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施振榮的搜尋結果,共182筆
工研院今(3)日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新創主題場,發表「2026十大新創趨勢」,共同聚焦AI、能源與海洋經濟等新創領域趨勢。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詹方冠表示,全球科技與經濟格局正快速重整,AI與淨零轉型成為各國關注議題。政府將持續推動創新生態與智慧治理政策,整合跨部會資源,協助新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打造臺灣的「新成長曲線」。
台北市長蔣萬安29日宣布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據悉新壽30日也向北市府報價初步成本共約40億元。蔣萬安31日受訪表示,如順利希望可以在11月月中前完成合意解約程序;副市長李四川也表示,北市地政局、法務局昨日初步跟新壽協商,提出大項跟市府預估的8億元差不多;另簽約需有投資計畫書,輝達說需要2個月,這跟都市計畫可以並行,初估3個月內這2部分可以完成,原則上希望農曆過年前完成簽約。
台北市長蔣萬安29日宣布,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基地,據悉新壽30日也向北市府報價初步成本共約40億元。而外傳出新壽決定放手,是因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出面勸說,北市議員曾獻瑩則直言,「如果是真的,真的太丟臉了」,國內大型企業應主動為國家長遠利益著想,而非被勸才行動。
神盾(6462)集團昨(28)日舉辦「2025 Egis Tech Day 神盾集團科技日」,以「AI全面啟動」為主軸,集結旗下安格(6684)、芯鼎(6695)、安國(8054)與乾瞻科技等子公司及夥伴,展示AI視覺平台、機器人與無人機晶片,以及3奈米異質運算/Chiplet架構等多項技術,強調台灣半導體與AI創新的整合量能。
神盾(6462)集團28日舉辦「2025 Egis Tech Day」,以「AI全面啟動」為主軸,聚焦AI視覺與AI HPC異質整合兩大主題,展現AI晶片、異質運算及3D封裝技術的完整布局。神盾董事長羅森洲指出,明年神盾首顆3奈米CPU將於5月完成設計定案(Tape-out),並同步發展3D封裝與CPO技術,為AI時代再下一城。
全球DRAM缺貨,為了電腦產業發展,再次挑戰!全球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 DRAM)在一九八六年之後,連續幾十個月缺貨!當時台灣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產業產值幾乎每年倍增;DRAM是個人電腦必備的元件,台灣業者卻只能任憑市場價格飛漲。當時,許多業者想進入這個高市場需求的產品,但是,進入DRAM的投資門檻卻相當高。
要做記憶體,就要發展次微米技術,當時台灣的半導體公司已有許多家:台積電、聯電、華邦,及施振榮投資的德碁;剛開始大家希望用參與的方式,也有聲音反對工研院再衍生新公司。史欽泰說:我們就建議仿美國的SEMATECH(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半導體製造技術聯盟),做聯合研究中心。SEMATECH是在美國雷根政府時期,因為看到日本的競爭力很厲害,一九八四年由國家支持的民間聯合研究機構,五○%經費由政府支持,IBM、英特爾、ATT幾個大企業都參與。SEMATECH第一任董事長即是英特爾的創辦人之一,也有一任是比爾.斯賓塞(Bill Spencer),他後來做了我國行政院的科技顧問。所以我們想仿傚這個模式,由企業合資、政府各出一半。
中原大學半導體產業學院於10月13日舉辦「中原70半導體產業國際論壇:回顧與前瞻」活動,吸引近200位產學研代表及師生與會,會中同步發起成立「台灣半導體國際發展協會」(TSIDA),期以策略性資訊共享與技術交流平台,整合台灣產業與學界量能,鏈結全球頂尖學研單位,因應AI智慧運算及量子計算時代的國際政經挑戰。
社團法人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將於11月13日(周四)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1室舉辦「第四屆中道高峰會-人工智慧‧文化轉型」,邀請政、商、學、科技與文化界領袖齊聚一堂,以中華文化「中道」智慧為軸,探索人工智慧時代的人類與地球永續出路。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說明赴美打造台灣產業聚落相關事宜,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緯穎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均樂觀以待,施振榮認為,產業生態系與經驗輸出,可視為「國力延伸」及台灣價值的擴大;洪麗寗指出,供應鏈愈是聚焦、愈接近客戶或市場是好事。