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屋廠的搜尋結果,共16筆
時碩工業(4566)2日法說會上預告,未來營運未來成長動能來自汽車電動化、材質輕量化、AI與人形機器人、航太產業垂直及水平整合,預期下半年客戶需求回溫、營運將優於上半年,拚由虧轉盈,全年營收力拚較去年成長,為明年營收追求兩位數成長目標鋪路。
新台幣升值壓力欲小不易,27日盤中觸及28字頭續刷三年新高,也點燃了資產題材成為股市盤面的主軸。具此題材的紡纖股遠東新、南紡、新纖,以及水泥股台泥、橡膠類股南港等,都因受惠「台幣升、資產旺」吸引買盤進駐。
永豐餘投控董事長葉惠青20日在股東會上表明,集團面臨匯率、碳費、關稅三大挑戰,已啟動三步驟因應,第一步採取精實營運,所有成本都要降下來,明年開徵碳費,旗下七家造紙廠若以現行費率估算,每年繳交碳費達4億元,將提出自主減量計劃並爭取高碳洩漏風險優惠方案,期望碳費至少降減至六分之一。
永豐餘(1907)投控今(20)日召開股東常會,承認2024年財報及盈餘分配案。展望2025年,將以醣經濟為本、循環經濟為質、氣候科技產業為型,從本質延伸出非塑材料、綠電、智慧能源、碳管理四大發展重點,致力發展能源、材料創新加值,邁向成長與碳排脫鉤。
造紙公會公佈2024年報,台灣造紙年產量389.5萬公噸,一舉跌破維持七年400萬公噸產量門檻,寫下近九年最低紀錄,造紙市場內溫外冷,主因受全球經濟放緩,最大出口地中國大陸持續增產,但經濟內捲的影響。
新台幣匯率走升、對等關稅造成傳產本業營運保守,不過具有豐富土地廠房的傳產企業,在新台幣升值下,資產活化等業外收益,或許會是未來挹注獲利的主力來源之一。
永豐餘投控進軍綠電市場,旗下子公司三越取得桃園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標案,打造為全台首個電廠等級的綠能中心,預計下半年通過第一型再生能源發電申請正式售電,主要收益來自獨家技術設備輸出、綠電及憑證銷售收益,估獲利是造紙的倍數,小金雞三越今年即可貢獻永豐餘獲利。
時碩(4566)2025年首季營收成長,為整頓轉投資大陸蘇州崇業產生費用而侵蝕本業獲利,每股稅後純益(EPS)從去年同期1.47元降至0.8元,但較去年第四季轉虧為盈。時碩表示,時碩工業應用及汽車零件銷往美國,均由客戶負擔新增關稅,第二季營收有望與第一季持平或略增。
美國總統川普反覆多變的關稅政策衝擊紙業,永豐餘與旗下華紙17日法說會表示,因關稅與大陸市廠變化大,因此年內展望充滿不確定性,但將從管控成本與業務拓展著手,如華紙漿投入30億元新建發電設施。
永豐餘(1907)朝氣候科技領域轉型,近期正式進軍顧問領域,永豐餘旗下永餘智能表示,將以顧問角色協助國立中正大學架設校園微電網,年內也持續與其他民間企業洽談微電網相關建設的案子。
永豐餘(1907)今(17)日召開法說,公布2024年合併營收784.13億元、年增6.15%,為歷史第三高,但營業轉虧1.53億元,毛利率13.3%、營益率負0.2%均探近16年低。在業外收益挹注下,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6.31億元、年減10.7%,每股盈餘0.98元,為近6年低。
桃園市議員詹江村7日質詢質疑SRF電廠處理國際垃圾,卻包裝成桃園生產,錢他們賺、汙染桃園擔,斥美國老是把腦筋動到台灣甚至桃園上,RCA汙染至今未解,現在又來SRF廠,更指7月才上任的AIT處長谷立言拜訪桃市府時,也在遊說此事。市長張善政2度強調:「我們絕對頂得住壓力!」一定會嚴格把關。
永豐餘31日公告,子公司永豐餘工業用紙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旗下新屋廠鍋爐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超標,在31日遭桃園市環保局罰款,處以行政罰鍰360萬元。永豐餘表示,是因為設備故障,當前已修復正常。
國化(1713)受資產活化與轉投資雙挹注,股價在特定買盤進駐拉抬,最高來到46.45元,終場收45.9元,漲幅7.99%,創波段新高,成交量比前一日倍增至1,049張,其中外資買超219張。多空量能強勢向上,超越所有均線。
受制景氣復甦趨緩,壓抑國化(1713)、長興(1717)營運推進力道。不過,國化(1713)轉投資和淞(6826)業績穩健成長,貢獻豐厚業外獲利進帳,國化2023年前三季稅後純益2.97億元、EPS達1.97元,超越2022年全年獲利表現。和淞2023年第四季業績表現亮眼,同年12月營收創高,法人推估,和淞對國化去年第四季獲利貢獻可望較第三季的1.28億增加,國化母以子貴題材發酵加分。
景氣緩步復甦,炎洲(4306)、上曜(1316)、永捷(4714)及國化(1713)等啟動資產開發布局,強化收益多元利基。伴隨建案、資產處分陸續交屋、執行,營運收益將大吞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