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攻堅戰的搜尋結果,共86筆
新華社用戶端25日報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25日上午在新疆人民會堂舉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大會。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參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主題成就展。他強調,新疆70年滄桑巨變,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一個生動縮影。實踐證明,中共確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完全正確,新時代中共黨的治疆方略,是科學有效的,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黃河上游在甘肅兩進兩出,流經913公里,這不僅是地理脈絡,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沉甸甸責任。
大陸界面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國新辦16日舉行農業農村部「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十四五」以來,大陸糧食產量邁上新台階,糧食產量2015年首次達到1.3兆斤(市斤,每斤500公克),之後穩定保持在1.3兆斤以上;2024年首次突破1.4兆斤,達到14130億斤,比2020年增產740億斤。大陸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500公斤,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新華社報導,西藏各族各界幹部群眾約2萬人21日上午齊聚拉薩市布達拉宮廣場,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大會。
台東縣警察局全面汰換保安隊戰術頭盔,新款採凱夫拉材質,具輕量化與高強度防護,可加掛夜視鏡、通訊系統等多元配件,每頂單價約萬元。保安隊指出,新盔貼合度佳、配戴舒適,行動更靈活,未來將添購破門器材,進一步強化攻堅戰力。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施政風格有一項鮮明特徵:「親力親為」。例如中共黨媒在今年4月刊出「習近平總書記率領打贏脫貧攻堅戰」文章,再次提到習近平的三個「親自」。文章提到「習近平總書記一刻也不停歇。一邊調研,一邊發現問題,找出重點難點,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督戰」。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施政風格有一項鮮明特徵:「親力親為」。例如中共黨媒在今年四月刊出「習近平總書記率領打贏脫貧攻堅戰」文章,再次提到習近平的三個「親自」。文章提到「習近平總書記一刻也不停歇。一邊調研,一邊發現問題,找出重點難點,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督戰」。在中共黨媒語境裡,「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督戰」三個詞彙早已不只是修辭,更成為中國政策方向高階政治信號。根據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最新報告《習近平的個人優先事項》,從2012年掌權至今,習近平已明確與至少88項政策建立「親自」連結,而這些政策領域恰好顯示他最關心的三大核心:區域發展、黨內治理和環境保護。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14至15日在北京舉行。中共黨媒《人民日報》17日在頭版刊登題為〈有些事要打攻堅戰,有些事要久久為功〉的文章,披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議中的發言細節。他強調規畫產業布局必須按規律辦事,罕見批評地方爭相發展AI人工智慧與新能源汽車,還警告要防止出現「拍胸脯、拍腦瓜、拍屁股」的「三拍」幹部。
台中市警察局備受歡迎的「小小警察體驗營」12日登場,3500人爭搶160個名額,幸運中籤的小朋友穿上警察制服,欣賞霹靂小組高樓垂降、攻堅,與警犬互動,騎電動小警車學習安全駕駛觀念,還親手體驗真槍沉重的手感,1名男童說「好帥,以後想當警察!」
台中市警察局備受歡迎的「小小警察體驗營」12日登場,3500人爭搶160個名額,幸運中籤的小朋友穿上警察制服,欣賞霹靂小組高樓垂降、攻堅,與警犬互動,騎電動小警車學習安全駕駛觀念,還親手體驗真槍沉重的手感,1名男童說「好帥,以後想當警察!」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機收進度顯示,截至18日晚間小麥收穫進度已達96%,標誌著今年大陸「三夏」也就是夏收、夏種、夏管 小麥大規模機收基本結束。各地夏收時間差異較大,但小麥適收期也就是幾天工夫。要收得快、收得好,農業機械少不了,科技賦能有力量。在河南、河北、湖北一些地方像是智慧農機、無人機在麥收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
大陸央視報導,6月17日是第31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全球宣傳主題為「修復土地;釋放機遇」,大陸宣傳主題為「科學治沙;興業利民」。
澎湃新聞報導,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2日通報,中國大陸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國家鐵路局黨組書記、局長費東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隨著費東斌此番被查,今年宣告落馬的中管幹部升至27人。
抗日名將邱清泉,重視科學練兵,引進國外先進軍事思想,是現代化將領的先驅。在徐蚌會戰中寧死不降,彈盡糧絕,誓守「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初衷,舉槍自戕,壯烈犧牲。為紀念邱清泉將軍,民國55年,臺中機場改名為「空軍清泉崗基地」,傳承先賢英勇情操,紀念先烈殉國事蹟。此外,國民革命忠烈祠的塑像以及陸軍官校校舍「清泉樓」都是為了紀念其貢獻。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三北」工程是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標誌性工程。自2023年6月6日「三北」工程攻堅戰全面啟動以來,兩年間,三大標誌性戰役已完成各類建設任務逾一億畝。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脫貧攻堅戰近五年來,透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成3.5萬個集中安置區、266萬套安置住房,幫助960多萬貧困民眾藉由搬遷告別貧困,開啟新生活,邁上鄉村振興之路。在「搬得出」之後,如何「住得穩」「能致富」?成為各地後續扶持重點工作。
當前房市為觀察大陸經濟是否站穩並回暖的關鍵指標,大陸住建部20日透露近日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決穩住房市,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另有陸媒報導,在政府推出一系列穩房措施後,北、上、廣、深在春節過後交易明顯回暖,3月「小陽春」行情初現。
2025年大陸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穩住房市」寫入總體要求,並以史上最大篇幅說明房市政策,宏觀層面也給予房地產更大支持。官員和專家均指出,「好房子」一詞首度被寫入工作報告中,反映出大陸政府對提升居民住房品質的重視,也預示著地產業將步入更注重品質與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3月12日植樹節,是國父孫中山逝世100周年、也是兩岸民俗以外少有的共同節日,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國家林草局透露, 2024年已完成國土綠化任務超過1億畝,包括造林6669萬畝、種草改良4836萬畝。森林可持續經營實施面積擴大到1000萬畝以上,森林品質穩步提升。百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增綠」最快、最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