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敏感技術的搜尋結果,共90

  • 南韓造核動力潛艇 川普點頭 美韓同盟新里程碑

    南韓造核動力潛艇 川普點頭 美韓同盟新里程碑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30日)表示,他批准了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艇,取代現擁有的機動性相對較差的舊款柴油動力潛艇。

  • 陸祭稀土管制掀貿易戰 歐智庫曝內幕與「台灣晶片」有關

    陸祭稀土管制掀貿易戰 歐智庫曝內幕與「台灣晶片」有關

    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級,而這場爭端可能會影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務院總理習近平的會面。分析也指出,中方祭出稀土管制的原因可能與台灣有關。

  • 2026防境外介選 國安局提前部署

    2026防境外介選 國安局提前部署

     為中共介選先打預防針!因應2026年9項公職人員選舉(簡稱「9合1」選舉),中共可能加大對台干預力度等作為,國安局在送達立院報告中指出,未來工作重點方向,包括先期規畫專案部署,確保民主選舉平順,並落實地方基礎調研,機先掌握各項違異常動態,確保選舉順利進行。

  • 急買陸殲-10C戰機恐成以色列「活靶」 伊朗獲警告

    急買陸殲-10C戰機恐成以色列「活靶」 伊朗獲警告

    在外界推測,以色列可能對伊朗發動第二輪空襲之際,中方社群媒體上瘋傳,伊朗忙著緊急採購陸製殲-10C戰機。

  • 撤鷹派提名 傳美對中科技鬆綁

    撤鷹派提名 傳美對中科技鬆綁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決定撤回提名對中鷹派外交與科技政策官員,引發美國內外安全專家與政界震動與關注,分析人士擔心,這可能是川普政府調整對華政策,特別是放寬科技出口限制訊號,未來可能軟化對中國在人工智慧(AI)、半導體與生物科技領域的管制。

  • 輝達上繳營收 美政經評論炸鍋

    輝達上繳營收 美政經評論炸鍋

     美國總統川普推付費換許可,允許輝達向中國大陸出口H20,卻要上繳其15%營收當保護費,引發美國政治、經濟評論炸鍋,認為川普政治之手伸進經濟活動不妥而引發質疑;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本國企業上繳15%營收換出口許可,直呼這個制度「太奇怪了」,破壞自由貿易精神;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認為,川普任意而為的行事風格,企業將無所適從。

  • 海納百川》讓川普開心要付出的代價(廖明輝)

    海納百川》讓川普開心要付出的代價(廖明輝)

    川普的關稅與經濟策略充滿政治意味,他利用關稅作為政治施壓工具,日前動作再度凸顯這種特色。川普在8月6日簽署行政命令,以加徵關稅威脅印度停止向俄羅斯購買石油,否則21天後印度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將面臨50%高關稅。此舉目的明顯,透過關稅強硬經濟手段,迫使印度做出政治讓步。

  • 國安危機 台積電爆內鬼 2奈米機密外洩

    國安危機 台積電爆內鬼 2奈米機密外洩

     日媒《日經亞洲》5日披露,「護國神山」台積電驚爆「內鬼」員工洩密的重大國安事件。台積電多名前員工於任職期間,涉嫌違規取得2奈米製程的敏感資訊,因而遭解職並移送法辦。由於台積電2奈米是目前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此次事件亦觸及國安疑慮,台灣高檢署已依《國家安全法》展開調查。

  • 川普為「美國優先」檢討潛艦計畫 它恐成最大受災戶

    川普為「美國優先」檢討潛艦計畫 它恐成最大受災戶

    澳英美(AUKUS)核潛艦協議被譽為澳洲史上最大國防協議,曾被視為可能重新定義印太安全架構、並挑戰中國在亞太日益強勢行為的關鍵。然而,這項價值近2400億美元(約7兆台幣)的協議自2021年簽署以來,卻遲遲沒有進展。

  • 兩參議員籲黃仁勳 勿見敏感陸企

    兩參議員籲黃仁勳 勿見敏感陸企

     全球AI晶片設計巨擘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訪中之行,備受美國華府政壇高度關注。黃仁勳10日到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川普,接著11日會見財長貝森特,美國參議院跨黨派參議員則是聯名致函,警告他在中國期間,不要與涉嫌破壞美國晶片出口管制的中國企業接觸。

