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文化資產保存的搜尋結果,共397

  • 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搶先看 重現3000年前大坪頂文化

    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搶先看 重現3000年前大坪頂文化

    雲林縣文化新亮點「湖山水庫人文遺址館」將於今年底啟用,為迎接開館,縣文觀處特別舉辦「佇山頂徛家」常設展導覽活動,為後續導覽規畫及觀眾體驗奠定基礎。文觀處9日表示常設展以「古坑.大坪頂遺址」出土的陶片、石器及生活器具為核心,透過文物展示與空間敘事,重現史前人類在古坑山區的聚落樣貌。

  • 四億福地2/台鳳前總裁借力文化局! 黃宗宏力拚8年結果竟這樣

    四億福地2/台鳳前總裁借力文化局! 黃宗宏力拚8年結果竟這樣

    龍巖集團買受黃宗宏的陽明山豪宅後,因不滿內有240坪的黃成金墓園,和黃家展開訴訟戰,並於一審拿下勝利。黃家不服上訴,且黃宗宏於上訴期間向台北市文化局申請將墓園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成功,而這也成了台灣高等法院將此案反轉的原因之一。台灣高等法院審理5年後,判決黃家勝訴,龍巖不服,提出再審仍遭駁回。然而今(2025)年8月27日,龍巖另對文化局提起行政訴訟的結果出爐,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黃成金墓園已不再是歷史建築。

  • 八德餘慶堂「廢止」右側廂房 確保歷史建築登錄準確性

    八德餘慶堂「廢止」右側廂房 確保歷史建築登錄準確性

    八德餘慶堂為位於桃園市八德區的邱姓祠堂,民國29年創建完成,為日本洋式建築構造與漢式合院的混合形式,二戰時曾被日軍徵用作為飛行第13戰隊隊員的宿舍,桃園市政府於108年公告為歷史建築。文化局表示,因該建築右側的廂房為後期增建,經文資審議會通過,上月公告廢止部分區域,以確保歷史建築登錄資料的完整及準確性。

  • 高雄新增無形文化資產!「刺繡」、「布袋戲偶盔帽製作」2大技藝獲認證

    高雄新增無形文化資產!「刺繡」、「布袋戲偶盔帽製作」2大技藝獲認證

    高雄市政府今年經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大會通過,新增登錄2項認定2位保存者,包含傳統工藝類「刺繡」項目,保存者為林全誠藝師,以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保存者蘇志榮藝師。同時精選二位藝師作品,即日起至11月9日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一樓東走廊空間展出。

  • 嘉縣 蒜頭糖廠介壽堂被改名 居民氣炸

    嘉縣 蒜頭糖廠介壽堂被改名 居民氣炸

     配合《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嘉義縣六腳鄉蒜頭糖廠「介壽堂」在興建68年後,被改名為「大禮堂」,糖廠所在地的工廠村民多數直到換了新招牌,才知道從小到大熟悉的介壽堂走入歷史,深感不以為然,認為此舉抹去大家兒時記憶,只因要去威權化、去蔣化,且台糖事前未告知,居民、文史工作者無奈又不滿。

  • 花蓮百年古剎保安寺 洪災後文物搶救行動啟動

    花蓮百年古剎保安寺 洪災後文物搶救行動啟動

    受到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影響,花蓮光復鄉百年古剎保安寺滿佈泥濘,寺內珍藏百餘年文物飽受泥水浸蝕。為守護這片承載地方信仰與工藝記憶的文化資產,多所大學與專業團隊第一時間投入搶救工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館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亦參與其中,提供技術支援、協助災後文物檢測、修復與保存作業。並與台灣文物保存協會及各團隊攜手推動修護認養行動,展現臺灣文化保存領域的跨界合作與社會責任。

  • 台大日式宿舍 12戶列歷史建築

    台大日式宿舍 12戶列歷史建築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台灣大學日式宿舍群,多為日據時期學者居住,展現日式宿舍歷史風貌,台北市文化資產委員會委員會勘後認定具文資價值潛力,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另外也有民眾提報為聚落建築群。台北市文資會27日審議,有12戶建築都為具貢獻學者任教時的宿舍,具文資價值登錄為歷史建築,但不列為聚落建築群。

  • 學者、畫家故居入列 台大日式宿舍群12戶成歷史建築

    學者、畫家故居入列 台大日式宿舍群12戶成歷史建築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台大日式宿舍群,多為日據時期學者居住,並保留日式宿舍歷史風貌,台北市文化局召開會勘後,多位委員認為具文化資產價值,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此外也有民眾依「聚落建築群」類別提報為聚落建築群。文資會27日審議,12戶建築都為具貢獻學者任教時的宿舍,具文資價值,登錄為歷史建築,但不列為聚落建築群。

  • 南華文創實地參訪 深化永續與文化傳承思維

    南華文創實地參訪 深化永續與文化傳承思維

    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於10月8日由副教授陳寶媛與系助理郭宣育帶領文創系及旅遊系共35位學生,前往嘉義縣馬稠後工業區冷研碳索館及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參訪,藉由產業與文化的雙重體驗,深化學生對環境永續與文化傳承之間關聯的理解。

