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應對氣候變遷的搜尋結果,共277筆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將於10日在巴西城市貝倫(Belem)登場!今年適逢《巴黎氣候協定》簽署十周年,但全球氣溫持續攀升、氣候融資審查日益嚴格,加上各國在能源轉型上存在重大分歧,凸顯本次會議在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的浪潮下,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與推動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政府與企業的共同目標,長期投入ESG創新解決方案的奇裕集團,觀察到在台電電價不斷上漲、太陽能躉購費率卻調降的市場環境下,唯有同時兼顧「節能、創能、儲能」,才能打造真正有效的淨零策略。
為積極應對氣候變遷風險、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目標,金管會2024年10月發布「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並在推動將滿1周年之際公布八大成果亮點,並表示期望於2030年綠色投融資規模達新臺幣6兆元,積極推動金融資源支持產業低碳轉型。
為積極應對氣候變遷風險,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金管會2024年10月發布「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將滿周年,金管會21日公布政策亮點,提出於2030年綠色投融資規模達6兆元的新目標。截至8月底,綠色投融資合計達4兆6,838億元,已達2030年目標的78%。
農業部今(16)日表示,考選部已於15日下午2時榜示「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植物診療師考試」首次考試結果,本次考試吸引全國具植物醫學(保護)、植物病理、昆蟲、農藝、園藝等相關背景考生計1253名報考、1159名到考,共643名考試及格,未來植物診療師可協助解決氣候變遷作物生長問題,強化農業韌性及確保糧食安全。
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於10月8日揭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系詹姆斯、內爾蒂崔特講座教授、奧馬爾.亞基(Omar M. Yaghi)名列3位得主之一。亞基教授於今年4月甫獲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首屆「宋恭源永續化學獎」(IUPAC Soong Prize for Sustainable Chemistry)肯定,並於7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IUPAC世界化學大會上親自出席領獎,未來2年內並將於台灣大學發表公開演講。
國立金門大學執行教育部「USR實踐計畫」,日前由國際暨大陸事務系於金門海水淡化廠會議中心舉行「金門水資源志工培訓與社區生活研習營」,邀請社區守望隊員、國高中及大學學子熱情參與,提升地區民眾對節約水資源、瞭解金門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建立省水、節水的好習慣。
印度台灣形象展本周登場,其中綠色永續Green Innovations方面,印度在綠色永續發展方面已經採取了多項重要措施。我商可掌握印度可再生能源市場發展優勢,加強拓銷適合銷售的再生能源相關產品、電動車、儲能/電池產品等。而台達電深耕印度已經22年,展區展出大容量電動車電池設計的快速且同步充電系統,瞄準印度電動巴士需求,台達電印度區總裁林正彬表示,在印度,預估兩輪跟三輪的EV進展,可望將快於四輪,台達電也將做出更多投入。
近日國際金融公司 (IFC) 與世界銀行聯合發布的《永續稻米市場洞察報告》指出,全球稻米產業所產生的大量農業用水、溫室氣體排放及過度開發土地面積,正對環境永續構成威脅,引發國際密切關注。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攜手信義房屋與台新新光金控,近日在台中共同舉辦中區地方創生企業媒合會,邀請中部地區12組地創團隊與在地企業齊聚一堂,進行深度交流與永續合作對接。從導入AI智慧養殖的「台灣鯛」到推動森林循環再利用的「REWOOD」,活動現場故事精彩、氣氛熱絡,展現地創與企業ESG策略融合的多元可能。
當Zohran Mamdani在2021年成為首位南亞後裔且有穆斯林信仰的紐約州議會議員時,沒有人預料到他會成為全國矚目的政治人物。然而,在今年6月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中,他卻脫穎而出,打敗了前州長Andrew Cuomo,贏得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目前在11月紐約市長選舉的候選人中,他的民調遙遙領先。
當Zohran Mamdani在2021年成爲首位南亞後裔且有穆斯林信仰的紐約州議會議員時,沒有人預料到他會成為全國矚目的政治人物。然而,在今年6月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中,他卻脫穎而出,打敗了前州長Andrew Cuomo,贏得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他在目前所有想要在11月選市長的候選人中,民調是遙遙領先。然而這樣一位深得民心的候選人,卻受到了民主黨建制派的極力阻止及封殺。民主黨參眾兩院兩院的領袖,Sen. Chuck Schumer和Rep. Hakeem Jeffries及大部分的國會議員們在初選時都是支持Andrew Cuomo的。建制派中,支持Mamdani佔少數,比較有名的有Sen. Bernie Sanders,Sen. Elizabeth Warren,及Rep. Alexandria Ocasio-Cortez(AOC)等。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本年度以「草匯藍碳、藻護健康」為主題,參加「2025台灣國際漁業科技展」,藉以介紹水試所在海草復育及碳匯、繁養殖技術、高效省工移植技術、模組化種植材料及農機具,以及藻類繁養殖技術、新穎加值應用、海藻添加飼料用以減少家畜溫室氣體排放的科研成果展示及推廣宣導。
新聞提要■歐洲多國遭逢熱浪與乾旱,引發嚴重野火災情,造成人員傷亡與大規模撤離。專家警告,全球暖化讓野火成為南歐夏季新常態。
美國運輸部29日宣布,將終止或撤銷12項離岸風電建設案共6.79億美元(約207.6億元台幣)補助,更稱會將這些資金用來振興航運、升級港口。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表示,拜登政府時期授予的這些獎勵是對資金的浪費,更稱「這些資金原本可以用於振興美國的航運業」。
近年來氣候變遷對基礎設施、保險業、農漁產業帶來不可逆的衝擊,因此投資人開始重視企業的減碳策略與氣候韌性,並透過永續ETF等工具參與長期趨勢。富邦投信表示,台股ETF市場快速成長下,投資人焦點正從單一收益轉向兼顧總報酬與永續布局。
中華電信榮獲英國《金融時報》「2025亞太氣候領袖」殊榮,除了名列台灣電信業第1名、亞太區電信業第3名,更在超過1500家受評的亞太企業中位居Top 6%,憑藉著2018年至2023年間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大幅下降、在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量、CDP氣候變遷問卷評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等碳資訊揭露項目之優異表現,獲得評審高度肯定。
於北京舉行的中歐領導人峰會,在俄烏戰爭及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大背景下,圍繞經貿摩擦、全球治理、地緣政治等議題,雙方各有堅持,會議呈現前所未有的緊繃。中歐關係是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重要變數,特別是走在十字路口的歐盟,如何處理好與中美兩大國之間的關係,更是決定歐盟在未來世界地位的重大選擇。
於北京舉行的中歐領導人峰會,在俄烏戰爭及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大背景下,圍繞經貿摩擦、全球治理、地緣政治等議題,雙方各有堅持,會議呈現前所未有的緊繃。中歐關係是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重要變數,特別是走在十字路口的歐盟,如何處理好與中美兩大國之間的關係,更是決定歐盟在未來世界地位的重大選擇。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顏宏融,率領代表團一行4人,16日遠赴澳洲西雪梨大學,進行國際學術交流訪問兩天,並與對方的國立輔助醫學研究院,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涵蓋聯合研究、師資互訪、學生交流,及國際課程推動等多面向,象徵雙方在中醫藥與輔助醫學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