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憲法審查的搜尋結果,共134

  • 海納百川》司法不容「一念之間」的差別正義(葉政龍)

    海納百川》司法不容「一念之間」的差別正義(葉政龍)

    近年來立法院助理費案頻傳,藍綠白三黨皆有人因此陷入司法困境,以致民代「聞助理費色變」,不乏有修法的呼聲,特別是在高等法院就立法院助理費制度聲請憲法法庭法規範憲法審查後。

  • 民主潰堤的警訊與解方

    民主潰堤的警訊與解方

     民主政治的根本在於「權力分立與制衡」。然而近年行政權獨大、總統壟斷人事,立法院監督淪為形式,司法機關長期陷於政治干預,而預算審議延宕、特別預算濫編、稅式支出黑箱化,皆顯示財政紀律的崩解。地方政府在中央補助的綁架下失去自治,政黨之間則陷入互鬥而非合作。

  • 海納百川》民主潰堤的警訊與解方(林騰鷂)

    海納百川》民主潰堤的警訊與解方(林騰鷂)

    近年來,台灣民主政治的表象熱鬧非凡,九合一選舉頻繁、政黨林立、媒體喧騰,但制度的實質運作卻已出現潰堤徵兆。從國會到行政、從預算到司法,權力監督機制形同虛設,政黨輪替未能帶來治理革新,反而形成新的「權力壟斷結構」。民主的外殼還在,靈魂卻日益乾涸!

  • 大法官陷困境!8人難成判決 呂太郎批立法阻礙釋憲

    大法官陷困境!8人難成判決 呂太郎批立法阻礙釋憲

    立法院民進黨團柯建銘總召、黨團幹事長吳思瑤等51立委,及行政院、監察院認為2025年總預算違憲,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已受理,但因目前8大法官無法作成違憲判決,呂太郎大法官19日借由一起偽造有價證券釋憲案的不受理裁定,提出不同意見書,批評立法機關可以透過制定或修正不符合憲法的憲訴法,封鎖或阻礙大法官職權的行使,掏空大法官的憲法解釋權,擺脫憲法對立法院議決的一切法律案(含預算案)的控 制,使憲法的最高法位階性落空,立法院通過的法律反居於實質上最高法位階的嚴重後果。

  • 憲法法庭受理總預算案釋憲 立法院成立39人修憲委員會

    憲法法庭受理總預算案釋憲 立法院成立39人修憲委員會

     民進黨51位立委及行政院分別就202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聲請釋憲,憲法法庭8日公布已評決受理,另先前綠委針對《憲法訴訟法》部分條文,及監察院因被刪減今年度預算部分提釋憲,也都經現有8位大法官過半數同意受理,加上這兩案,目前已有4件高度政治性的釋憲案獲憲法法庭受理。

  • 憲法法庭受理總預算案   政院盼進行實質審理

    憲法法庭受理總預算案 政院盼進行實質審理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21日公布「中華民國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後,民進黨立院黨團及行政院分別向司法院憲法法庭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憲法法庭今(8日)評決受理這2件聲請案。對此,行政院感謝憲法法庭在程序受理本案,也期盼憲法法庭能夠早日恢復正常運作,就本案進行實質審理。

  • 司法院槓上立院法制局長   「大法官解釋」相當於憲法位階

    司法院槓上立院法制局長 「大法官解釋」相當於憲法位階

    立法院法制局近日公布由局長郭明政領銜的「重複立法作為憲政對話-論國會立法權與司法違憲審查的界限」報告,認為憲法法庭判決及大法官解釋之效力不能等同憲法,無法限制未來國會立法形成自由,司法院8日發布聲明稿表示「大法官所為之憲法解釋或裁判,具有相當於憲法位階之效力」

  • 綠營立委與政院分別提總預算案釋憲  憲法法庭2案都受理

    綠營立委與政院分別提總預算案釋憲 憲法法庭2案都受理

    立法院民進黨團柯建銘總召、黨團幹事長吳思瑤等51立委認為2025年總預算違憲,難以確定刪減數額,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要求行政院自行調整減列預算,違反憲法權力分立原則,聲請釋憲,行政院也針對總預算案聲請釋憲,憲法法庭8月6日評決受理兩件聲請案。

  • 藉釋憲案 轟憲訴法修法 司法院長批 大法官權力被架空

    藉釋憲案 轟憲訴法修法 司法院長批 大法官權力被架空

     憲法法庭日前對1件請求給付延遲利息事件聲請法規範及裁判憲法審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但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等3位大法官卻在裁定意見書內,夾帶意見批評不能容任立法院藉違憲的《憲法訴訟法》,架空大法官憲法審查職權,進而摧毀憲法上的權力分立架構。

  • 《憲訴法》修法!未滿10大法官無法評議  司法院代理院長怒批「違憲」

    《憲訴法》修法!未滿10大法官無法評議 司法院代理院長怒批「違憲」

    憲法法庭7月30日對一件請求給付延遲利息事件,聲請法規範及裁判憲法審查,裁定不受理,但陳忠五大法官提出、謝銘洋及尤伯祥大法官加入,提出協同意見書,怒批不能容任立法院藉違憲之憲訴法架空大法官之憲法審查職權,進而摧毀憲法上之權力分立架構。