  • 黃金博物館特展 五大單元吸睛

    黃金博物館特展 五大單元吸睛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說石話-石頭的身世與故事」特展於10月20日隆重登場,展覽以「石頭是什麼」為主題,集結來自國內外逾120件珍貴礦石,首度跨國合作,邀請日本及多家國內博物館參與,探索礦石與人類文化、歷史的深層連結。

  • 中央核定50億!雲林爭取西螺納入「再造歷史現場2.0」

    中央核定50億!雲林爭取西螺納入「再造歷史現場2.0」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2.0計畫」將於2026至2030年推動,西螺鎮有延平老街、西螺街長宿舍、文昌國小宿舍群、振文書院等古蹟,雲林縣府文觀處爭取納入西螺鎮,結合宗教與觀光,將龐大的香客轉化為深度文化體驗的觀光客群。

  • 桃園首座考古館4週年!多樣免費活動展覽推出

    桃園首座考古館4週年!多樣免費活動展覽推出

    桃園首座考古遺址展示館「大園尖山考古展示館」今年迎來開館4周年,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特別於25、26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舉辦館慶系列活動,內容包括狂美交響管樂團音樂會、文物整飭體驗、光影「紋」語—史前紋飾掛燈工作坊、文資教育成果展與數位集章等活動。

  • 桃園「水中土地公」納文化景觀 見證陂圳水系與信仰融合

    桃園「水中土地公」納文化景觀 見證陂圳水系與信仰融合

    桃園市政府於2022年公告登錄「桃園三層地區陂圳系統」為文化景觀,今年再將「水中土地公(屢豐宮)」新增納入文化景觀「桃園三層地區陂圳系統」的重要元素。文化局表示,由於該廟位於文化景觀範圍內的水域中,其特殊位置更凸顯陂圳水系與信仰文化的融合,具有高度文化價值及地方認同。

  • 《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今三讀通過  9族群拚首批承認

    《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今三讀通過 9族群拚首批承認

    為落實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意旨保障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權,立法院會今(17)日二讀、三讀,完成《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立法程序,回應平埔原住民族群20餘年來正名的訴求;原民會指出,目前已有西拉雅等9個平埔原住民族群提出申請,將依法組成審議會。

  • 基隆 諸聖教堂 獲指定國定考古遺址

    基隆 諸聖教堂 獲指定國定考古遺址

     位於基隆的「和平島B考古遺址」出土自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的豐富文化層,涵蓋史前聚落、墓葬及冶鐵遺跡,並延續至西班牙殖民時期,與台灣原住民族、東亞航海史及殖民歷史皆有密切關聯,已獲文化部考古遺址審議會同意,將成為全國第13處國定考古遺址,後續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

  • 全國第13處 基隆「和平島B考古遺址」升格國定遺址

    全國第13處 基隆「和平島B考古遺址」升格國定遺址

    文化部於13日召開「第10屆考古遺址審議會」114年度第4次會議,出席委員全數同意指定「基隆市和平島B考古遺址」提升為國定考古遺址案,將成為全國第13處國定考古遺址,後續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辦理正式公告。

  • 88歲卑南族織女孫菊花獲封「人間國寶」 織布技藝傳承不斷線

    88歲卑南族織女孫菊花獲封「人間國寶」 織布技藝傳承不斷線

    台東縣卑南族傳統織布重要推手、88歲的Sunay Paelabang孫菊花老師,因長年投入織布技藝傳承與文化保存,獲文化部認定為「重要傳統工藝-卑南族傳統織布保存者,榮膺「人間國寶」殊榮。

  • 製墨大師陳嘉德辭世 享壽84歲 畢生奉獻傳統工藝

    製墨大師陳嘉德辭世 享壽84歲 畢生奉獻傳統工藝

    曾獲新北市政府認定傳統工藝「製墨」保存者陳嘉德,本月3日與世長辭,享壽84歲。新北市文化局指出,雖然藝師辭世,但他所代表的工藝精神將延續,文化局將秉持理念,持續推動傳統工藝的保存與傳承。

  • 傳統工藝「製墨」保存者陳嘉德辭世 文化部將頒贈旌揚狀

    傳統工藝「製墨」保存者陳嘉德辭世 文化部將頒贈旌揚狀

    新北市傳統工藝「製墨」保存者陳嘉德於10月3日辭世,享壽84歲。文化部長李遠聞訊表達哀悼與不捨,並表示,「製墨」是瀕危的無形文化資產,陳嘉德長年致力傳承與推廣,為傳統工藝保存奠定深厚基礎,文化部將頒贈旌揚狀予以表彰。

  • 素人也能成為工藝大師 台南「修練之路」特展開幕

    素人也能成為工藝大師 台南「修練之路」特展開幕

    成為工藝大師,需要日積月累投入與修練,傳承與沿襲更是重要課題,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從2011年開辦推廣傳習課程,2013年正式命名為「向大師學習」迄今,累計已有上千名學員報名,中秋連假首日開展的「修練之路─成為工藝大師的101種方式」特展,展出6項工種、8位大師與50位學員們的精湛作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