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文仁路的搜尋結果,共14筆
竹北市人口快速成長,大樓密集開發,大型車輛頻繁進出施工區域,導致道路基礎受損,加上各管線單位反覆開挖,造成路面補丁與「假修復」現象。為解決問題,竹北市公所9月起至12月初,將以1.6億經費啟動「竹北路廊街廓系統性改善工程」,第一階段對重災路段優先刨鋪,並採分段施作,降低民怨、維護安全。
雲林縣政府「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計畫(1期)」,將北港糖廠轉型為「北港1911好庫文化園區」,其中24棟倉庫群的活化最受矚目,地方期盼打造成為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對此縣文觀處13日表示,目前先進行其中9棟倉庫整建工程,預計明年6月竣工,規畫作為工藝傳習空間、青創基地。
雲林縣政府「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計畫(1期)」,將北港糖廠轉型為「北港1911好庫文化園區」,其中24棟倉庫群的活化最受矚目,地方期盼打造成為「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對此縣文觀處13日表示目前先進行其中9棟倉庫整建工程,預計明年6月竣工,規畫作為工藝傳習空間、青創基地等。
雲林縣政府為活化北港糖廠與改善北港鎮市區交通,在廠內闢建18米寬園道,15日縣地政處表示園道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本月22日前開通,可連結市區台19線與外環文仁路銜接媽祖大橋,疏解市區車流,同時加速廠內商業區、住宅區、北港1911好庫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打造特色商圈。
雲林縣春節連假爆人潮,北港朝天宮媽祖廟與武德宮財神廟每天遊客逾20萬,古坑綠色隧道也有數萬人潮,雲林縣警察局出動空拍機從高空掌握車流狀況,協助現場員警引導車流改道,有效疏緩塞車情況,警方31日表示年假期間將持續以空拍機配合交通管制,確保各景點行車順暢。
今年春節連續假期自1月25日起至2月2日共9天,公路局預估雲林縣雲林縣的台3線257K至269K往劍湖山世界、古坑綠色隧道,台19線68K到71K北港市區路段可能出現車多情形,呼籲民眾注意改道資訊。
路口改善工程是一門學問,雲林縣北港鎮台19線與民主路口新設庇護島,面積大、高度低,曾害機車騎士直接撞上摔車,11日會勘後決定縮減面積、增設機車道。台南市南區健康路1、2段道路改善工程,新增左轉專用車道、庇護島,完工後引來用路人批評,坦言機車道遭壓縮,開車要更小心閃避庇護島。
雲林縣北港鎮公所與公路單位為改善危險路口,在鎮內5處路口設置行人庇護島,位於台19線與民主路口的庇護島高度只有15公分,曾有機車騎士騎上庇護島,因高低落差摔車,11日雲林縣政府與鎮公所人員會勘,將縮減庇護島面積、增設機車道等,以確保行人安全、避免摔車意外再發生。
「雲林縣北港地區汙水下水道系統工程-水資源回收中心新建工程」10日舉行開工典禮,配合汙水下水道主、次幹管與用戶接管設施,可消弭生活汙水汙染源,達到淨化水質目的。目前雲林縣汙水下水道普及率僅5.14%,盼透過北港、虎尾水資源回收中心的完成,讓普及率突破10%。
「雲林縣北港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工程-水資源回收中心新建工程」,10日舉行開工典禮,總經費為4億7720萬元,預計2027年1月底完工,配合汙水下水道主、次幹管與用戶接管設施,可消弭生活汙水汙染源,達到淨化水質目的,徹底改善都市計畫區內環境衛生,建全都市整體發展。
雲林縣政府去年接管北港糖廠倉庫群,分階段辦理修復及再利用計畫,29日縣文化觀光處表示將先進行其中4間倉庫及五分車環狀景觀規畫設計,完工後倉庫規畫作為工藝傳習空間、多功能展演場域、青創基地與遊客服務據點,成為與地方互動的銜接節點,進一步帶動北港鎮西側與水林鄉發展。
雲林縣政府為活化北港鎮北港糖廠,進行北港糖廠市地重劃工程,20日縣府地政處表示近日已拆除北港糖廠大門,加速闢建18米園道,完工後可連結台19線與外環道文仁路銜接媽祖大橋,配合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與好庫文化產業園區工程,活化整個糖廠園區,同時紓緩朝天宮香盛期市區塞車情況。
雲林縣政府與國有財產署合作開發北港轉運站「京站時尚廣場BOT案」3年多,去年原訂動工,突然遭國產署片面解約,縣府多次陳情無效,目前已另覓他地確定,將原封不動移植到北港市地重劃區的縣府土地。縣長張麗善表示,媽祖婆有保祐,在縣有地開發絕不會被政治杯葛。
雲林縣府去年與國有財產署合作開發北港轉運站「京站時尚廣場BOT案」3年,去年遭國產署片面解約,縣府多次陳情無效,目前已另覓他地確定,將原封不動移植到北港都市重劃區的縣府土地。縣長張麗善表示,媽祖婆有保祐,在縣有地開發絕不會被政治杯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