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彈劾案的搜尋結果,共495筆
台灣高等高院法官陳勇松因解除「鮑魚大亨」鍾文智的科技監控,導致鍾在判刑定讞前棄保逃亡,重創司法威信。監察院20日表示,陳勇松辦理鍾文智的強制處分案件時,違反辦案程序及職務規定,情節重大,監院9日通過監委林郁容、葉宜津、高涌誠委員所提彈劾案,全案移送懲戒法院審理。
已退休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前局長施國隆,因將文資局與中華電信續約取得的48台平板電腦,拿13台轉贈給親友,遭監察院彈劾。這也是施國隆第二度被監察院彈劾,先前因採購案貪瀆,害國家損失1417萬元,2022年遭監院彈劾。懲戒法院判施國隆減少退休金20%。
前台灣高等法院庭長陳貽男,為了「把妹」,涉嫌冒用高院16股法官承審案件、或不實案件案號,輸入司法院網路系統偷查134筆個資,包括欲追求的同院女法官、女職員或房客、妻子主治醫師在內,事後陳退休並遭監察院彈劾、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決議將陳降2級改敘,陳日前被告發涉嫌偽造文書罪,台北地檢署因陳男認罪,17日給予緩起訴處分1年,命他須向公庫支付12萬元。
(21:50更新--法院駁回)南韓負責調查前總統尹錫悅等人因去年12月無預警戒嚴涉嫌觸犯內亂罪案件的獨立檢察組,24日以協助涉嫌內亂主謀等多項罪名向法院申請羈押76歲的前總理韓悳洙,聲押庭今(26日)下午在首爾召開,近3個半小時結束,據悉韓悳洙否認大多數指控。韓媒報導,法律攻防關鍵之一在於法官是否認定韓有主觀協助尹錫悅違法的意圖。當地時間深夜9時左右,法院以不存在滅證或潛逃問題為由宣布駁回。這項裁決恐令後續調查受阻。
這次被川普政府盯上的搜查對象,是外交政策鷹派人物波頓(John Bolton)。在眾多遭川普解雇的前幕僚中,他或許是批評川普「交易式治國」聲量最大的一位。
近幾周以來,川普政府先後指控三名政府官員在房貸文件裡虛假陳述、涉嫌房貸詐欺,並要求其中兩人辭職。這些官員大多是川普政治宿敵,或是川普另有所圖,令外界質疑這些指控帶有政治色彩、報復意味濃厚。
近幾周以來,川普政府指控三名政府官員在房貸文件裡虛假陳述、涉嫌房貸詐欺,並要求其中兩人辭職。這些官員大多是川普政治宿敵,或是川普另有所圖,令外界質疑這些指控帶有政治色彩、報復意味濃厚。
外交部資深外交官陳家彥疑似在2016年對女性下屬權勢性騷,女方隱忍8年,可能受到當時「MeToo」運動影響,才向外交部檢舉。監察院通過監委紀惠容、范巽綠、葉宜津所提彈劾案,監委指出,陳家彥利用公務上之權勢及機會,對乙女為具有性意味之行為,核其性騷擾行為不僅侵犯被害人人格尊嚴,並嚴重影響國家及外交人員之聲譽及形象,情節重大。
遭停職的新竹縣峨眉鄉長王增忠,因涉嫌利用辦理LED路燈採購案機會,護航廠商得標,牟取不法利益,建設課前課長魏宇祥則聽從王指示為不正評分,違反採購法令,監察院14日通過對兩人的彈劾案。目前兩人均離開原職位,峨眉鄉長去年12月12日由從縣府機要祕書退休的田昭容代理。
台北地院12日審理京華城案,為釐清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隨身碟工作簿excel檔案中記載「小沈1500」是不是賄款,傳喚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前柯市長辦公室主任謝明珠作證,柯聽完邱佩琳證詞後,痛罵北檢檢察官林俊言竟大剌剌地把鏡新聞、鏡週刊社長裴偉寫入筆錄,本案司法勾結媒體淪為政治打手,毫不避諱。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提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經過ㄧ整天證人詰問程序,柯文哲在法庭上站起來,面對審判長江俊彥說,京華城案可以討論,監察院提的只是檢討案、不是彈劾案「但我已一年沒見到陽光了」、「太陽已經一年沒有看見我了」,他問審判長「要不要繼續羈押我、請深思熟慮」,柯妻陳佩琪在旁聽席聽到掩面痛哭。
