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新平台的搜尋結果,共909

  • 食品大廠垂直整合 跟進統一

    食品大廠垂直整合 跟進統一

     國內老牌食品大廠近年來積極從傳統製造業做垂直整合,且以食品龍頭統一企業為標竿,多元布局通路連鎖,建構從原料、製造到銷售一條龍,其中大成除經營餐飲通路外,近年更併購美國春捲廠以壯大在美通路優勢,國內則有福圓號全台連鎖通路做為其麵食下游整合平台;南僑除海內外餐飲事業,亦準備投資米哥烘焙坊,以做為未來冷凍麵糰烤成品等重要新平台。

  • 陸電磁航母福建艦服役揭新頁 外媒曝將面臨艱鉅挑戰

    陸電磁航母福建艦服役揭新頁 外媒曝將面臨艱鉅挑戰

    中方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本週服役,標誌著開啟軍事現代化努力的新篇章,但安全分析師與區域外交官指出,在使它完全發揮戰力前,還有艱難挑戰。

  • 聯電10月營收寫12個月新高

     聯電6日公布10月合併營收212.95億元,月增6.86%、較去年同期小減0.36%,並一舉創下2024年10月以來新高。法人指出,聯電22奈米特殊製程放量、行動與PC市場回溫、客戶庫存健康化等三大動能支撐下,第四季與2026年營運展望均維持正向。

  • 華城、中興電接單旺 權證帶勁

    華城、中興電接單旺 權證帶勁

     台股6日反彈向上,法人認為,操作上建議關注有業績題材支撐,且2026年營運展望正向的個股,如重電族群相關的華城(1519)、中興電(1513)等,在手訂單明確,有利獲利向上。

  • 中原大學「8連霸」 大專院校競賽AI應用再奪3項冠軍

    中原大學「8連霸」 大專院校競賽AI應用再奪3項冠軍

    由數位發展部、教育部及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共同主辦的「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於今年盛大舉行,吸引151所大專校院、1964隊、逾9000位師生熱烈參與,參賽規模再創新高。中原大學表現亮眼,勇奪3項第1名、1項第2名及多項佳作與特別獎,更締造連續8年蟬聯冠軍的「8連霸」紀錄,展現卓越的創新與研發實力。

  • 《通網股》中華電看台灣OTT轉型 整併是必然、內容是靈魂

    在全球串流戰局白熱化之際,中華電(2412)個人家庭分公司總經理胡學海今日受訪時表示,台灣影視內容若要被世界看見,關鍵在於「內容要夠強、整合要夠快」。面對國際平台的強勢進逼,唯有結合在地資源、以IP為核心打造競爭力,台灣OTT產業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步、走向國際舞台。近期KKTV與LINE TV宣布整併,正是這股整合浪潮的最佳例證。他認為,這不僅是產業轉型的必然趨勢,更是台灣影視內容邁向資本化、科技化與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 超商雙11開戰 7-11取貨送i17 pro 全家夯品下殺1元

    超商雙11開戰 7-11取貨送i17 pro 全家夯品下殺1元

    雙11網購節買氣持續升溫,7-11觀察10月下旬門市海內外包裹寄取件需求明顯增長,於是推多重回饋支援海內外電商平台,有機會抽最新iPhone17 pro max;「全家行動購」去年雙11檔期業績成長近2成,今年以多時段、多波段的活動設計,即日起到11月11日天天都有買1送1限時快閃。

  • 《電週邊》AI教育與產學合作新典範 文大攜手華碩打造首間CCU AI Lab

    中國文化大學AI電腦教室11月4日正式揭牌啟用,與華碩(2357)ProArt University校園創作者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打造全台首間「CCU AI Lab」。文化大學建置的AI實驗基地,整合理工、商管、設計、人文與藝術等領域的學術能量,打造兼具教育深度與產業實務的創新平台,象徵文化大學邁入AI跨域教育新里程碑,攜手華碩則共創AI教育與產學合作新典範。

  • 文化大學攜華碩 打造CCU AI Lab

    文化大學攜華碩 打造CCU AI Lab

     中國文化大學AI電腦教室11月4日揭牌啟用,並與華碩ProArt University校園創作者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打造全台首間「CCU AI Lab」。文化大學系所多元,建置的AI實驗基地,整合理工、商管、設計、人文與藝術等領域的學術能量,打造兼具教育深度與產業實務的創新平台。