  • 前大法官湯德宗指7名大法官未遞補 憲法法庭審查庭「不受理」

    前大法官湯德宗指7名大法官未遞補 憲法法庭審查庭「不受理」

    2011年從中央研究院退休並擔任司法院大法官的湯德宗,2019年卸任大法官,但他因為年金改革案提行政訴訟敗訴確定後,聲請裁判憲法審查,但呂太郎等3大法官一致決裁定不受理,湯提抗告主張,7名大法官未能及時遞補,未達法定出席人數,不能行使包含以審查庭作成不受理決議之各項職權,但遭尤伯祥等3大法官一致決不受理。

  • 曾捐款給廢死聯盟  立場遭質疑  蘇素娥:我判過死刑

    曾捐款給廢死聯盟 立場遭質疑 蘇素娥:我判過死刑

    立法院9日審查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在會中連番質詢,聚焦廢死立場與死刑適用問題,質疑蘇曾捐款給廢死聯盟,立場曖昧。蘇素娥則回應,廢死不應非黑即白,「我也有判過死刑」,認為法官應本於法律與證據做出判決。

  • 監察院提釋憲批「假刪預算之名,行修憲廢院之實」   大法官受理了

    監察院提釋憲批「假刪預算之名,行修憲廢院之實」 大法官受理了

    監察院認為預算遭立法院大幅刪減,業務費遭刪逾96%,嚴重影響機關運作,到司法院遞狀時拿出寫著標語的釋憲聲請書,上面寫著「反對刪減預算之名,行修憲廢院之實」,憲法法庭28日經大法官過半數同意受理。

  • 財劃法、總預算案聲請釋憲  民進黨團赴憲法法庭遞件

    財劃法、總預算案聲請釋憲 民進黨團赴憲法法庭遞件

    民進黨團今(15)日舉辦記者會,宣布對「114年度總預算案」及《財劃法》向司法院大法官聲請釋憲,記者會後也赴憲法法庭遞件;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藍白永遠站在《憲法》的對立面,視憲法於無物,在釋憲路上絕對是大成功;針對總預算釋憲問題,柯建銘認為,總預算是「措施性法律」,若宣判違憲,就應照總預算原編列情形,所有錢照用,應可做這樣解釋。

  • 勒索麥當勞 7060萬   新北消防夫妻檔判刑確定  聲請釋憲遭不受理

    勒索麥當勞 7060萬 新北消防夫妻檔判刑確定 聲請釋憲遭不受理

    2017年擔任新北市消防局火災預防科隊員的蔡一郎、黃櫻惠夫妻,因5歲兒子在土城麥當勞裕民店玩耍時跌斷手,醫藥費只要6703元,卻向麥當勞恫嚇要檢舉消防設施不合格,索賠天價7060萬元,最高法院依藉勢藉端勒索財物未遂罪,將蔡、黃分別判刑6年6月及5年2月確定,夫妻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憲法法庭審查庭不受理。

  • 3囚想逃死 求特赦、釋憲都碰壁

    3囚想逃死 求特赦、釋憲都碰壁

     沈文賓、彭建源、李德榮3名死刑犯提起行政訴訟,請求總統依據國際人權2公約核准特赦或減刑。行政法院認為,赦免或減刑權是憲法賦予總統專屬的特權,行政法院並無審判權,裁定駁回確定;3人也聲請釋憲,上月遭裁定不受理。

  • 綠營對選罷法提釋憲 藍營:快補提名大法官人選

    綠營對選罷法提釋憲 藍營:快補提名大法官人選

    總統府18日公布「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條文,新法今日正式生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認為條文違憲,今天上午前往憲法法庭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國民黨團下午隨即開記者會批民進黨長期將大法官當作後花園、小廚房、禁衛軍,會提出釋憲完全不令人意外。

  • 高虹安將在政壇復活?沈富雄看高院1動作:有想像的空間

    高虹安將在政壇復活?沈富雄看高院1動作:有想像的空間

    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控2020年立委任內,浮報助理酬金、加班費詐領公款,一審依《貪污治罪條例》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等罪判刑7年4月,二審法官1月2日聲請釋憲並裁定停止審理,憲法法庭大法官呂太郎及蔡宗珍、朱富美2月8日認為,高院法官難謂已提出客觀上形成系爭確信規定違憲之具體理由,裁定不受理。對此,前立委沈富雄9日就表示,「我覺得本來高院替高虹安申請釋憲,可以給大家很多的想像空間,也許高虹安可以因為這樣,從政壇復活」,引發討論。

  • 高虹安案停審釋憲 憲法法庭不受理

    高虹安案停審釋憲 憲法法庭不受理

     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控2020年立委任內詐領公款,一審判刑7年4月,二審1月2日裁定停止審理聲請釋憲後,憲法法庭由呂太郎等3大法官組成審查庭審理後,7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這也是《憲法訴訟法》上路3年來,首次承審法官聲請釋憲案,1個月就火速被大法官封殺、退回重啟審理的案例。

  • 高虹安涉貪高院聲請釋憲   3名大法官火速封殺「理由曝光」

    高虹安涉貪高院聲請釋憲 3名大法官火速封殺「理由曝光」

    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控2020年立委任內,浮報助理酬金、加班費詐領公款,一審依《貪汙治罪條例》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等罪判刑7年4月,二審法官1月2日聲請釋憲並裁定停止審理,憲法法庭大法官呂太及蔡宗珍、朱富美2月8日認為高院法官難謂已提出客觀上形成確信系爭規定違憲之具體理由,裁定不受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