  • 防陸企繞道  美擬限制馬、泰取得AI晶片 歐洲晶片股下跌

    防陸企繞道 美擬限制馬、泰取得AI晶片 歐洲晶片股下跌

    為了防堵中國繞道東南亞國家取得美國AI晶片,美國政府4日晚間傳出計畫在AI晶片方面對馬來西亞、泰國設限,消息使歐洲晶片股普跌。其中,艾司摩爾和Soitec跌超3%。

  • F-35戰機迫降困印度被當活廣告 它恐外洩匿蹤敏感技術

    F-35戰機迫降困印度被當活廣告 它恐外洩匿蹤敏感技術

    英國皇家空軍價值1.1億美元(近32億台幣)的F-35B戰機自6月14日起,便因在執行印太例行任務時緊急迫降,而滯留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特里凡得琅國際機場(Thiruvananthapuram International Airport),引發外界對它匿蹤等敏感技術安全的擔憂。

  • 中企繞道使用輝達AI晶片 馬來西亞啟動調查

     美國對中國的晶片禁令,可能在馬來西亞出現漏洞。外媒此前報導,中國企業疑似在馬國使用搭載輝達(NVIDIA )人工智慧(AI)晶片的伺服器,藉此訓練大型語言模型,此舉可能規避美國出口管制,馬國政府已著手展開調查。

  • 倫敦「框架協議」 凸顯美國關鍵劣勢

    倫敦「框架協議」 凸顯美國關鍵劣勢

     從表面上來看,在倫敦展開的美中貿易談判似乎只是漫長關稅戰和互相報復措施的另一章。川普政府日前宣布與中國達成所謂的「框架協議」,並未如外界期待顯示美國在談判桌的主導地位,反而更加突顯美國在稀土戰略資源供應鏈的結構性劣勢。協議雖以「緩解衝突」為名,實則暴露美國在談判籌碼與戰略資源掌控權的關鍵劣勢。

  • 海納百川》倫敦「框架協議」 凸顯美國關鍵劣勢(廖明輝)

    海納百川》倫敦「框架協議」 凸顯美國關鍵劣勢(廖明輝)

    從表面上來看,在倫敦展開的美中貿易談判似乎只是漫長關稅戰和互相報復措施的另一章。川普政府日前宣布與中國達成所謂的「框架協議」,並未如外界期待顯示美國在談判桌的主導地位,反而更加突顯美國在稀土戰略資源供應鏈的結構性劣勢。協議雖以「緩解衝突」為名,實則暴露美國在談判籌碼與戰略資源掌控權的關鍵劣勢。

  • 美中貿易談判重啟 華府智庫:非一蹴可幾 已傳遞正面訊號

    美中貿易談判重啟 華府智庫:非一蹴可幾 已傳遞正面訊號

    美國財長與首席貿易談判代表週六(10日)在瑞士日內瓦與中國高層官員展開會談,試圖緩解兩國間日益升高的貿易衝突,雙方在瑞士駐聯合國大使官邸內會晤約兩小時後,共赴事先安排的午宴。美國智庫表示,不會一次談出結果,但已能傳遞正面訊號。

  • 中歐關係回暖?歐盟放寬中資對科技收購限制

     中美關係正因高額關稅緊繃之際,中歐關係也正悄然出現變化。據外媒7日報導,歐盟國家正在放鬆中資對科技收購的阻止力度。

  • 關稅戰再升級?美對中多項貿易調查將出爐

     美國總統川普揮舞貿易政策大刀,要求各部門徹底審查美國對外貿易情況,本周將有多項報告結果出爐,涉及對中關稅、貿易逆差、中國首階段貿易協議落實情況,再加上影音社群平台抖音「不賣就禁」時限將至,層層布局皆將美中關係進一步推向高度緊繃。

  • 工商社論》企業征戰海外法規彈性調整 前提應要共榮

    工商社論》企業征戰海外法規彈性調整 前提應要共榮

     台積電宣布擴大加碼美國投資千億美元,國人看法兩極,有擔憂台灣半導體技術外流、國安上仰賴的「矽盾」恐削弱,也有看法認為,台灣產業終於有機會走上國際,也是國力的延伸,但身為法治國家,面對種種疑慮,該思考的是,對重大損害國家安全、產業競爭力或經濟發展有相關保護法令,為何要讓它「躺平」。

  • 劉鏡清:台積最新技術只能留在台灣

    劉鏡清:台積最新技術只能留在台灣

     台積電宣布對美國擴大投資,未來經濟部投審會審查時,是否適用「N-1」(落後最新製程一個世代)相關規定,身兼台積電董事職務的國發會主委劉鏡清12日於立法院答詢時明確回應,「我們是一定會適用的,因為最新技術只能留在台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