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弧菌的搜尋結果,共45

  • 別再冤枉隔夜菜!這4種食物最危險 放一晚就該倒掉

    別再冤枉隔夜菜!這4種食物最危險 放一晚就該倒掉

    許多人一聽到「隔夜菜」就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等字眼,甚至將其視為「健康殺手」,但《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若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致癌,真正不能隔夜、放一晚就可能出問題的,其實是海鮮熟食、半熟雞蛋、涼拌木耳以及豆漿這4類食物,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

  • 吃秋蟹狂拉20次 婦休克陷命危 一家三口全倒下

    吃秋蟹狂拉20次 婦休克陷命危 一家三口全倒下

    秋天是吃螃蟹的季節,大陸浙江寧波一名65歲婦人,在食用自製生醃螃蟹後,引發食物中毒,不僅一天腹瀉超過20次,引發敗血性休克一度命危,同餐的丈夫與兒子也先後因腹痛就醫,檢查發現造成一家三口中毒的兇手是沙門氏菌,提醒螃蟹、貝類等水產品,都可能帶有沙門氏菌,加熱煮熟再吃才安全。

  • 被魚鰭割傷老船長不在意 「最兇猛細菌」入侵 慘變大小手

    被魚鰭割傷老船長不在意 「最兇猛細菌」入侵 慘變大小手

    日常生活中受到一些小傷,若不在意很有可能演變成要命的疾病!ICU醫師陳志金分享,曾有一名老船長的手被魚鰭割傷,眼看傷口僅不到1公分,他便不在意地用海水沖洗,沒想到海洋裡最兇猛的細菌「創傷弧菌」就這樣進入體內,幾小時內就休克送急診,肝腎功能更逐漸衰竭,最後雖然被救回一命,但傷口周邊的壞死組織全數被割除,兩隻手的大小有明顯的差異,難以再回到海上討生活。

  • 一家人拜完好兄弟 晚上全進醫院 供品少做1事惹禍

    一家人拜完好兄弟 晚上全進醫院 供品少做1事惹禍

    周六(6日)是中元普度,不過在祭拜好兄弟的同時,拜拜後的食物與供品,也務必注意保存與正確攝取。醫師鄭文琦指出,過往曾有一家人腸胃炎前來求診,原因正是吃下沒有冷藏、放置室溫過久的米粉,此外,中元節後也會有有血糖大幅提升的糖尿病患者、痛風急性發作的案例,正確食用供品也很重要。

  • 海洋無聲殺手!6歲童沙灘赤腳踩死魚感染創傷弧菌險截肢

    海洋無聲殺手!6歲童沙灘赤腳踩死魚感染創傷弧菌險截肢

    大陸福建廈門近日發生一起驚險事件。8月10日,王姓女子帶6歲兒子到沙灘遊玩,孩子在光腳奔跑時不慎踩到一條死魚。隔日,腳部劇烈疼痛,並伴隨高燒與嘔吐,病情惡化後被送醫,最終因感染嚴重而轉入加護病房(ICU)。

  • 暑假出遊趣 登山、海域險別忘

    暑假出遊趣 登山、海域險別忘

     台灣四面環海且山林群聚,海洋資源豐富、群山生態多元。適逢暑假期間到來,金管會提醒民眾,在「遊山玩水」時不要忘記謹慎評估透過保險移轉可能面臨的風險,確保自身的權益。

  • 夏日飲食危機多     颱風天衛生差   補充益生菌護健康

    夏日飲食危機多 颱風天衛生差 補充益生菌護健康

    近期熱帶低壓、颱風環流圍繞臺灣,中南部因接連豪大雨淹水,北部則是高溫濕熱,讓人食慾不振,也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稍有不慎,就可能病從口入。醫師提醒,應依個人需求選擇多吃蔬果、發酵食物或保健食品補充益生菌,有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 金管會提醒民眾探索山海秘境時 投保相關保險 以移轉風險

    臺灣四面環海且山林群聚,海洋資源豐富、群山生態多元。適逢暑假期間到來,金管會提醒民眾,在親近海洋、探索山林,徜徉山海之美的同時,能夠做好安全防護準備,並不忘審慎評估透過保險移轉可能面臨之風險,以確保自身權益。

  • 雙肩智慧AI驅動水產與畜產雙革新 開創亞太智慧農業新未來

    雙肩智慧AI驅動水產與畜產雙革新 開創亞太智慧農業新未來

    在氣候異常與糧食安全雙重壓力加劇的2025年,臺灣農業科技再度以創新實力吸引全球目光。雙肩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於6月11日至13日,參與第9屆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臺灣養殖漁業展與臺灣畜牧產業展——國內唯一串聯農、漁、畜三大產業鏈的國際展會。雙肩智慧於展中首度發表全球首創「水產AI養殖整合解決方案」與「母豬AI分娩照護解決方案」,正式為亞太智慧農業樹立技術雙標竿。

  • 過年拉肚子吃鳳梨罐頭止瀉 醫曝祖傳秘方:天然抗生素

    過年拉肚子吃鳳梨罐頭止瀉 醫曝祖傳秘方:天然抗生素

    多數醫院年節期間暫停門診,若萬一吃壞了肚子,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分享一個祖傳秘方,不妨吃鳳梨。他說,小時候他吃壞東西拉肚子時,吃了鳳梨罐頭後,腹瀉就停止,他本來不了解原因,近來醫學研究發現,鳳梨酵素可大幅減少細菌毒素,不只解便秘,還可治療細菌性的腹瀉,有如天然抗生素。

