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專用號誌的搜尋結果,共81筆
為營造友善行人環境,嘉義市政府近年來投入科技執法、改善交通號誌、道路設計等多方面建設,但嘉義市審計室2日指出,2024年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不減反增,與全國同期減幅反差大,且近3年高齡者交通事故逐年攀升。
嘉義市政府近年來為營造友善行人環境,採取科技執法、改善交通號誌、道路設計等多元措施,但嘉義市審計室2日指出,2024年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不減反增,與全國同期減幅反差大,且近3年高齡者交通事故逐年攀升。
新北市林口區忠孝路與公園路口因新增汽車停車位,引發地方強烈反彈。居民在社群大喊「本來就夠塞,現在更亂」,痛批車流被迫壓縮成單線、右轉車與行人動線互相卡死,更質疑公車站牌移位卻未設候車亭是「只做半套」。國民黨議員蔡淑君指出,忠孝路本就狹窄,如今畫設停車格讓原可多出的一線車道消失,確實造成民怨;交通局則回應,站牌調整是依客運需求,但將再邀集會勘,評估是否改為「時段性禁停」以解決爭議。
新竹市經國路是市區重要外環道路,也是民富國小周邊接送動線要道,但民眾反映經國磐石路口號誌不明確,家長接送學生時,常需違規左轉或冒險迴轉,建議市府重新檢討該路口設計;市府表示正在發包改善。
新竹市經國路是貫穿市區的重要外環道路,也是民富國小周邊接送動線要道,但國民黨新竹市議員吳旭豐指出,民眾反映經國磐石路口號誌不明確,導致家長接送學生時,常需違規左轉或冒險迴轉,建議市府重新思考該路口設計;對此,市府表示,已爭取補助獲核定將發包改善。
台中逢甲商圈是國內外觀光客朝聖熱點,為保障大眾行的安全,市府交通局於該商圈人潮密集處,包括文華路與福星路、福星路與逢甲路等兩路口建置「行人專用號誌時相」。穿越馬路時,「小綠人」更以吸睛字眼提醒「秒數不夠,下次再過」等,讓遊客與市民逛街更安心。
台中逢甲商圈是國內外觀光客朝聖熱點,為保障民眾行的安全,市府交通局針對該商圈人潮密集路口,包括文華路與福星路、福星路與逢甲路等2路口完成「行人專用號誌時相」布建工程,穿越馬路時,「小綠人」貼心提醒「秒數不夠,下次再過」等,讓遊客與市民在逢甲商圈逛街更安心。
新北市新莊區中原路與中華路口,長期實施機車兩段式左轉,但路口已有左轉專用號誌,機車族常反映待轉設置不便。市議員鍾宏仁接獲陳情後,今(17)日與交通局會勘,建議取消強制待轉規定,交通局允諾8月底前完成調整,提供雙軌使用機制,提升用路彈性與安全。
基隆市政府自2023年起推動行人友善專案,基隆市今年更針對行人違規,展開「行人有序」專案。今年上半年行人相關交通事故無論發生件數及死傷數,都大幅降低3成以上。市府交通處表示,今年內全市將增設139處行人穿越道,以確保行人安全。
交通部最新統計,台南市今年1至4月A2類交通事故傷者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268人、降幅1.3%,儘管整體事故趨緩,但因A1事故仍存在風險且具高度隨機性,經分析主因多與分心駕駛、自撞及高齡者有關,市府將從工程、教育、執法等三面向持續推動預防作為。
根據交通部統計,新北市近5年交通傷亡共6萬2868人,另肇事原因以「未注意車前狀態佔20.07%」居冠,顯示交通號誌的重要性。新北市議員鍾宏仁近期接獲陳情,大漢橋往新莊下橋處的號誌不清,今(18)日早上與交通局代表到場會勘,交通局允諾調整直行及右轉燈號為同開同閉時相,維護人車安全。
2023年5月台南3歲余小妹綠燈過馬路,卻遭左轉車輾斃,引發眾怒並舉辦多場遊行,加上外媒大肆報導掀起國人重視「行人地獄」議題,但兩年過去,今年接連發生行人在人行道、行穿線等合法人行空間遭撞重傷甚至喪命的事故,專家與路權團體直言,台灣道路規範從工程到駕訓制度都應全面檢討。
桃園市龜山區萬壽路二段與三民路口完成「機慢車左轉專用號誌」及「專用車道」設置。該路口原來的二段式左轉設計經過優化後,新增左轉專用號誌與車道,讓機慢車通行更為順暢,也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風險。
交通部觀察,民眾對行人專用號誌與行人早開時相支持度高,民眾有感。交通部長陳世凱今表示,今年祭出獎金續推「行人專用及早開時相計畫」,透過縣市分組,鼓勵地方政府增設行人專用號誌與行人早開時相,目標共增設1756處,並納入年度道安考評,未達目標值的縣市,將於後續記者會公布。
新北市新莊區輔仁大學正門口前,26日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洪姓女大學生為快速進入校園,未照交通號指示也未依規定走斑馬線,直接跑步穿越馬路,不幸與直行的王姓機車騎士發生碰撞,送醫後發現雙腳粉碎性骨折。事後,王姓騎士將事故「第一視角」上傳網路,眾人直呼:「直接進醫院!都不用趕了。」
於昨日(26日)一大早,在新北市新莊區的輔仁大學正門口發生了一起事故。一名洪姓女大學生,由於急於進入校園,未按照交通號誌指示行走於斑馬線上,而是直接跑步穿越馬路,不幸與直行的王姓機車騎士發生猛烈碰撞,導致洪女雙腳受到粉碎性骨折的嚴重傷害。王男則在事故中受到右手擦傷。警方接獲報案後立即趕往現場進行處理,並對王男進行了酒精濃度測試,確認其酒測值為零,事故的肇事責任歸屬,將由警方進行更深入的調查釐清。
台中市中、西區有台中火車站、勤美草悟道等熱點,平假日人車潮多,中市警第一分局13日統計,中西區去年共發生239件行人交通事故,其中高齡者占73件約3成,為提升長者辨識度,警方赴台中公園等高齡者熱門晨運地點發放「LED發光腳燈」,強化長者安全。
老子行人帝王?有騎士日前行經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與育才街口時,由於該路口有設置兩段時間的「行人專用時相」,當時他通過的時間剛好是下午5時31分,於「行人專用時相」實施時間內,豈料,他遇到「帝王行人」集體闖紅燈,也不理會他提醒有行人號誌,讓他好無奈。
台南市政府為向下扎根交通安全觀念,斥資1300萬元打造全市第一座具有交通教育特色的北區「光賢交通公園」2日正式啟用。市長黃偉哲表示,希望透過交通公園多元的宣導方式和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市民在輕鬆學習中掌握正確的用路觀念,使交通安全的意識深入各個年齡層。
新竹縣鄉道竹9線為國道1號湖口交流道的重要聯絡道,連接新竹產業園區至台1線、新豐等地,尖峰時段車流量龐大,加上原始設計安全性、效率都有待提升,為此新竹縣政府交旅處向中央爭取工程經費約3.4億元的竹9線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改善及行車安全道路改善工程案,獲中央同意補助1000萬元先行辦理規畫設計,預計今年4月底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