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富邦壽的搜尋結果,共18筆
富邦金控31日代子公司富邦人壽公告,富邦人壽確定承諾投資本質創投,並成為持有比例20%的有限合夥人。富邦人壽預計,未來投資回報率將達到本金的2倍以上,整體創投約持有8~10年出場。
美國聯準會10月再次降息,但後續降息路徑有變數,多數壽險公司展現觀望態度,11月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全數暫時按兵不動,根據各家公司提供資訊,截至31日為止,目前市場上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水準,仍為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及遠雄人壽的4.35%,整體來看,美元保單利率大致都在4.25%~4.35%。
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19日宣布,以總價28億元購入台北市大同區「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並由目前的經營者、同時也是所有權人之一的星聚點壹號文創公司,售後回租全棟。
美債殖利率「甜蜜點」來到,大型壽險業今年6月以來默默「吃貨」、持續回補美債部位,一旦美國聯準會(Fed)重啟降息,資本利得空間值得期待。壽險龍頭國泰、富邦、台灣等大型壽險業者均透露,接下來仍將伺機進場、布局長年期美債。
富邦人壽在2023年5月重返分紅保單市場,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近二年來累計售出1,224億元的分紅保單,光是今年上半年,分紅保單銷售金額便高達358億元,其中還包含一張銷售破百億元的「百億神單」,為「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
地方政府狂「孵蛋」!財政部公布,今年招商大會共有105件、商機金額高達2364億元,創歷史新高,最大的兩案件,分別是桃園與台南市的兩顆巨蛋。此外,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在富邦壽投資新竹縣物流中心將簽約下,可望破蛋。
全球經濟如雲霄飛車般起伏,從美中貿易戰到疫情重擊,再到近期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盪,愈來愈多家庭開始重新審視「風險保障」與「財務配置」平衡點。面對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及台灣超高齡和少子化人口結構變化,富邦人壽自2023年2月起推出一系列分紅保單商品,目前銷售中的分紅保單共22檔商品,商品設計多元協助客戶達到資產累積、財富傳承,或退休金流規劃等目標,成功打造分紅保單成為民眾新一代的國民保單。
富邦金(2881)第一季法說會,富邦人壽的營運績效與匯損問題最受矚目。富邦人壽第一季股票部位實現獲利達362.89億元,台股投報率22%,成績相當不錯。匯率因素方面,富邦人壽估算台幣每升1角,影響損益約18億元,目前外匯價格準備金餘額雖用盡,5月實施新制後可沖抵。
第一金114年度前十大股東,國壽與富邦人壽都擠出第一金的前十大股東之外,而壽險公司當中,只剩下台灣人壽是第7大股東,但是持股比率也從113年度的1.49%降至1.34%。
富邦金控14度蟬聯「全國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就業意願」調查財金保險系所應屆畢業生「最嚮往的金控公司」,並獲得「保險龍鳳獎」金控公司特優獎項,子公司富邦人壽蟬聯獲「最嚮往的壽險公司─內勤組、外勤組」二項特優,富邦產險蟬聯「最嚮往的產險公司」特優,總共四項特優。
金融業要開始揭露永續占比了!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2024年12月31日與環境部、經濟部、農業部、交通部及內政部等跨部會代表共同公布公告第二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及「轉型計畫建議涵蓋事項」,其中一項修正與金融業相關,為增訂金融業在投融資及金融商品之永續占比計算方式,並鼓勵金融業揭露其永續占比資訊。同時公布第二屆永續金融評鑑結果,共20家「績優生」。
國泰、富邦兩大金控第三季法說會於26日、27日接力登場。雙雄旗下壽險子公司受惠於新台幣貶值,加上資本利得與經常性收益挹注,前三季獲利表現亮眼,市場對雙雄明年股利政策更為關注,是否能超越今年的水位,為法人圈對本次法說會最關注的重點。
受到外資在台指期壓低結算,以及烏俄核彈情勢緊張的影響,加權指數20日終場下跌160點收22,688點,跌破5日線,不過輝達財報公布前一日股價大漲4.89%,儘管台積電不給力,惟廣達等輝達AI概念股積極表態,國家隊與壽險大戶等集結撿便宜,約買超150億元,抵銷外資在現貨狠提款321億元的賣壓。
國際永續浪潮不斷,企業永續資訊是各利害關係人檢視企業永續經營成效之重要參考依據。為提升資訊透明度與包容性,富邦人壽持續精進與優化資訊揭露,於官網推出全新的「永續ESG」與「公平待客」兩大專區,以普惠金融、公平待客的精神規劃網站介面與內容,其中「永續ESG友善專區」及「公平待客專區」更率大型壽險同業之先、取得無障礙標章2.1認證。
金金併話題正夯,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表示,以購併過日盛金的經驗來說,以資本規劃和員工溝通這兩點最為重要;至於富邦金子公司未來是否會考慮購併,他指出,在可增加服務範圍、股東權益的條件下,無論銀行、證券子公司都會列入考量。
富邦金控(2881)4月自結合併稅後純益130.3億元,累計今年前4月合併稅後純益434.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34元。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及富邦證券單月及累計前4月稅後純益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北富銀創佳績主因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帶動營收成長,富邦壽主要收益來源則為利息收入、國內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
金管會公布保險業網路投保最新概況,由於國境開放後旅遊熱潮旺,持續推升旅平險及旅綜險需求,使2024年首季網路投保飆上187.33萬件,年增達48.04萬件或34.49%,保費收入12.73億元、年增達2.65億元或26.29%,雙創逐月統計以來近5年同期高。
國內壽險業「股神」,非富邦人壽莫屬!媒體指出,富邦壽投資眼光精準,2021年趁疫情股市下殺回檔時危機入市,三年內靠股票暴賺近2千億元,不只緊抱逾24萬張台積電,中長線仍看好AI、雲端、電動車相關股票,會評估增加投資,更透露今年持續「區間操作」,著重資本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