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搜尋結果,共46筆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20日發布消息,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1%。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8%,衣著價格上漲1.5%,居住價格上漲0.1%,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6%,交通通信價格下降2.8%,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0.8%,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5%,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7.4%。在食品煙酒價格中,鮮菜價格下降7.9%,豬肉價格下降2.9%,糧食價格下降1.2%,鮮果價格上漲1.2%。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0.1%。前三季,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漲1.0%,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新聞提要■昔日大陸路邊攤經濟實惠,人民幣(下同)5元的蔥抓餅,或是8元一大碗的炒麵,不到10元就能享用一頓晚餐。但近年來有不少消費者發現,曾經以「高CP值」著稱的攤販,如今的產品售價卻愈來愈貴。
大陸界面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國新辦16日舉行農業農村部「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十四五」以來,大陸糧食產量邁上新台階,糧食產量2015年首次達到1.3兆斤(市斤,每斤500公克),之後穩定保持在1.3兆斤以上;2024年首次突破1.4兆斤,達到14130億斤,比2020年增產740億斤。大陸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500公斤,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據界面新聞報導,8月21日,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年來,在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1-7月農產品網路零售額同比增長7.4%,縣鄉村物流配送網點不斷健全,農村地區共同配送規模持續擴大。
大陸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8萬元(人民幣,下同)、實際增速5.4%。盤點大陸31個省市中,上海與北京仍以超過4.5萬元規模居首,江蘇也首次突破3萬元大關,但反觀廣東人均可支配收入2.71萬元,增速僅4.5%墊底。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從南到北,熱浪席捲全國。山東煙台、江蘇鹽城等11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河南遭遇1961年以來最熱7月,局地氣溫高達44.4℃;東北地區同樣遭遇高溫天氣,我國最北端城市漠河氣溫更一度超過35℃……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告,初步核算2025上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66兆536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5.3%。第2季GDP增速5.2%略低於第1季的5.4%。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指出,上半年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第2季面對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成績單含金量非常高,表示經過綜合判斷,下半年大陸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是有支撐的。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一年來,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隨後,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了「穩」和「進」兩方面的具體表現。
澎湃新聞報導,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日開幕,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結束,即時推出600字極簡版。
因與民眾荷包息息相關,大陸個人所得稅繳納情況備受關注。據陸媒依照部分省份財政部門公開的當地2024年預算執行、2025年預算草案資料,最新整理出2024年個稅收入10強省份榜單。其中2024年以廣東個稅收入約950億元(人民幣,下同),反超上海重奪榜首。
澎湃新聞5日報導,「最強地級市」再次自證——蘇州市統計局5日發布「2024年經濟運行情況」顯示,當地去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兆0043.7億元(人民幣,下同)。由此,蘇州成為大陸全國第一個年度社消零總額過兆的地級市。
大陸國家統計局21日公布31個省分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去年有6個省分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萬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上海、北京更都超過8.5萬元,上海以8萬8366元位居第一;北京以8萬5415元緊隨其後,與其他省分有明顯較大差距。同時最新報告顯示,大陸去年奢侈品市場銷售預計遇冷、下降約20%。
大陸國家統計局21日公佈31個省份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顯示去年有6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5萬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上海、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過了8.5萬元,以上海8萬8366元位居第一。北京以8萬5415元緊隨其後,與其他省份有明顯較大差距。
大陸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告去年GDP等全年經濟數據,大陸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過4萬元(人民幣,下同)大關、年增2096元,同時去年人均消費支出2萬8227元、年增5.3%。其中食品煙酒消費支出8411元,約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9.8%;另外居住支出的人均居住消費6263元、占比22.2%,兩者合計就超過5成之多。
大陸國新辦17日舉行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記者會,大陸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134兆908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此外,大陸財政部統計,2024年前11個月,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發行新增債券約4兆6740億元。加上公開數據,去年12月地方發行453億元新增債券,總計全年地方發行新增債券約4兆7193億元,同比增長1.3%。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17日消息,初步核算,大陸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兆908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9兆141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49兆2087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76兆5583億元,增長5.0%。分季度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第二季增長4.7%,第三季增長4.6%,第四季增長5.4%。從環比看,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
大陸北京、上海、廣東三地14、15日陸續在地方兩會中,公布2025年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均設定在約5%,並都強調要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促進就業、優化營商環境等。
大陸廣東省省長王偉中15日在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回顧2024的成就,宣布廣東2024生產總值(GDP)突破14 兆(人民幣,下同)大關,連續36年居全大陸首位。
繼北京市公布2025年地區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目標為5%後,作為大陸經濟中心的上海市也公布今年全市GDP增長目標為5%左右,並預計2024年全市GDP增長5%左右,城市經濟規模進入5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22.5兆元)以上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