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資方法的搜尋結果,共80筆
在競爭激烈的投資市場中,能以實戰績效脫穎而出,往往是對分析師專業最直接的驗證。統一投顧分析師陳立委,便是《工商時報》舉辦的逐洞賽中的常勝軍,並以大幅領先的表現引起市場關注。他不僅善於運用統一投顧的研究資源進行基本面分析,更憑藉量化投資的建模與程式應用,讓研究成果兼具效率與精準度,展現出結合專業分析與科技工具的獨特優勢。
中國信託證券秉持誠信及創新理念,致力提供客戶友善且值得信賴的服務,榮獲金管會「2025年度公平待客原則評核結果」排名前25%的亮眼成績,第四度獲評績優證券商殊榮。中國信託證券表示,這份肯定不僅顯示公司落實公平待客的成果深獲主管機關認可,更體現了中國信託證券在不斷優化數位金融服務的同時,致力提升客戶體驗的服務精神。
2025年新興市場強勢反彈,指數創下歷史新高,這是自2021年2月以來首次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來美元計價新興市場指數漲幅達26%,超越SP 500的13%,主要受到南韓股市與拉丁美洲股市漲逾四成,以及陸港股表現優異所貢獻。其中,南韓股市受半導體景氣循環與政策改革帶動。
據統計,國人平均實際退休年齡約為61至64歲,理想平均退休年齡則是56 歲,退休是人生中另一段全新旅程開始,對於準退休族群來說,財務安全是最優先考量,退休準備一定要提早,且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採用不同儲蓄與投資方法,以有效累積資產。
今年人來資訊科技企業獲利成長率稱冠,成為帶領全球股市多頭的領頭羊,投信法人預估,受惠AI高速發展,明年獲利成長率仍居前段班,將支持較高評價,使資訊科技股票基金多頭行情有望延續,若遇市場震盪回檔,建議分批或透過定時定額等投資方法布局。
AI新星輩出接替美股科技七雄引領市場多頭,包括博通、甲骨文、Palantir等標的成為投資市場新寵,國內投信發行的科技基金提早看準科技新趨勢,紛紛將其納入主要持股,帶動績效表現亮眼。
上半年中國大陸市場結構性復甦,尤其AI、半導體及新型科技供應鏈等,科技趨勢成為市場熱點;從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到AI 應用、CPO(共同封裝光學)、IDC液冷散熱等趨勢持續成為話題,投信法人持續看好未來大陸股市。
關稅議題淡化、市場風險情緒回升,小資族進場意願大增!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資料,截至8月底為止,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整體定時定額扣款金額來到11.9億元,為今年5月以來新高。其中,加碼首選是行情鹹魚翻身的大中華基金以及強勢科技題材。
科技股引領陸港股估值提升、主要指數創波段新高,並帶動大中華基金今年來平均報酬逾2成,成為表現最亮眼的海外基金市場,大陸A股基金以17%緊追在後。投信法人表示,AI引領美、台股多頭,DeepSeek崛起亦帶動陸港股翻多,並催化相關軟硬體產業鏈股票估值提升,預期隨AI蓬勃發展、國產自主化利多帶動下,仍看好相關題材後市表現機會,成為布局大中華股市題材亮點。
近一季全球股市屢創新高,除了推升基金績效及規模表現,也帶動定時定額投資熱度,根據投顧公會最新統計顯示至8月底止,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整體定時定額扣款金額來到11.9億元,為今年5月以來新高,其中小資族加碼青睞的標的主要為科技與大中華基金。
近一季全球股市驚驚漲新高行情,推升境內基金規模站穩10兆元大關再創新高,從最新規模統計顯示,台股組合、國內外平衡型基金上月類型規模成長幅度達兩位數躍居前三名,優於整體境內基金表現。