菲律賓最高法院25日宣布,由於彈劾程序違憲,將暫停針對副總統薩拉的彈劾程序,但不會免除薩拉的指控。《路透》指出,這對薩拉而言,可謂贏得重大的法律勝利。
與創制、複決相比,罷免制度是最少被使用的直接民主形式。之所以鮮少使用,是因為民主政治在設計任期時本身就是對於權力的一種限制,如果一位國會議員做不好,那就在下一屆的選舉中換掉他。不論是4年、5年、或是6年,民主政治的設計正是為了讓一位官員有充足的時間去發揮其能力,也讓民眾有充足的時間去檢視其施政。而罷免則會打破這樣的規則,形成憲政與制度上的不穩定,也會讓人民疲於奔命於頻繁的政治動員中,所以才不應該成為民主政治的常態,而是作為最後的手段來使用。事實上,世界上有許多民主國家也沒有罷免的制度。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7日)再度升級貿易戰,對14個國家祭出新一輪關稅,對日本與南韓等國的商品課徵25%關稅。日本與南韓週二(8日)表示將儘快與美國展開協商,希冀緩解普自8月起大幅調升關稅所帶來的衝擊,不過南韓正值總統彈劾案後政府交接期,難度更大。由於新關稅延至8月1日才生效,受影響國家正把握接下來三週的時間,積極遊說美方放寬措施。
由於目前監察院的功能不彰、形象低落而備受各界批評,乃有修憲廢除監察院之議。如果我們比較美國、中國大陸和台灣三地的實踐經驗,當可了解監察機關本應保護人民權益、限制政府專制、整飭貪腐無能、肅清政風官箴,唯有推動改革、強化職能才是正途所在!
由於目前監察院的功能不彰、形象低落而備受各界批評,乃有修憲廢除監察院之議。如果我們比較美國、中國大陸和台灣三地的實踐經驗,當可了解監察機關本應保護人民權益、限制政府專制、整飭貪腐無能、肅清政風官箴,唯有推動改革、強化職能才是正途所在!
近代分權理論起於洛克,在其《政府論》中主張立法權應與行政權分開,到了孟德斯鳩,進一步明確畫分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種權力。強調這三種權力必須分立且互相制衡,否則會導致暴政。
近代分權理論起於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在其《政府論》中主張立法權應與行政權分開。到了孟德斯鳩(Montesquieu,1689–1755)在其《法意》(De l’esprit des lois, 1748)一書中,進一步明確畫分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種權力。強調這三種權力必須分立且互相制衡,否則會導致暴政。
力暘光電「小二甲」弊案正由台南地院審理中,國民黨台南市議員蔡育輝16日指出,此案高達96.15%「土地使用同意書」都倒填日期或不符規定,市府卻沒有撤銷興辦計畫書,另有部分「小二甲」案場已與台電掛表併聯,要求全數撤照。市府回應相關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宜未審先判,未來如判決違法確定,將依法辦理,絕不寬貸。
國父孫中山設計五權憲法,出發點是一份超越西方的政治理想。他相信,要有效防止行政權擴張、杜絕任人唯親,便須在行政、立法、司法之外,增設「選才」與「監察」兩大獨立機關。這套制度誕生於百年前軍閥混戰時代,在歷史脈絡中有其價值。然而,現在的監察院早已喪失獨立性,淪為執政黨的附隨組織,一旦正當性耗盡,謝幕,就是它最體面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