  • 奇鋐9月大賺 EPS 5.01元

    奇鋐9月大賺 EPS 5.01元

     奇鋐(3017)公布9月自結獲利,9月營收145.03億元,年增128.36%;稅後純益19.58億元,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5.01元,年增131.94%。受AI伺服器與手機散熱需求拉動下,同步創下高成長曲線,公司預計於11月12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屆時將見整季營運佳績。

  • 《化工股》台肥董座由總經理張滄郎接任

    台肥(1722)今(4)日上午召開第36屆董事會,正式推選通過由總經理張滄郎接任董事長並正式上任。張滄郎表示,未來將以「照顧農民、友善大地、節能減碳」為核心方向,帶領台肥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打造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永續典範。至於外傳將接任董事長的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則擔任董事。

  • 液冷夯 台廠搶進高效散熱

    液冷夯 台廠搶進高效散熱

     AI資料中心散熱規格全面邁入液冷時代,新一代機櫃正式將液冷方案成為標準配備。隨水冷板、快接頭等關鍵零組件價值提升,台廠散熱供應鏈如奇鋐(3017)、雙鴻(3324)、富世達(6805)、台達電(2308)與健策(3653)等扮演核心角色,從零組件製造延伸至系統整合,構築完整高效散熱生態。

  • 精誠資訊攜Evercomm 攻永續金融市場

    精誠資訊攜Evercomm 攻永續金融市場

     面對全球永續金融浪潮與監管標準升級,金融業正從資金提供者轉型為低碳轉型推動者,精誠資訊宣布與新加坡氣候科技公司Evercomm攜手推出AI金融碳管理平台,整合氣候風險分析與碳排放數位化管理,協助金融機構建立符合國際準則的碳管理決策體系,平台將於2025年第四季啟動試點,率先導入臺灣與東南亞市場,推動區域永續金融實踐。

  • 同期新高 台光電前三季EPS 31.22元

    同期新高 台光電前三季EPS 31.22元

     台光電(2383)30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達251.46億元,季增11.74%、年增43.99%;稅後純益39.6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1.19元,再創單季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EPS已達31.22元,創同期新高,顯示AI伺服器與高階材料需求持續帶動公司營運走強。

  • 基米與日商簽三方MOU 打造台日核酸與奈米藥物新平台

    基米與日商簽三方MOU 打造台日核酸與奈米藥物新平台

    基米(4195)宣布,與日本精化株式會社及其台灣子公司日隆精化簽署三方合作意向書(MOU),三方將共同推動核酸與藥物製程的跨國合作,串聯台灣與日本的研發與產業能量,進軍全球市場。

  • 《興櫃股》基米與日商簽MOU 股價應聲漲逾2%

    國內基因定序領導大廠基米(4195)與日商簽三方MOU,將打造台日核酸與奈米藥物新平台,今(30)日股價開高後,衝至27.15元,漲幅在2%以上。

  • 《科技》AMD出手!10億美元打造美國AI超級電腦雙星LuxAI與Discovery

    AMD與美國能源部(DOE)共同宣布,將於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部署兩套新一代超級電腦系統LuxAI與Discovery,目標是進一步鞏固美國在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兩套系統將成為能源部旗艦級超級電腦,推動科學、能源及國家安全領域的創新突破,並直接支援美國AI行動計畫,打造安全、具主權且基於開放標準的AI基礎設施。

  • 散熱模組添新兵 邁萪11月底轉上市

    散熱模組添新兵 邁萪11月底轉上市

     散熱模組廠邁萪(6831)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定11月底轉上市,今年累計前九月營收27.63億元,年增86.86%,已提前超越去年全年水準。隨著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自研ASIC伺服器需求升溫,相關新平台預計2026年第二季放量,邁萪高功率散熱模組可望迎來新一波成長動能。

  • 光寶科Q3財報超美 續衝本季

    光寶科Q3財報超美 續衝本季

     光寶科(2301)29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邱森彬表示,AI伺服器需求延續爆發性成長,每一代平台的規格與功耗均顯著提升,帶動高效電源與BBU(電池備援系統)出貨強勁。雖然第三季略受產能瓶頸影響,但整體營運仍優於預期,第四季有望維持年季雙增,明年若AI趨勢不變,「沒有悲觀的理由」。

  • 《半導體》聯電Q4營運估持穩 2025出貨增逾1成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今(29)日召開線上法說,預估2025年第四季晶圓出貨量將持平第三季、美元平均售價(ASP)持穩,季產能維持約130.5萬片12吋約當晶圓,稼動率估略降至74~76%(mid-70%),毛利率略降至27~29%(high-20%)區間。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