國泰金控秉持「誠信、當責、創新」的核心價值,以客戶為中心做為經營理念,將永續ESG納入公司治理及客戶服務,更以數位、數據、技術推動集團轉型積極擴大金融服務場景。3日從國內45家上市上櫃及興櫃金融機構脫穎而出,在基本面、市場面、永續面、外資持股變化排名等四大面向表現優異,榮獲「2025外資精選台灣金融10強」之第一名殊榮,彰顯外國機構投資人對公司的信心,提升國泰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日本一位消防員透過股票投資累積了高達8億日圓(約新台幣1.69億元)的豐厚資產。他選擇在49歲提早退休,全心投入股票交易,至今已經過了13個年頭。
陸港股市鹹魚翻身,帶動大中華基金及A股ETF近一季績效。統計顯示,包括元大大中華TMT、復華華人世紀、統一大中華中小、宏利精選中華、統一強漢、國泰中國新興戰略等大中華基金,以及復華中國5G(00877)近3個月報酬率皆逾一成,報酬,表現相對亮眼。
復華投信總經理張偉智表示,金管會力推的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可在勞退、勞保之外,提供國人更多元且便利的投資工具,提前為退休準備做好準備,另一方面也能活絡國內資本市場並挹注投信業發展共創雙贏。TISA借鏡日本經驗,並透過較低門檻、長期投資方式累積退休資產,復華投信同步響應政策,規劃數檔熱門基金,上架TISA級別。此外,鑑於低利率、高波動的金融環境,避免投資人追高殺低、短線操作,影響退休理財成效,也著手提供投資人簡單、有效的基金投資工具及方法,解決國人退休理財痛點。張偉智指出,台灣正走向「三高一低」的趨勢,也就是高齡化、高房價、高物價、低利率,由於勞保基金缺口持續擴大,財務危機尚未解除,勞退部分因勞工自提比例不到2成,若只靠雇主6%強制提撥,恐無法滿足後續所需,讓退休生活浮現隱憂,因此如何提升個人理財投資效率就相對更為重要。早在2000年6月,復華投信就領先業界推出「複合投資法」,也就是以系統化進行基金養基金,開創母子基金投資模式之先河。其原理主要結合單筆申購做為母基金,再每月定時定額提撥金額至子基金投資,搭配「自動停利」機制產生的循環效果,投資方式類似鮭魚洄游,資金在母基金(風險收益等級RR1~RR3,屬保守或穩健型)與子基金(RR4~RR5,屬積極型)間靈活配置,追求穩健與成長兼顧。
隨著6月股東會落幕,上市櫃公司最新的配息政策底定,市場也進入年度「除權息旺季」。根據證交所統計 ,國內上市企業去(2024)年度累計營業收入已逾新台幣40兆元,創下近十年新高,優異的獲利表現也激勵企業股息發放。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對各國徵收的最新關稅稅率,首波清單包含日韓等14個國家,不過並未包含台灣,再度為投資市場帶來不確定因素。Mamp;G英卓投資管理固定收益共同投資長暨Mamp;G收益優化基金聯席基金經理人Stefan Isaacs 10日於「Mamp;G x富盛2025年下半年固定收益市場展望記者會」中指出,預估美國今、明年會降息6次,在此環境下「中天期投資級債」較看好,另外,殖利率較高的新興市場債券也可布局。
美國關稅暫緩90天限期將至,全球關注美國的一舉一動,川普表示在美國時間7日向全球多個國家寄出信函,告知該國的關稅稅率;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在昨日表示,若台灣沒能順利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屆時關稅稅率將回到4月初水準,並在8月開徵。上週五(4日)大盤以22,547點作收,相較前日(3日)跌約165點;而今早大盤開盤則持續跌逾百點,盤中出現震盪後最終收盤22,428點。
7月5日一到,財運風向開始轉變,小孟老師在臉書預告,有3個生肖將迎來20天的財氣爆發期,正財回升、投資有望,連荷包都感受到明顯變化,不論是轉換理財策略、啟動新投資,還是學習專業知識,他們都能在這波黃金期獲得實質回報。
2025年台灣永續投資獎20日揭曉,國泰金控暨子公司勇奪八項大獎,不僅囊括金控、銀行、證券等組共四項「機構影響力獎-典範」獎;在「個案影響力」獎項部分,國泰證券、國泰期貨等公司,共獲得「企業議合」一金一銅、「ESG創新」二銀獎,國泰金控長期致力永續投資,成果深獲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