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實體零售業的搜尋結果,共34筆
全球電商滲透率進入平穩期,英國、南韓、中國大陸滲透率逾26%,維持穩定,台灣2025年上半年13.3%、網路銷售總額年減0.04%,出現逆風。
Yahoo奇摩購物日前宣布開放平台會員綁定OPENPOINT帳號正式導入「點數折抵消費」機制,被視為統一入主Yahoo奇摩購物之後,利用點數打通線上線下通路的起手式。台灣大則於近期攜手momo富邦媒升級「mo幣多會員日」,擴大以mo幣為核心的會員經濟生態圈。零售通路龍頭統一企業、與電商龍頭爭霸OMO(線上整合線下)市占版圖白熱化,並將在年度首檔檔期618正式交手點燃戰火。
美國川普政府本月針對從中港寄到美國的低價包裹取消免稅待遇,9日起向價值800美元以下郵包徵高額關稅,5月2日、6月1日還將2階段調高郵資。此舉對於近年在美國生意興隆的中國大陸零售電商平台SHEIN、Temu衝擊不小,16日雙雙預告4月25日起漲價。多家分析業者發現,這兩大電商從2個多星期之前就開始大砍網路廣告支出,美國社群平台、搜尋引擎業者也受害。
台灣唯一掛牌興櫃的公仔股「野獸國」,走出疫情低潮,去年海外業績大爆發,陸續打入美國沃爾瑪、中國名創優品,助公司轉虧為盈。
富邦媒總經理谷元宏認為,過往電商成長幅度一向高於實體零售,然去年第二季開始,電商與實體的銷售額年增幅度幾乎相近,目前應視為電商成長的谷底、「明天會更好」。
永聯物流開發與國泰金(2882)子公司國泰人壽擴大投資,於桃園市建造「轉運型物流基礎設施O-LINK」,今年2月正式開工,預計於2026年第四季啟用,總投資額超過新台幣40億元。
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2024年台灣整體電商銷售額達6,533億元,年增2.7%,占整體零售產業比重13.5%,愈來愈多實體零售業,增加網路銷售比重,成為推升電商銷售額成長的另一股勢力。
受惠跨境物流、集運、代購服務、及多語系網站蓬勃發展,近年跨境電商直購市占快速提高。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最新調查統計,2024年下半年中國淘寶、美國Amazon及日本Amazon的台灣流量激增,成為瓜分台灣電商市場商機的主要競敵。
「我們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全美最大連鎖書店邦諾(Barnes Noble)執行長鄧特(James Daunt)的這句話道盡了這場復興之路的艱辛與不易。在電子商務浪潮與疫情的衝擊下,美國實體零售業備受考驗,紙本書銷售更因數位化趨勢而面臨重創。然而,邦諾卻逆勢而上,繼去年狂開57家新門市後,今年還計畫再開60家門市,展現出令人驚豔的浴火重生新風貌。
陸大型電商「阿里巴巴」昨日公告,以港幣131.38億元(折合逾560億元新台幣)出售旗下「高鑫零售」全部股權,主因在於阿里巴巴逐步退出傳統實體零售業務。值得關注的是,高鑫擁有大潤發品牌,是大陸最大實體綜合大賣場經營商。
大陸商務部2024年12月31日深夜發文表明,商務部近日召開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推進視訊會。大陸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要把零售業創新作為全方位擴大內部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暢通經濟循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
大陸商務部2024年12月31日深夜發文。商務部近日召開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推進視訊會。大陸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要把零售業創新作為全方位擴大內部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暢通經濟循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
疫情後電子零售業(網購、郵購)營業額回到現實,成長大幅萎縮,但經濟部統計處27日發布網路銷售調查,今年前11月電子零售業年增幅3%,重新高過實體零售業。預估2024年營業額將破4600億元,創下新高。
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17日中午公告,擬向服飾業者雅戈爾集團等出售銀泰百貨100%股權,並預計因出售銀泰而虧損約人民幣(下同)93億元。市場分析,此舉是阿里加速重整業務組合,專注於核心電商業務的一環。
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再傳出售銀泰百貨。陸媒16日報導,阿里正和銀泰接洽,擬把銀泰相關股份賣給紡織服裝業者雅戈爾。外傳此消息將於近日正式公布,目前雙方擬召開發布會,以公布相關收併購事項。
大陸官方近期推出強力的貨幣與財政刺激政策,鼓動資金積極流入市場,短期劇烈漲幅後市場處於整理狀態,但多頭預期心理仍在,策略上偏多操作。
台灣電商承接疫情紅利,2021年創下單年度26.6%的年增幅新高紀錄,產業規模一舉超越長期位居領先的百貨及超商產業,正式成為台灣規模最大的綜合零售通路。
統一集團近日接連入股雅虎與PChome電商,成為台灣零售業的重大話題,眾多媒體紛紛解讀此舉背後的策略意涵,以及對台灣市場的影響。不少觀點認為,統一是看好電商市場的發展潛力,因此大舉進入市場。然而筆者推測,統一大手筆買下雅虎和PChome的主因,並非看好電商市場,而是統一集團的核心業務—便利商店,面對實體與虛擬之間日趨激烈的競爭及相互融合的商業模式變革時,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迫使其必須儘快在虛擬領域插旗,避免在電商市場缺席之外,更要防止其他實體零售競爭者搶先一步。
實體零售業衝刺數位轉型,帶動提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91APP*-KY(6741)、 欣新網(2949)、騰雲(6870)等業績走俏。91APP 9月營收1.32億元,月增5.5%,年增18.9%,創歷史同期新高,累計1~9月合併營收11.38億元,年增17.07%。
受到第三季銀行房貸滿水位、中央銀行祭出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教訓投資客的影響,房地產投資信心退縮。2024年第三季台灣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顯示,辦公室、店面、土地開發、總體經濟共四大指標的投資信心同步衰退,終結先前連四季上漲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