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差短的搜尋結果,共123筆
市場分析:美中貿易衝突逐步降溫之際,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兩家最大石油公司實施制裁,除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再次升溫外,須留意此舉恐造成國際原油價格回升,雖最新公布通膨低於預期,使得月底降息幾乎已成定局,惟目前通膨緩升未失控之兩大主因,是關稅傳導終端影響遞延,以及國際油價年增率約-20%起到關鍵壓抑效果,故若油價急速上漲將加速通膨回升甚至失控,進而影響未來聯準會降息態度,並引發市場對降息預期的樂觀情緒變化。
財政部21日第4次邀地方政府會商統籌稅款分配方式,確保各縣市未來在部版《財劃法》修正版本保證不低於114年一般性補助加上統籌分配稅款下,地方政府與專家認同三大修法方向,包括擴大統籌前款規模,提升財政自主;優先滿足基準財政收支差額及搭配財源保障機制,及適度納入財政努力及基本建設需求。
財政部21日下午邀集地方縣市府舉辦「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方式」研商會議,研擬將普通統籌稅款,優先全額補足各縣市基準財政收支差額,並大幅下修營利事業營業額權重,由現行30%降低至8%。北市財政局表示, 已於會中明確表達立場,堅決反對財政部研擬版本,完全忽視地方政府財政努力。
財政部今召開「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方式」研商會議,桃園市政府在會議上呼籲中央公開試算結果、確保地方充分討論,並維護財政自主,官員則感嘆中央早知各縣市建議與立場,卻維持原案,會議更只是要各縣市發表意見,但無任何採納,更沒有任何具體試算數據,令人遺憾。
國民黨日前將《財劃法》修正案逕付二讀,包括明定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補助款與計畫型補助款的權責,以及離島計算公式瑕疵修正等,立法院長韓國瑜16日召集黨團協商,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院版將在年底前提出,但會中仍無共識。
立委吳秉叡今日提到財劃法,表示行政院要提出新版財劃法,並且批評立院所通過的新版財劃法營業額的比重過高,造成地方政府搶稅,要企業到當地設址。財政部長莊翠雲透露,未來財劃法的修法方向第一個是基本財政、彌補地方收支差短,第二個就是營業額的權重部分不會拉這麼高。
財政部部長莊翠雲16日至立法院財委會報告,內容主要強調當前國際地緣政治風險遽增,貿易對峙持續,全球經貿前景具不確定性,為因應國家發展,財政政策會秉持「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四大優先需求。
彰化縣議會第20屆第14、15、16次臨時會今日進行綜合討論及臨時動議,民進黨籍彰化縣議員周君綾提出,新版財劃法發生「烏龍公式」,彰化預估將減少7億元,憂心縣府編列明年預算是否會出問題,縣長王惠美說,7億元相對衝擊較小,一般性補助款相比減少110億元,且地方中央各負擔一半「這卡吃力」。
《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行政院上周邀地方政府共商解方,台北市長蔣萬安在會中提出捷運經費10年將被大砍650億元。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餅只有一塊,有人多咬一口、就有人少一口」,強調北市10年將多拿4000億元統籌款,且北市還有269億元歲計賸餘,一定能好好照顧市民。北市府副發言人蔡畹鎣回應,行政院首次承認要砍北市650億元,市府與市民完全無法接受,刪減捷運經費這一巴掌也打在高雄市長陳其邁臉上。
財劃法爭議未歇,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15日表示,財劃法已證實公式錯誤外,更直指中央已沒有能力給予台北捷運如同過去共計6775億元的補助。對此,北市府副發言人蔡畹鎣回擊,對於李慧芝代表行政院第1次公開承認要砍北市650億,市府與台北市民完全無法接受。蔡指出,捷運刪減經費並不僅限台北,也同樣砍向高雄等推動捷運建設的地方政府,「這一巴掌也打向了陳其邁市長臉上」,痛批政院「左手給、右手扣」的手法,相信社會大眾都看不下去。
雲林縣長張麗善13日前往行政院參加「新版財劃法引發的分配爭議及後續處理事宜」會議,主張115年度中央普通統籌未分配數345億元立即分配予地方;一般性補助財政均衡未分配數301億元盡速分配;計畫型補助分配依據不明,請盡速明訂地方財力等級,並以減輕地方財政負擔為原則訂定。盼修正要快要有期程,地方無法等太久。
行政院13日邀請地方首長商討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並在會中向22縣市說明,因為財劃法統籌分配款增加,地方財源變多,所以115年將有事權下放。行政院長卓榮泰下午說明,明年一般性補助款將有一部分是完全屬於地方,比方學校的營養午餐、水電費地方道路等。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如果過去一般性補助跟計畫型補助都還由中央處理,就會超過舉債上限,希望各縣市首長聽完說明後,能體會到行政院必須這樣做的行為。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13日)邀各縣市首長討論《財劃法》議題,宜蘭縣安排在下午座談,代理縣長林茂盛率主計、財政幕僚與會,他建請行政院在各縣市正在籌編預算之際,讓預算符合《財劃法》精神,儘速下放至地方,以利地方預算編列與業務推動,不應影響現行法令的推動、預算籌編以及地方政府行政業務的運作。
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協力創辦的民營企業「中科寒武紀科技」(以下稱寒武紀),近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演一場有如公司名稱的「寒武紀大爆發」戲碼。
財劃法爭議延燒、345億統籌分配稅款無法發出,行政院長卓榮泰13日邀地方政府共商,將以上、下午兩場會議的方式,設法為公式錯誤、事權分配、城鄉不均三大爭議找出解方。
台中市政府9日在市政會議通過115年度總預算案,市長盧秀燕說,歲出為1974億1500萬餘元,歲入歲出差短暫為183億4484萬餘元,預算增加最多為捷運藍線,明年編列174億,較今年增加86億,增幅最大。
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的籌編,行政院規劃共需舉債約近3千億元,加上特別預算將近4千億元,且歲出入差短恐出現近十年來新高。基於國家赤字、政府債務,是全球三大信評機構對於個別經濟體之主權評等的關鍵因素,惠譽信評亞太區主權評等分析部門主管Sagarika Chandra26日在本報專訪中表示,「相信」台灣官方會繼續保持謹慎,政府擴大舉債會用累積的財政儲備,為額外的支出需求提供部分資金,並謹慎限制債務增加。
新《財劃法》下的明年度總預算結構,較往年大改變,歲入較歲出少1,727億元,差短數達12年來新高,須舉債4千億元。在此狀況下,頗受矚目的軍公教調薪案並未達陣,而總預算分配過度聚焦國防、增幅達2成也受關注。
行政院會21日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編列歲入2兆8623億,及歲出3兆350億,並同時拍板明年度軍公教不調薪,另未編列立法院通過的《警察人員人事條例》與《軍人待遇條例》提高退休警消所得替代率、加給增至3萬元,還將對此2案提釋憲。對此,國民黨團不滿揚言,不排除退回115年度總預算,要求重新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