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策沒有改變的搜尋結果,共99筆
川習會今登場,有消息指出,中方會施壓美方改變台灣政策,據美國NBC新聞29日報導,部分川普幕僚勸阻他不要改變美國在台灣議題的立場,以免偏向北京,其中一名知情人士更是形容:「所有人現在都屏息以待。」
有消息指出,在美國總統川普本週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前,部分川普幕僚曾勸阻他不要改變美國在台灣議題的立場,以免偏向北京,其中一名知情人士更是形容:「所有人現在都屏住呼吸。」
輝達有意將海外總部落腳北士科,擁有T17、T18地上權的新壽日前宣布願與北市府合意解約,由於先前陷入僵局,市府早就啟動備案向輝達推薦其他預定地,輝達有望在本周做出最終決議,27日則傳出輝達心動北士科T12旁邊的洲美國小預定地。法務局長連堂凱27日表示,假設輝達另尋他地,市府還是會尋求明年1月後跟新壽解約,目前不會轉換政策方向。
美國總統川普10月底將訪問亞洲,出席在韓國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每日電訊報》指出,儘管川普沒有安排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但美國外交官正在制定計畫,以便川普在停留韓國期間,訪問兩韓之間的非軍事區(DMZ)。
美國白宮9月30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有意在沒有前提的情況下,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對話。美方聲明回應金正恩先前提出的「美國放棄北韓非核化就能會晤川普」言論,但未直接提及北韓非核化,有意營造朝美會談的氛圍。另外專家預測,兩人可能在10月底韓國慶州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會議期間舉行會談。
在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日即將來臨之際,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台灣地位未定論」重出江湖。圍繞《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效力及台灣的歸屬,中美之間又是一通激烈的折衝樽俎。輿論普遍認為,美國國務院時隔數十年再次為「台灣地位未定論」背書的目的是搶在「川習會」召開之前設置議題,增添籌碼。然而,如果系統考察美國的台海方略,如今看似暴論的「台灣地位未定」竟在不經意間幫助世人看清了美國雲遮霧繞的一中政策的真正內核。
今年恰逢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因此中國大陸利用閱兵及法律戰等方式,將「台灣歸還中國」視為其歷史功績,引發各方議論。對此,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答覆記者提問,表示「中國試圖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時期文件,試圖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動,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直指北京的敘事是錯誤的,還強調「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
今年恰逢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因此中國大陸利用閱兵及法律戰等方式,將「台灣歸還中國」視為其歷史功績,引發各方議論。對此,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答覆記者提問,表示「中國試圖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時期文件,試圖支持其脅迫台灣的行動,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直指北京的敘事是錯誤的,還強調「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
美國在台協會(AIT)9月12日晚間應媒體詢問表示,中國刻意曲解二戰時期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然而北京的論述完全是虛假不實的,中方不實法律論述的意圖是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學者認為,AIT台北辦事處與其譴責中共扭曲開羅宣言等文件與歷史事實,還不如呼籲並鼓勵賴清德總統同時要求我國政府展出這些關鍵歷史文件。另外,我國更應該關注的是10月的川習會,美中是否對於「反台獨」的態度有所變化。
針對台灣大罷免結果,大陸國台辦27日表示,從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完全違背台灣人心民意、不得人心。但陸方相關言論,則引來陸委會反嗆,缺乏民主經驗的北京當局毫無權利對台灣的民主制度說三道四、錯誤解讀,並呼籲中共切勿藉機對台進行惡意的政治操作。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最近在台海局勢上,發生的幾件事,前後都有關聯。但許多媒體的分析,就事論事,抓住一點,不看其餘。如有台媒認為:因為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民進黨「抗中」方面「不得不有所收斂」。有媒體評論稱:520講話,賴清德對兩岸關係「態度發生變化」,「首次對統一有所反應」,建議「民共應該對話」。
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談話未提兩岸關係,引起各種不同的臆測。無論是什麼原因,不提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兩岸對抗與台海緊張態勢,不會因賴總統一次演說避提就化解,何況川普對台政策諱莫如深,中美關係極不確定,台海危機並未解除。
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談話未提兩岸關係,引起各種不同的臆測。無論是什麼原因,不提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兩岸對抗與台海緊張態勢,不會因賴總統一次演說避提就化解,何況川普對台政策諱莫如深,中美關係極不確定,台海危機並未解除。
中美雙方12日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在90天內下調115%關稅。然在北京與華府關係降溫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更在會上直言「對統一(unification)與和平也非常有利」。面對台灣在關稅戰中似乎未見曙光,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川普此番談話,可以理解成是其擅長的外交辭令,但台灣要如何避免成為「分裂被孤立」的狀況,才是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1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到美中貿易談判,突然提及「這有利於統一與和平」。我外交部表示,美中貿易談判過程中,沒有觸及台灣相關議題,美方對台承諾依舊強勁,沒有任何改變。國際政治觀察家方恩格律師直言,這次外交部為什麽沒有說台美關係「堅若磐石」?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評論中美貿易談判突然表示,「這有利於統一與和平」,引發台灣各界熱議。對此,前立委郭正亮研判,川普之所以會突然提到「統一說」,可能是因他想和陸方通電話,以及在大陸開放市場後捷足先登所致。
美國總統川普1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評論美中貿易談判結果最重要的是中國大陸開放市場,但言談間突然提及「這有利於統一與和平」。對此,旅美學者林環牆質疑,美中背後是否涉及對台利益的交易。他特別指出,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中的這句話「震驚台灣人民」,引發討論。
美國總統川普評中美貿易談判突然表示,「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而美國在台協會13日說明,川普發言明顯針對美中貿易,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外交部也強調,美中談判並無觸及台灣議題,美方對台承諾依然強勁,沒有任何改變。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14日就表示,「川普不是要賣台,只是他講話的語言風格一貫如此,別再自己嚇自己了」,引發討論。
美國總統川普昨(1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評論此次美中貿易談判結果,他讚賞最重要的成就是中國大陸開放市場,但言談間突然提及「這有利於統一與和平」令台灣社會相當關注,對此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川普的發言只是針對美中貿易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評中美貿易談判突然表示,「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對此,美國在台協會今天說明,川普發言明顯針對美中貿易,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外交部也強調,美中談判並無觸及台灣議題,美方對台承諾依然強勁,沒有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