  • 「饗饗」食物中毒元兇疑生海鮮 醫示警:6族群絕對不能碰

    「饗饗」食物中毒元兇疑生海鮮 醫示警:6族群絕對不能碰

    高檔自助buffet餐廳「饗饗」驚傳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最新就醫人數已增加至19人,「饗饗」也遭北市衛生局勒令停業,部分出現不適的用餐民眾透露,都有吃過生蠔、生魚片等生食,對此,醫師表示,未煮熟的海鮮,可能帶有腸炎弧菌等病菌,最好少吃,而肝硬化、慢性肝炎、糖尿病、酗酒、長期使用類固醇及癌症患者,本身免疫力較差,建議完全不要碰。

  • 20多歲男猛嗑鮮蚵 連續狂噴30次 醫:腎衰竭了

    20多歲男猛嗑鮮蚵 連續狂噴30次 醫:腎衰竭了

    年末尾牙聚會多。肝膽胃腸科醫師葉秉威分享有位20多歲男子,與朋友去吃海鮮,一連吃了30多顆烤鮮蚵,回家幾個小時,狂拉肚子30多次,虛弱到站不住,送醫發現已併發急性腎衰竭與敗血性休克,住院1個多禮拜才轉危為安。

  • 黃鐙輝認「國中無照駕駛」闖大禍!僥倖跳海險截肢 結局超展開

    黃鐙輝認「國中無照駕駛」闖大禍!僥倖跳海險截肢 結局超展開

    黃鐙輝今(21)日出席伊甸基金會「無障礙生活節」公益活動,他現場矇眼體驗視障朋友的不便,直呼真的好不容易。他坦承自己在國中時期曾無照駕駛摩托車,最後撞斷腿,拿了2年的拐杖走路,身高也從170公分長到180公分,自嘲「打斷腳骨反而勇」,用自身經驗呼籲青少年「千萬別僥倖」。

  • 1病毒傳染力超強!醫生也逃不掉:一家四口全中獎

    1病毒傳染力超強!醫生也逃不掉:一家四口全中獎

    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近日指出,最近病毒性腸胃炎的病人非常多,傳染力強,連他一家四口都中獎了,一下子全家上吐下瀉,提醒大家務必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且食材要煮熟再吃,避免發生傳染。

  • 腹瀉創5年新高 預估10月才趨緩

    腹瀉創5年新高 預估10月才趨緩

     中秋後腹瀉疫情仍持續進行中!疾管署監測,全國腹瀉上周就診人次飆至14.7萬人,較前一周增5.7%,仍以諾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腸胃炎為主,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近4周通報123件腹瀉群聚,就診和群聚通報雙雙創下5年同期最高,預估高峰延續至10月初才有望下降。

  • 腹瀉疫情升溫!單周14.7萬人次就診 創5年同期新高

    腹瀉疫情升溫!單周14.7萬人次就診 創5年同期新高

    中秋後腹瀉威力不容小覷!疾管署監測,全國腹瀉上周就診人次14.7萬人,較前一周增5.7%,仍以諾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腸胃炎為主,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近4周通報123件腹瀉群聚,就診和群聚通報雙雙為五年同期新高,預估高峰延續至十月初才有望下降。

  • 上看15萬人次 中秋後2周 腹瀉攀高峰

    上看15萬人次 中秋後2周 腹瀉攀高峰

     中秋「烤肉季」後,全台上周腹瀉就診人次高達13.7萬,較前一周增3.3%,其中群聚通報事件,亦創下5年來同期最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每年腹瀉高峰都落在中秋節之後2周,腹瀉疫情仍會持續上升,預估10月初時,疫情高點將上看單周15萬人次,建議民眾注意食材安全和飲食衛生,落實飯前和如廁後洗手習慣。

  • 中秋後腹瀉攀高峰 羅一鈞估10月初上看15萬人次

    中秋後腹瀉攀高峰 羅一鈞估10月初上看15萬人次

    中秋「烤肉季」後,全台上周腹瀉就診人次高達13.7萬,較前一周再增3.3%,尤其群聚通報事件,再創下五年來同期最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每年腹瀉高峰都落在中秋節後2周,腹瀉疫情仍會持續上升,預估十月初時,疫情高點將上看單周15萬人次,建議民眾注意食材安全和飲食衛生,落實飯前和如廁後洗手習慣。

  • 疑吃蝸牛釀台東3死4命危 毒物專家嘆:又急又猛烈很少見

    疑吃蝸牛釀台東3死4命危 毒物專家嘆:又急又猛烈很少見

    位於台東縣金峰鄉昨(17日)晚有20人聚會,疑似因吃到含有蝸牛的小米粽,已陸續有10多人身體不適送醫,截至今日上午8點已釀3死4命危慘劇,長庚醫院毒物專家分析,一般蝸牛所含寄生蟲造成的感染很少如此急性且猛烈,推測可能有其他因素造成,還有待醫院進一步調查釐清。

  • 腹瀉就診 中秋後恐上看15萬人次

     下周就是中秋節,民眾多已準備好烤肉。但疾管署公布,上周國人腹瀉就診人次13萬472人次,創5年最高,以諾羅病毒為主,上半年以來累計47起「烤蚵」諾羅群聚。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中秋後疫情勢必再升一波,預估就診人次恐上看15萬人次,尤其諾羅出現新型別GII.17,主要侵襲成人,特別提醒中秋烤蚵務必烤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