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昇陽電池的搜尋結果,共09筆
「用電大戶條款」上路以來,企業除了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外,也逐漸轉向建置儲能設備。這股由政府能源政策驅動的需求,使得表後儲能市場看似遍地黃金,然而榮景背後,充斥著大量從中國大陸進口貼牌產品的廠商,埋下市場恐淪為「價格戰」的風險因子。
本土中型鋰電池芯、模組及系統製造商-昇陽電池3月18日首度在銅鑼新廠舉辦114年度第一次股東臨時會。董事長葉展豪回應股東提問時表示,今(114)年昇陽電池在手訂單超過20億元,根據現有訂單及年底預計股數推估,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可達1.58元。114年昇陽銅鑼新廠積極擴產,憑藉中型電芯與模組製造的優勢,以靈活快速的應變能力,積極搶攻儲能、電動車、BBU(備援電池模組)、無人機及機器人等應用市場,產業需求動能強勁,未來營運成長性值得期待。
大宇車輛公司引進韓國大宇汽車技術,結合尚杰科技、昇陽電池、豐台特用半導體等企業,打造全台首輛電動環保車,3日再加碼投資高雄,預估明年開始量產,年產能約100輛,不僅補足國內推動淨零碳排交通運具的一塊重要拚圖,未來將先行供應國內市場,再輸出國際。
台灣缺電,台電電力備載容量長期低於法規要求,能源產業界認為,未來5至10年實際平均備載容量仍不容樂觀,能源署提議廣設儲能設備,因應未來雙向的智慧電網趨勢下,需量反應與儲能需求,都將扮演重要關鍵角色。
昇陽電池聚焦儲能市場策略奏效,成功搶搭全球淨零碳排及綠能儲電風潮,宣布已取得50MW台電交易平台E-dReg案場設備訂單,公司樂觀預估,未來一年儲能案廠的營收貢獻可望超過15億以上。
大宇車輛、昇陽電池、豐台特用半導體攜手尚杰科技日前共同舉辦發表會,推出台灣第一個電動卡車解決方案,並宣布台灣本土商用電動卡車生態圈及供應鏈成形,期待台灣未來成為電動卡車及相關技術輸出國。
台灣電池產業參展團,在台灣電池協會理事長楊敏聰帶領下,圓滿完成2024日本東京二次電池展活動,也為推廣台灣電池產業發展,促進結合技術創新的商業模式,今年拓展海外出海口揭開序幕。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昇陽電池的前身是昇陽半導體旗下能源事業處,2017年正當磷酸鐵鋰電池產業風起雲湧,順勢從昇陽半導體分割成立,成為當時產業界的新星。然而,昇陽電池卻歷經了長年虧損,終於在新任董事長姚松廷接手啟動企業轉型後,2023年才損益兩平。
昇陽電池是國內磷酸鋰鐵電池芯、電力儲能及系統整合專家,深耕電能能源領域已逾17年;昇陽的鋰鐵電池擁有從電池芯(Cell)、電池管理系統(BMS)到電池模組設計(PACK)等三大核心技術,掌握從設計、製造到應用,產品特色放電功率大,循環壽命長,在高溫下穩定性佳,高安全性。應用涵蓋動力工具機、不斷電(UPS)電力、車用動力、大型儲能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