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掠奪者的搜尋結果,共44筆
美《時代》雜誌日前刊登華府智庫「國防重點」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撰寫的投書,稱賴清德總統是「魯莽的領導人」,《中央社》原將該投書當新聞報導,後續修正錯誤並懲處記者、編輯及督導主管。民眾黨團主任陳智菡29日表示,黨團發函要求《中央社》說明後,《中央社》回函非但沒幫賴清德總統洗刷「reckless(魯莽)」惡名,反而還多安了「Predator of press freedom(新聞自由掠奪者)」的罪名。
科幻驚悚年度鉅作《終極戰士:殺戮星球》最終預告與海報一次齊發,身處陌生寬廣星球的宇宙最強獵人終極戰士,面臨傾巢而出的各種攻擊噬血異獸猛攻,包括像猴子般在樹林裡擺盪的「長臂怪」、如同大象卻一點都不溫和的「長鼻獸」,以及先前便已曝光過的奇異「翼手龍」,最後更有被喻為「不死之獸」終極大魔王的威脅,預告大量展現險象環生的刺激動作大場面,已經讓影迷期待不已。
我們來到了一九八○年代:這是工業國家解除金融管制的時代,也是資本市場全球化的時代。政府放寬銀行業與證券業的監管、金融產業的卡特爾被根除、公司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大多數工業國家解除了對資金流動的限制。隨著國際資金的流動程度增加,巨額資金可以在一瞬之間在國家之間或不同資產類型之間移轉。
《CTWANT》6日踢爆,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與已婚合夥人張鐵志在日本澀谷街頭親密牽手,蔡解釋當時有其他友人同行,因現場氛圍感人「相互擁抱而牽手,無不當之意」;但這篇報導也讓青鳥書店3年狂撈政府6700萬標案爭議再度浮上檯面,尤其「開了就倒」的營運作風,引起文化界咋舌。
青鳥書店憑藉開「開一間自由的書店」口號,成為許多民進黨支持者眼中的「聖地」,連總統賴清德在2020年副總統任內都曾前往朝聖,青鳥書店卻是爭議不斷,該店從2016年開店至今共有10間分店,如今只剩5間,「狂開狂倒」卻不妨礙該店瘋狂吸錢,青鳥文化制作有限公司從2019年到2022年間共覽下10個標案,海撈6700萬元公帑,此現象也讓文化界搖頭。
法國財長隆巴德5日說,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在本周末達成協議,若無法談成,歐洲將不得不採取更有力的回應。美國財長貝森特指出,與歐盟的談判起步緩慢,但正在取得進展。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暫緩期即將於9日截止,法國財政部長隆巴德(Eric Lombard)5日說,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可能在本週末達成協議,如果無法談成,歐洲將不得不採取更有力的回應。
無人機大戰早在十年前結束,這也是多年來各國政府無法限制大疆的主因,壓倒性技術、成本優勢、專利護城河,不是光靠去中化就能打敗!
賴清德總統首次接受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社」專訪,涉外人士今天引用報導中的評論表示,賴透過此次專訪,向日本社會傳達清晰訊號,展現台灣對於深化台日關係、加強安保合作的明確立場。報導中也認為,即使中國試圖外交孤立台灣,但台灣與亞洲多國的非正式關係仍持續深化。
印度周四指控巴基斯坦,向印度境內和喀什米爾印度控制區的3座軍事基地投射一波波無人機和飛彈,而伊斯蘭馬巴德迅速加以否認。
為強化自身品牌辨識度、消費認同感,並深化與年輕電競族群的連結,近年PC品牌多有以旗下電競子品牌為核心,發展出自身電競世界觀的動漫故事,並衍生出動漫角色,甚至為搶灘動漫IP(智慧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商機鋪路。
國民黨號召26日上凱道集結「戰獨裁」嗆翻綠色專政,卻有近年勤幫綠營洗地的前親藍名嘴質疑「獨裁怎麼能讓你一天到晚罵」。粉專「政客爽」指出,過去的東歐民主轉型的模範生匈牙利,就是透過選舉轉為威權獨裁,還用雙標執法來打壓反對黨,這不就是現在的賴政府?
在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與妻子、弟弟和私人律師的群聊中,分享軍事機密,而受到抨擊,再度陷入爭議後,一名未獲授權公開發言的美國官員透露,白宮已開始找人來取代他。
OpenAI近期推出可將照片轉換為「吉卜力風格」的AI圖像生成工具,在網路上引發爆紅潮,無數用戶沉浸在懷舊夢幻的畫風之中。然而,在這波技術驚艷與使用熱潮之下,卻也暴露出一個不可忽視的隱憂——創作者的權益正面臨空前的挑戰。生成式AI在訓練過程中大量使用他人著作,而這些創作背後承載的是無數創作者投入的時間、才華與情感;當AI無償地「吸收」這些內容進行再創造,卻未經任何授權與回饋時,我們不得不嚴肅思考:這樣的技術進步,是否建立在對原創者的不公平剝削之上?
當美國總統川普在國會演說中,洋洋得意地提到台積電對美國增資1000億美元設廠,包括未來幾年內要在美國設立5座晶片廠和一個研發中心,這是因為台積電懼怕關稅的威脅。川普並稱「台積電自己來美國加碼投資,我們沒有給他一毛錢」。這種美式的強盜邏輯,將把國際社會重新推進新的叢林法則裡。
當美國總統川普在國會演說中,洋洋得意地提到台積電對美國增資1000億美元設廠,包括未來幾年內要在美國設立5座晶片廠和一個研發中心,這是因為台積電懼怕關稅的威脅。川普並稱「台積電自己來美國加碼投資,我們沒有給他一毛錢」。這種美式的強盜邏輯,將把國際社會重新推進新的叢林法則裡。
俄媒及社群媒體週六(1日)報導,中國大陸在內蒙古試射一枚高超音速空對空飛彈,據稱該飛彈射程超過1000公里,飛行速度可達9馬赫(時速1萬1115公里)。
距2022年2月24日爆發的俄軍入侵烏克蘭事件,屆滿三年之際,一場花了三小時的談判,試圖為這場戰役劃下句點,但參與者排除了交戰方之一的烏克蘭,也看不到力挺它的歐洲盟友。討論出來共識衍生的結果,俄羅斯將贏得烏東的土地,美國拿到了稀土礦產,至於烏克蘭,只能思考著如何在保有尊嚴下接受戰事落幕。
中國大陸高超音速空對空飛彈的存在首次被官方證實,一篇出刊登在《裝備環境工程》的論文揭示,當前正在研究如何為這類武器進行極端耐熱測試,其中一種方案為用於模擬火星惡劣環境的電弧加熱風洞。此外港媒認為,這樣的飛彈可能對美國軍機,包括正在測試中的B-21掠奪者隱形轟炸機,構成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