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心臟超音波的搜尋結果,共78筆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神經外科近日成功為一名高齡 100 歲的李姓男性患者完成「急性硬腦膜下出血」緊急手術,這名百歲翁在家中不慎跌倒後,出現意識改變、頭痛及肢體無力等症狀,家屬緊急送醫,經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側顳頂葉有大量出血,並造成顱內結構中線偏移,情況相當危急,豐原醫院副院長張正一帶領跨科團隊,經過完整評估後,立即施行「開顱減壓合併血腫清除術」,並同步置入顱內壓監測器,以便術後即時監控顱內壓變化,手術過程順利,患者康復情況良好,已平安出院。
31歲網美謝侑芯曾是護理師,因亮麗的外型而被封為「護理系女神」,最近卻驚傳她因心臟病驟逝,震驚許多人。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年輕人易因壓力大、睡眠不足及無固定運動習慣,增加心因性猝死(SCD)風險,若有不時胸痛、心悸等症狀,務必加以留意。
長期長途駕駛、久坐、缺乏活動,加上肥胖、抽菸等生活習慣,都是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與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險因子,可能引起肺栓塞。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吳柏青醫師表示,當血栓或其他栓子進入肺部血管,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導致肺部血流受阻、氣體交換受限,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急性缺氧、心肺衰竭,嚴重者甚至喪命,因此肺動脈栓塞被稱為「沉默殺手」。
隨著人口老化及心血管疾病盛行,心衰竭已成重大健康挑戰。當心臟打不出足夠血液時,身體會逐漸出現缺氧、疲倦、水腫等症狀,就是「心臟衰竭」的警訊。國泰醫院醫師指出,心臟衰竭除了會感到累、喘,體重快速增加,也是警訊,及早察覺才能及早治療、控制。
台中市年僅20歲的阮姓女子,在產後4個月突然在家中昏倒,當場失去呼吸與心跳,所幸家人立即施行CPR並撥打119,緊急送往衛福部豐原醫院急診即時搶救,成功恢復心跳與意識,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具有遺傳性的「肥厚性心肌症」。豐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程建銘表示,該疾病雖常無徵兆,卻可能在運動、情緒波動或產後荷爾蒙變化時,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為預防再次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醫療團隊安排植入「體內去顫器」,目前病人已順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也能安心照顧新生兒。
國軍花蓮總醫院在國防部支持下,斥資8000萬元成立「心臟血管中心」,引進全新的「高階心血管手術整合系統」,並把診間及檢查所需器材搬進中心,提供一條龍式的照護,1日啟用後將補足國軍所有戰區醫院心血管重症醫療照護的最後一塊拼圖。
國軍花蓮總醫院在國防部支持下,耗資8000萬成立「心臟血管中心」,除引進全新的「高階心血管手術整合系統」,也把看診檢查所需的非侵入式器材搬運進中心,提供一條龍式的照護,今天啟用後將補足國軍所有戰區醫院最後一塊心血管重症醫療照護的拼圖。
彰化1名26歲妙齡女子平日並無喘或胸悶等症狀,但去年健檢時,經由X光片發現心臟較擴大,經檢查發現女子左心室射出分率只有39%,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裕峰表示,女子已符合心臟衰竭定義,追查後發現女子有甲狀腺家族病史,經按時服藥近10個月後,如今已痊癒。
台大兒童醫院是許多家長帶孩子就醫的標誌性醫院之一。台大兒醫醫師陳俊安今(14)日分享,台大兒醫三樓的生理檢查區,是全台灣兒童友善醫療的代表性地標,不過生理檢查區即將拆除,「總院高層指示要挪給成人科的醫療業務使用」,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台大婦產科名醫施景中也不捨感嘆,該處是「恐龍女孩」綺綺生前念念不忘的地方,「兒童是醫療弱勢,兒童醫院也是一樣,給付低不賺錢」,呼籲民眾前往拍照留念。
為慶祝台大醫院創院130周年,新竹台大分院於20日於竹北院區舉辦里鄰健康日,結合健康篩檢、親子體適能、主題衛教、在地市集與永續手作等多元內容,吸引超過近500名民眾熱情參與,展現醫院深耕社區、推動健康促進的行動力。
白宮週四宣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因雙腿腫脹接受檢查,診斷結果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肺高壓是一種高死亡率的心肺疾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導致延遲診斷,增加病人死亡風險。台北榮民總醫院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完成全球首款跨國、跨中心驗證的「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可在10分鐘內自動分析心電圖,將高風險患者陽性結果即時傳送給臨床醫師,協助安排進一步心臟超音波等相關檢查,有助提高存活率。
六旬婦人突發右側肢體癱軟,家人原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台中慈濟醫院醫療團隊執行一連串神經影像與心臟血管檢查後,意外找出真正元凶不是一般的血管性中風,而是一顆超過5公分、長在左心房的心臟黏液瘤。婦人接受微創開心手術,成功切除腫瘤,順利康復出院。
許多人都會定期健檢確認身體健康,不過某些健檢項目需要加價選購,讓不少人在荷包、身體健康苦惱如何找出平衡。一位自稱在健檢診所工作的女子近日分享,隨著年齡不同,建議加購的健檢項目也有所不同,正當壯年的20至30歲建議入門型即可,不過40歲以上族群則建議進行全方位健檢,「這時候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是提早預防重大疾病的關鍵時期」,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高雄1名24歲、童年時曾接受法洛氏四合症全矯正手術的年輕患者,2001年完成心臟矯正手術,20年後卻出現肺動脈瓣逆流逐步上升到63%情況,且1個月內體重暴增8公斤,下肢水腫、血氧狂掉;高雄榮總醫療團隊接獲此個案,隨即為患者安排肺動脈瓣更換手術與三尖瓣修補術,手術順利完成,病人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華新麗華公司捐贈輔大附設醫院250萬元,用於購置高階「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儀」,大幅提升輔醫在急診及重症照護上的診斷能量。
原於新竹市某醫院任職兒科的紀姓男醫師,2022年時以檢查為由,對1對母女性騷擾,經法院認定其因猥褻遭判刑7月、緩刑2年,但「未吊銷醫師執照」。近日這位母親在網路貼文爆料紀男仍在桃園市中壢區某醫院兒科看診,引起家長熱議,桃園市衛生局要求該醫院審慎觀察醫師工作情形。而該醫院14日表示,紀男「已主動請辭」。
48歲陳女士半年前就出現活動時胸悶、喘不過氣的症狀,數度差點昏倒被送醫,但她一直未將不適放在心上,直到今年3月做心臟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罹患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隨時可能猝死,因此緊急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治療。醫師指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多見於70歲以上病人,而先天性雙瓣主動脈瓣膜患者,在中年就容易出現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
高齡91歲的日本上皇明仁,因疑似有心肌缺血問題,於本月6日,住進東京大學附屬醫院接受精密檢查,今天他結束心臟檢查出院。宮內廳表示,明仁上皇確診為無症狀心肌缺血。
馬偕紀念醫院醫療團一行11人於4月13至27日五度挺進烏克蘭,為烏克蘭利維夫(Lviv)等七個城市共計500名當地居民義診,服務項目包括心臟內科、小兒心臟科、牙科、口腔外科、傳統醫學服務等,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中醫部醫師以針灸、雷射針灸、拔罐、貼布、刮痧、按摩等為民眾義診,現場也有民眾用烏克蘭語夾雜著「Taiwan! Taiwan!」,「Taiwan! Thank you!」等語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