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智榮基金會2日主辦的「世界地圖上的台灣未來」系列活動,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演講,針對美國提出的台美晶片五五分構想,2人皆認為短時間可行性不高,童子賢更認為美國政府以選舉考量凌駕專業的產業規畫,將對台灣的競爭力造成影響。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智榮基金會聯手,以「擁抱失敗、築夢踏實、放手實踐」為精神,為凝聚不同世代的智慧與勇氣,搭建了跨世代對話的橋樑,邀請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以「以王道精神看AI時代挑戰」為題演講,他直言,儘管台灣在硬體晶片和伺服器方面具備全球領先優勢,但在 AI 時代,不能只追求「腦」(Brain),更要補足「心」(Heart)的價值。
川普政府一連串針對美國再次偉大的政策,今年來幾度引爆全球高科技產業震撼彈,變數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的PC產業,也因美晶片廠近日動態再添新不確定性。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表示,短期內CPU供應吃緊、DRAM價格上揚等情況需關注,至於日前輝達(NVIDIA)宣布入股英特爾(Intel)則恐對PC產業帶來很大的影響。
全球資本市中,台灣資本市場受惠AI快速發展,9月24日正式成為全球第八大資本市場,不過,這股AI潮流中,不僅要關注技術的突破與應用的廣度,還必須深思如何在創新與責任之間取得平衡。由中華軟體公會理事長沈柏延、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前數發部部長黃彥男、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會理事長黃齊元、叡揚資訊董事長張培鏞及前台北商大校長張瑞雄等六位金融、科技大老共同倡議AI FATE,提出「公平(Fairness)、究責(Accountability)、透明(Transparency) 、倫理(Ethics)」四大倡議,讓台灣在AI發展的道路上,不僅具備國際競爭力,更能成為值得信賴的典範。
AI無人載具市場需求持續上升,工研院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聚焦臺灣如何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出席院士包括施振榮主席、林耕華、林本堅、史欽泰、王康隆、張有德、楊育民、楊振通、劉德音、林憲銘、蕭慈飛、海英俊、李謀偉、劉克振、吳明賢、陳適安、童子賢、米玉傑、余俊彥、蔡長海、羅唯仁、倪衍玄。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院長劉文雄亦出席與會。
川普的附加關稅讓許多台廠陷入困境,我國許多出口主要產品類別,如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產品、機械工具機等,傳統上主要競爭國家都是中國大陸及日本韓國;出口美國市場現在要面臨日韓較低的附加關稅壓迫,而美國之外的市場則面臨中國大陸加大力道傾銷,可謂雪上加霜。
AI無人載具的市場需求不斷推升,工研院日前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會中針對臺灣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院士們認為,AI無人載具是臺灣應發揮既有優勢不可錯過的產業浪潮,應持三大策略全速前進。
輝達斥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消息撼動半導體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8日在線上記者會否認川普政府有涉入其中,強調兩公司產品合作潛在市場一年高達500億美元,但也提到會繼續和台積電合作,不影響與安謀的業務。
「被航運耽擱的演唱家」誼遠控股集團董事長陳致遠籌備一年多公益音樂會,完美演繹「英雄有愛」!CTWANT記者現場直擊120分鐘演出,堪比頂規天王級演唱會,政商界親友共襄盛舉,至截稿前募款逾5800萬,再加上陳個人加碼約計近7千萬,將捐助11個團體單位及台北市社會局社福專戶。
台灣太空產業剛起步,過去很多大公司認為業績貢獻低,都不願意參加,只有本身很有使命感,如以前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但最後也是鍛羽而歸。少了大公司資源也少很多,小公司又沒有完整的藍圖投入經費,最後只能太空中心自己做,卻又因為法規限制綁手綁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