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寫下歷年同期新高的搜尋結果,共79筆
是方(6561)公布9月合併營收為3.24億元,月增4.7%,年減2%。累計第三季營收9.37億元,較第二季11.3億元歷史高點下滑17%;今年前九月合計營收30.18億元,年增9.5%,寫下歷年同期新高。
記憶體模組廠威剛、氣動釘槍大廠力肯雙雙暫停交易,於今(1日)下午2:30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因有重大訊息待公布,經櫃買中心同意自10月1日(今)起暫停交易。因另家氣動釘槍大廠力肯也在10月1日暫停交易,兩家停牌是否有關聯,使市場格外矚目。
台股9月以來走一波大多頭行情,帶動9月除息台股ETF填息表現,共17檔在除息後一周內順利填息,包括保德信市值動能50ETF、富邦旗艦50等首次配息的台股ETF新兵,其中還有13檔1天內順利填息,表現亮眼。
倫飛拓展GCS(地面控制站)業務開花結果,去年以旗下自有品牌Durabook與中東合作夥伴推出的GCS產品於今年上半年出貨後,近日再推出Durabook GC-R8全新GCS新品,為搶進下一波無人載具商機加速布局。
AI伺服器的強勁需求,持續為台ODM大廠挹注業績動能,緯穎在連四個月業績飆漲後,8月營收再度年月雙增、衝上959.79億元,刷新單月新高,緯創與廣達則分別以1,726.43億元、1,528.08億元,年增92.2%、5.3%,雙雙寫下歷年同期新高。
財政部17日發布最新出進口貿易專題,針對下半年出口概況,財政部表示,有三大風險和挑戰,其中首當其衝就是美國對外貿易政策具高度不確定性,另兩項則是地緣政治風險猶存,以及傳產外銷仍面臨海外產能過剩牽制。
任天堂新一代遊戲機「Nintendo Switch 2」今(10)日正式在台開賣,凌晨00:00前,展碁國際(6776)位於台中及南港LaLaport的「Weblink任天堂授權商品旗艦店」即湧現排隊人潮。展碁亦可望受惠遊戲機新品週期啟動,進一步推升業績續揚。
在雲端網路產品需求持續強勁帶動下,鴻海5日公布的6月營收達5,402億元,雖月減12.26%,但年增10.09%(換算美元計價月減9.1%、年增17.8%),寫下歷年同期新高。鴻海指出,因雲端網路產品保持成長趨勢,ICT產品也進入下半年旺季,預期第三季將有季增、年增的表現,但要密切關注全球政經局勢及新台幣匯率變化的影響。
國銀下半年信用卡權益陸續出爐,結合時下新潮流,從傳統餐飲、購物延伸至AI工具、特定國家旅遊等細分領域。國泰世華銀行公布旗下主力CUBE卡集中火力推出AI及大阪萬國博覽會相關優惠;玉山銀行Unicard下半年於指定五大通路消費最高7.5%優惠;台新銀行太陽及玫瑰卡強打旅遊商機,尤其搶攻韓流市場,8月底前韓國實體及線上最高10%回饋。
伺服器機殼大廠勤誠(8210)營收展望樂觀,股價一路漲,兩個月已漲一倍之多。今日(16日)小幅開低後迅速吸引資金進駐,再度帶量向上衝高,盤中漲幅逾9%股價續寫新高,成為電腦週邊類股單日最強飆股。
輝達RTX 50系列GPU供貨放量,帶動華碩PC及顯卡等新品業務動能增溫,加上GB200整機櫃也在本季開始出貨,同步挹注華碩5月集團合併營收衝高至632.16億元,創單月歷史第三高紀錄;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2,671.27億元,同步寫下歷年同期新高。
受惠高單價整機櫃AI伺服器產品出貨動能增強,緯創5月合併營收月增近56%、年增倍數,勁彈至2,084.06億元,一舉越過2千億元大關,累計前五月合併營收拉升至6,885.94億元、年增逾76%,雙雙寫下歷年同期新高。
全球經濟籠罩在高通膨、美國對等關稅、經濟可能衰退的疑慮中,截至今年第一季的獲利還能呈現連五季「季季增」的上市櫃公司實屬營運強勁穩健,如有華航、致茂等17檔。上市櫃公司今年第一季財報於15日發布完畢,投資人仔細檢視過去財報,更能掌握未來的投資方向。
技嘉(2376)第一季財報亮麗,每股稅後純益(EPS)4.65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且毛利率提升至12.9%。美系外資發布報告,認為技嘉第二季營運表現將可超越市場預估,重申「加碼」評等,目標價由255元一舉調高至350元,並調高今明年獲利預估。技嘉股價盤中勁揚2.6%,技術面也相當強勢。
AI伺服器需求帶動,加上GPU換代啟動顯卡新品周期,同步推升技嘉第一季獲利增揚,稅後純益31.16億元、年增逾4成,亦寫下歷年同期新高,並為僅次2022年疫情紅利下高峰的歷史單季第四高。其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雖因股本放大略有稀釋,但仍以4.65元同站同期新高。
華碩(2357)4月集團合併營收為562.18億元,月減12.6%,年增35.06%,寫下歷年同期新高。其中,品牌合併營收達513.78億元,月減13.9%,年增32.81%,成績亮眼。受營收利多激勵,華碩股價開盤後一路拉高,一度突破季線直抵614元,漲幅維持1.6%以上。
封測龍頭廠日月光投控(3711)9日公布4月合併營收為522.11億元,月減2.86%、年增13.95%,連續三個月年增雙位數,並創歷史同期新高。日月光預期,封測第二季營收季成長9%至11%,但電子代工製造則將下降10%,預期第二季將是今年單季谷底。在先進封裝貢獻,市場法人仍看好該公司今年營運仍可望成長。
品牌廠受美國市場提早備貨帶動,包括宏碁、華碩及微星,3月業績皆以年月雙增走勢飆高。其中,宏碁月增逾7成、以292.75億元站33個月來單月高點,華碩品牌營收月增近45%、達596.58億元創高,微星則以202.63億元,寫下僅次於2022年1月的單月第二高。
英業達在客戶因應關稅影響的提前拉貨效益帶動下,3月合併營收年月雙增、站595.22億元,並推升其今年第一季累計合併營收年增20.33%、達1,570.34億元,單月及單季同步寫下歷年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