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成颱機率的搜尋結果,共36筆
大雨下不停!中央氣象署針對北、東6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今(23)日宜蘭縣、新北市地區及臺北市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臺北、基隆、桃園及花蓮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
今天水氣增多,東半部及屏東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雲量增多,午後桃園以南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大雨機率。熱帶低壓TD20今將通過菲律賓呂宋島陸地,預估明(18日)進入巴士海峽後增強為米塔颱風;此外菲律賓東方海面還有另一熱帶擾動發展,明有機會增強為熱帶低壓,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該系統生成樺加沙颱風的機率高達90%,由於強度較強,對台威脅不可小覷。
今天仍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晴到多雲,高溫達37、38度,午後南部地區及桃園以南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明(17日)起至周六(20日)水氣增多,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局部降雨,午後雨區擴大至平地。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菲律賓東方海面有一熱帶擾動發展,生成颱風機率上升至70%,若成颱將是今年第17號颱風「米塔」,歐洲模式模擬向巴士海峽前進;美國模式則預測通過台灣,應持續觀察。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15日)太平洋高壓勢力較強,各地呈現晴到多雲的天氣,花、東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要注意短暫雷陣雨;溫度方面,東半部高溫約33度,其餘各地恐出現37、38度高溫,氣象署已針對雙北等8縣市發布高溫資訊,提醒民眾減少非必要外出,注意防曬、小心中暑,室內也要保持涼爽通風。
今天(14日)太平洋高壓威力偏強,各地天氣晴朗、穩定,部分縣市高溫恐飆38度,氣象署已針對雙北等7縣市發布高溫資訊;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熱帶擾動未來幾天進入南海,外圍水氣逐漸影響台灣,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的機率約60%,平地有可能發生大雷雨,但大氣環境不利於其成颱,最高機率僅20%左右,加上向海南島方向前進,對台灣不會造成直接影響。
今、明(2、3日)兩天南方水氣稍增,各地白天多雲到晴,偶有零星飄雨機率,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西半部地區及東半部山區有雷陣雨,要留意局部大雨或大雷雨。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琉球東方的熱帶擾動目前成颱機率約40%,在日本大迴轉後機率將提高至60%以上,若生成將是今年第15號颱風琵琶。
氣象署表示,今天(1日)台灣周邊水氣偏多,清晨西半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各地呈現多雲到晴的天氣,基隆北海岸、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環境條件有利午後對流發展,西半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31日)各地多雲到晴,東南部、恆春半島及中南部清晨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桃園以南及各地山區有局部雷陣雨,對流發展旺盛時恐出現較大雨勢,午後外出須注意天氣變化。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本周台灣東方遠海有熱帶系統活動,成颱機率約50%,路徑偏北,預測將通過琉球附近後大迴轉,朝東北方向影響日本,但仍需持續觀察模式變化。
今天各地晴朗炎熱,高溫約35至37度,北台灣可達38度;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桃園以南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對流發展旺盛時要留意大雨。周日至下周二(31日至9月2日)水氣增多,東半部及屏東有短暫降雨,午後雨區擴大至平地。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南海的熱帶低壓緩慢發展,明天生成颱風的機率略增升至60%,對台灣沒有影響;下周還有其他熱帶系統在台灣東方遠海活動。
今天各地大致多雲到晴,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對流發展旺盛,需留意大雷雨伴隨強風、瞬間強降雨或冰雹,類似的天氣持續至周六(30日)。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醞釀,周四、五(28、29日)有機會生成颱風,對台灣沒有威脅;下周還有其他熱帶系統在台灣東南方海面活動,目前西北太平洋仍處颱風好發期。
近期熱帶擾動活躍,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目前菲律賓東方已有熱帶擾動93W發展,不過後續增強機會不大,對台灣沒有影響,另在周四(28日)前後,菲律賓西方外海也可能生成新的擾動,雖然多數模式研判對台灣影響有限,但南部地區環境水氣會變多。
由於高層冷心低壓抵達,明(20)日上半天各地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西半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大雨,西半部高溫可達34、35度,尤其台北市及屏東縣有局部36度左右或以上高溫。氣象署表示,目前位於台北東北東方海面的熱帶低壓TD15,原本預估最快今日生成颱風「玲玲」,不過目前成颱機率降低,未來將會北上,對台灣沒有影響,另外本周南海至菲律賓東方海面低壓帶可能有熱帶系統發展,仍待觀察。
今天南方雲系北移,東南部、恆春半島及北部沿海有陣雨,午後新竹以南及山區有雷陣雨,中南部局部大雨或豪雨;周一、二(18、19日)水氣增多,台東、屏東有陣雨或雷雨,午後各地對流旺盛、雨勢明顯。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明起至周三午後對流強,須防短時強降雨,南海及台灣東南方各有一個熱帶擾動,其中南海系統發展緩慢、成颱機率低,模擬路徑多往西北通過海南島;至於東南方的擾動同樣發展緩慢,將偏北遠離,兩者對台灣皆無影響。
今、明(15、16日)兩天各地晴時多雲,東半部及恆春半島偶有局部短暫雨,午後山區易有雷陣雨。氣象粉專表示,南海季風低壓醞釀中,周末期間逐漸北上,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菲律賓東方也有低壓擾動發展,下周一(18日)通過台灣東部外海,轉向日本琉球,生成颱風機率低。不過台灣正好位於2個低壓之間,下周天氣不穩定,南部三不五時有雷陣雨,其他地區午後降雨也會增加。
今天各地多雲到晴,午後雷陣雨從山區擴展至西半部,中南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易有大雨,中南部山區留意短延時豪雨。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關島附近將有颱風發展,且向台灣方向逼近,侵擾台灣機率逐日提高,下周五(7月4日)達50%,威脅加大;此外南海也有熱帶擾動發展,成颱機率較低,即使生成颱風也不影響台灣。
中央氣象署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明(12)日北部海面、東半部海面及巴士海峽易有8至10級強陣風。氣象粉專指出,熱帶性低氣壓94W很爭氣地「自立門戶」,但要成颱機率仍舊渺茫,但將對台灣帶來明顯降雨。
今年首颱蝴蝶今天上午生成,未來往西北登陸大陸廣東一帶,但不只蝴蝶,「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菲律賓東方的熱帶擾動94W預計明天下午至夜間接近台東或花蓮近海,登陸台灣,有機會在登陸前成為熱帶低壓,成颱機率低,但就像顆水球直接砸台灣,周五至周日全台天氣不穩定。
迎接5月梅雨季,今年首颱也可能成形?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分享歐洲模式預測,指目前菲律賓東南方出現熱帶擾動,有機會增強為熱帶低壓,甚至是今年首颱。
明天(21日)下午之後水氣增多,各地降雨機率增加,且對流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晚起基隆北海岸、南部及東南部地區有豪雨發生的機率。另今天下午2點有熱帶低氣壓生成,氣象署估成颱機率不高,但預測路徑經過台灣北部海面,下周日(22日)全台降雨機會增加,從氣象署公布的最新雨勢圖也可以看到,22日北部跟南部雨量偏多。
明天(21日)起受低壓帶影響,各地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氣象粉專表示,位於台灣東南方的熱帶擾動90W,日本氣象廳已升格為熱帶低壓,從雲圖上可見雨帶範圍相當廣泛,明天就會抵達台灣附近,是否生成颱風應密切注意,「看起來有點拚」;不過明天起全台多雨,尤其周日、下周一(22、23日)是高峰期,雷雨帶容易隨機發展、打游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