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景氣指數的搜尋結果,共134筆
AI與半導體帶動下,台灣第三季經濟數據表現強勁,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22日在立法院表示,鑑於第三季狀況依然很好,並未有原本預估關稅衝擊等狀況出現,今年經濟成長率至少可達5%。
台灣綜合研究院22日發布9月份台灣EPI電力景氣指數,全國高壓以上產業用電較去年同期成長1.27%,電力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維持黃紅燈。台電高壓以上用電方面,9月份整體產業用電較去年同期成長2.11%,其中製造業用電成長1.97%,服務業用電成長2.25%。
儘管美近期就業數據偏弱、 ISM製造業景氣指數仍低於榮估線(50),但美股表現相對其他國家依舊強勁。貝萊德投信分析,主要是市場資金對美元資產需求持續高漲,加上聯準會(Fed)進入降息循環,龍頭企業的獲利韌性更推升股市表現。在此同時,投資聚焦美股50大企業的ETF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國發會26日發布8月景氣燈號,雖然AI需求強勁,但飽受關稅波及的傳產出口不振,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0分,較上月僅增加1分續亮綠燈,是自今年5月以來亮出的第4顆綠燈。
產業電力使用,反映景氣的冷暖度。根據台灣EPI電力景氣指數的月變動,顯示出口帶動的製造業用電,8月份整體用電成長1.51%,電力景氣燈號維持黃紅燈,連續二個月亮出黃紅燈。需注意的是,整體製造業用電成長幅度,8月份較過去三個月明顯放大,調研單位台灣綜合研究院24日表示,半導體業在8月的用電量維持高成長的9.53%,單月用電量再度創歷史新高點,個別產業電力景氣燈號連續五個月呈現熱絡的紅燈。
產業電力使用,反映景氣的冷暖度。根據台灣EPI電力景氣指數的月變動,顯示出口帶動的製造業用電,8月份整體用電成長1.51%,電力景氣燈號維持黃紅燈,連續兩個月亮出黃紅燈。需注意的是,整體製造業用電成長幅度,8月份較過去3個月明顯放大,調研單位台灣綜合研究院24日表示,半導體業在8月的用電量維持高成長9.53%,單月用電量再度創歷史新高點,個別產業電力景氣燈號連續五個月呈現熱絡的紅燈。
在美國301調查等限制壓力下,今年上半年,大陸船廠產業繼續領跑。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協)副祕書長譚乃芬表示,上半年大陸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87.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8%;實現利潤總額387.4億元,同比增長72.6%。
儘管美國揚言對中國製大型船舶徵收高額費用,且將逐年增加,中國目前造船景氣度和企業獲利仍持續成長。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企業生產效率提高等背景下,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獲利年增逾7成。此外,景氣指數創歷史新高。
今年年上半年,大陸造船產業繼續領跑。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協)副祕書長譚乃芬介紹,上半年大陸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87.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8%;實現利潤總額387.4億元,同比增長72.6%。
大陸央視新聞6日報導,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9月分創8個月以來新高,零售行業發展向好趨勢明顯。
台灣綜合研究院21日發布7月份EPI電力景氣指數,全國高壓以上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0.34%,受到產業景氣呈現明顯分化下,電力景氣燈號由熱絡的紅燈轉向為黃紅燈,亦顯示我國經濟成長動能已開始出現收斂訊號,台綜院預測7月份經濟成長率為3.5%。
受美對等關稅衝擊,台綜院21日公布7月電力景氣指數,全國產業用電量成長率0.34%,電力景氣燈號由上月熱絡的紅燈轉為黃紅燈;變燈最主要原因是AI、半導體獨強,傳統產業需求則顯得低迷,抵銷整體產業用電漲幅,呈現明顯兩極化走勢。
台灣綜合研究院23日發布6月EPI電力景氣指數,全國高壓以上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0.67%,電力景氣燈號連續三個月呈現熱絡的紅燈,主因在於科技應用驅動,AI、HPC與雲端服務等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暢旺,產業動能仍具韌性。
經濟部統計處23日發布6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成長18.6%,連16紅,代表廠商出貨持續暢旺。總計上半年工業生產平均增幅1成6,居歷史次高。惟經濟部預期,隨著廠商拉貨潮趨緩,下半年生產出貨增幅將不若上半年,但全年依然為成長。台綜院警示,後續要密切關注美國關稅政策走向、國際貿易談判進展,結果將影響我國下半年出口動能與經濟成長穩定性。
台綜院23日公布6月電力景氣指數 (EPI),受惠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與雲端服務等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暢旺,加上前期急單、備貨效應延續推動,半導體及電子產業用電穩健成長,推升整體產業用電表現,全國高壓以上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 0.67%,電力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呈現熱絡的紅燈;台綜院表示,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有高度不確定性,市場保守觀望氛圍逐漸升溫,部分產業已開始調整產能與出貨節奏,也反映在用電成長幅度。
川普關稅新制8月1日上路,各國對等關稅最新稅率是日本的15%和菲律賓的19%。台灣綜合研究院長吳再益23日表示,出口美國的台灣廠商應早就把對等關稅暫緩截止日的7月9月視為「最後逃命點」,考量船期等運輸時間,為了避開多重關稅的課徵,6月上旬必須完成從台灣出貨,因此可以看到,以出口美國為主的半導體和 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的兩大產業,用電量呈現放緩,顯示提前拉貨紅利逐步減退。
統計機構Insee於27日發布數據顯示,受中東衝突影響,6月法國與西班牙通膨率今年來首度出現上升。儘管如此,歐洲央行不太擔憂,對歐元區今年能夠持續實現2%目標依然深具信心。
在2025年劇烈市場變動中,歐股逐漸展現抗跌與成長潛力,不僅吸引國際資金回流,基金表現亦顯亮眼,逐漸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新焦點。根據晨星基金統計,今年以來歐股基金前10大績效皆突破19%。
大陸經濟逆風尚未止歇,5月最新數據,除消費明顯回溫,其他如投資及出口等主要項目普遍下滑。工業生產指數下滑至5.8%;與房市高度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也降到3.7%,均低於市場預期。出口雖有關稅暫緩、海外拉貨等利多,卻較4月8.1%遽減至4.8%。
大陸經濟逆風尚未止歇,5月最新數據,除消費明顯回溫,其他如投資及出口等主要項目普遍下滑。工業生產指數下滑至5.8%;與房市高度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也降到3.7%,均低於市場預期。出口雖有關稅暫緩、海外拉貨等利多,卻較4月8.1%遽減至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