應,加上衛福部長接任人選也喬不攏,醫界認為,邱泰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明年又遇到縣市長選舉,邱的人脈地位足以撼動醫界選票,亦可能被留任。
主祀神農大帝的台南永康區開天聖明宮由中醫師陳俊銘發願興建,從籌備建廟到完工入火安座,9年來共庇佑53名考生錄取醫學系、中醫學系、牙醫學系及學士後中醫學系,光是今年就多達21人如願步入杏林,為歷年之最。
台南永康區的「開天聖明宮」主祀神農大帝,由中醫師陳俊銘發願興建,從籌備建廟到完工入火安座,短短9年,迄已53人如願考上醫學系、中醫學系、牙醫學系及學士後中醫學系,光是今年就多達21人,為歷年之最。
護理師人力荒,招募新鮮人顯得重要。審計部最新報告示警,大學校院護理系招生名額增加一般大學生源,卻排擠科技大學招生;護理科系應屆畢業生護理師執照報考率及通過率持續下滑,部分學校學士後護理系新生註冊率未及7成,且相關科系畢業生任職診所人數增幅130.20%,護理人才供給未能成長,恐造成未來護理人才培育數量持續下滑隱憂。
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抽驗市售30件枸杞產品,竟100%檢出鎘、鉛等重金屬,吃過量恐導致骨質疏鬆、腎臟損傷等危害。由於國內枸杞全數仰賴進口,但現行檢驗標準僅針對台灣買不到的「枸杞鮮果」制定,即使市售產品超標也無法可罰。高市府衛生局18日回應,將建請食藥署重新檢視檢驗項目並修訂相關衛生標準。
中山、中興、清華大學等三校學士後醫學系,在公費醫師計畫不續辦後,名額陷入僵局,教育部近日與醫學院院長開會盼其他學校釋出名額,但未獲共識。中山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強烈期盼政府持續公費醫師制度,發展符合未來醫療需求的教學與臨床訓練,協助國家穩定補足關鍵領域醫師人力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