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專利訴訟的搜尋結果,共54筆
近年來,專利成為部分集團興訟索賠的武器,且狀況漸趨頻繁。專利訴訟的威脅,促使台灣兩大半導體巨頭與眾多科技業者,在工研院號召下成立防禦聯盟。
專注西藥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友霖(4166)今(21)日以承銷價28元正式上櫃,該公司除了既有3項產品已研發完成並陸續上市外,預估2025~2028年將有4個產品上市,並有5個產品研發當中,後市營運動能充沛,今日股價持平開出後,晨盤一度至28.6元,漲幅約2%,蜜月行情冷淡。
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獨步全球,高層、關鍵人才一直是競爭對手挖角的目標,盤點近20年來的相關訴訟可說屢戰屢勝。其中,與大陸中芯國際的專利侵權,更是2次興訟,先後獲得3.35億美元以及10%股權,並成立世界級的法務團隊,加強營業祕密的保護。
針對當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ITC)行政法官對於商業秘密337調查的初裁結果,京東方將向ITC提出複審。同時,京東方也在美國對三星顯示提起專利訴訟,以反擊三星近期連續的打壓行為,積極維護京東方的權益。
聯發科與華為的專利戰繼續升級。歐洲統一專利法院(UPC)德國曼海姆分庭近日更新訴訟訊息,聯發科旗下子公司HFI Innovation於當地時間18日向華為旗下的五家子公司提起專利訴訟。
西藥專利連結制度上路五年,國內製藥產業飽受延遲上市的負面影響,且專利訴訟也增至每年3.27件,原廠勝訴也提升至22.2%以下,讓業者苦不堪言。學名藥協會5日促請衛福部、經濟部,邀集產、官、學、研檢討制度公平性並研擬台灣製藥產業政策。
仿照美國「藥價競爭及專利期間延長法案」(Hatch-Waxman Act)的西藥專利連結制度在2019年8月20日上路,立法初衷是為了在「保護原廠專利」以及「學名藥進入市場時間」中取得平衡。但上路迄今,國內製藥產業飽受延遲上市的負面影響,學名藥協會今(5日)提出呼籲,促請衛福部、經濟部邀集產、官、學、研檢討制度公平性並研擬台灣製藥產業政策。
鴻海(2317)宣布加入全球性專利授權平台與非營利社群LOT Network,成為重要伙伴之一。該組織致力保護企業免受專利主張實體(PAEs)訴訟,由逾5000家企業組成,美國前20大專利持有者中半數為組織成員,另有許多標普全球100和財星100大企業加入。
美國總統川普高喊降藥價,預期將會將大幅下調30%至80%。學名藥協會公共事務政策委員會主委殷為瑩認為,對台灣影響還牽涉很多變數,目前很難預判情勢。不過,今日生醫族群頹勢顯現,永信(3705)是台灣極少數在美國擁有生產基地的藥廠,美國子公司在當地擁有50州銷售證,股價低收62.4元,重挫8.5%;泰合(6467)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準備送美、歐藥證申請,收跌4.38%報61.4元。保健食品大廠生展(8279)首季獲利表現出色,益安(6499)攝護腺微創醫材樞紐試驗結果報喜,雙雙收在漲停板。
泰合生技(6467)宣布其全球首創的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已順利完成美國樞紐試驗(Pivotal Study)最終報告,試驗結果成功達標。
針對日亞化日前所發布之有關於德國訴訟的新聞稿,該損害賠償爭議為2012年至2017年間億光(2393)與日亞化在德國進行專利訴訟之延伸程序,億光相信最終將於此程序得到有利的判決。日亞化歐洲YAG專利EP936682(德國YAG專利DE69702929)早已於2017年7月29日期滿失效,對億光及其德國子公司現有產品沒有影響。
面對生成式AI普及、企業數位化快速推進與資安威脅激增,全球企業正迎來一場「無形資產風險風暴」。根據Aon(怡安)與Ponemon Institute發布的《2024年無形與有形風險比較報告》,全球企業面臨的最大潛在損失來源已不再是傳統的廠房與設備,而是資訊資產與智慧財產。然而,這些高風險領域的保險覆蓋率卻明顯不足。
億光(2393)與瑞典家居零售品牌IKEA近期化干戈為玉帛,有效化解專利爭議。基於雙方的互信與合作精神,億光已正式撤回對IKEA在美國與德國的專利訴訟,展現雙方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視與對產業發展的共同承諾。
億光(2393)與瑞典家居零售品牌IKEA近期化干戈為玉帛,有效化解專利爭議。基於雙方的互信與合作精神,億光已正式撤回對IKEA在美國與德國的專利訴訟,展現雙方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視與對產業發展的共同承諾。
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從無到有、成為全球供應鏈核心。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9日舉行新書發表會,集結科技界重量級人物還原半導體產業發展歷史,並嚴正駁斥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偷美國晶片生意」的抹黑。
台北一名美國加州知名專利訴訟律師Matt(50多歲)來台期間,與陳姓、蔡姓律師餐敘,蔡女還帶閨密小美(化名)赴約。未料,小美酒醉後竟遭蔡女「丟包」在Matt住處,慘遭性侵得逞。檢方8日偵結,將Matt依「趁機性交罪」起訴,陳、蔡2律師則被依「幫助犯」起訴,全案移審法院。
隨著全球推動「淨零排放」趨勢以及環境部計劃自2026年起對高耗能產業實施的碳費徵收政策下,節能減碳成為台灣產業未來重大的課題。擁有台灣、美國、日本及大陸等國45件氣凝膠應用發明專利的台灣氣凝膠科技材料所開發優異的隔熱及保溫氣凝膠產品,可望在石化、冶煉等高耗能產業受到廣泛應用以降低產業碳排放。
國內大學掀起「二刀流學風」,培養學生跨領域專長。陽明交大醫學系首開全國先例,開設「醫師法律學分學程」,不僅為醫學系學生提供法律課程,還鼓勵學生從大一、大二開始,探索法律基本知識;大三、大四時,修讀更具醫學專業相關的法學課程。
學測成績已公布,即將進入申請入學等階段,考生近來也紛紛啟動選考階段。陽明交大醫學系創全國先例,首度開設「醫師法律學分學程」,旨在培養兼具醫學與法律專業知識的跨領域人才,不僅回應現代社會對跨域人才的需求,更反映醫療專業日益複雜的發展趨勢。
泰合生技宣布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美國樞紐試驗(Pivotal Study)初步試驗數據分析結果成功達標,正式臨床試驗報告預計第二季完成,計劃第三季向美國及歐洲提出新藥查驗登記申請,並同步洽談授權夥伴,加速全球市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