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晶片出貨的搜尋結果,共240筆
群聯(8299)10日開盤即攻上漲停板1,270元,鎖住至終場。公司第三季營收181.37億元,季增1.4%、年增30.1%;毛利率32.4%,稅後純益22.27億元,季增199%、年增222%,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0.75元,創近年新高。
IC設計大廠聯發科旗艦級晶片出貨動能維持,10月營收維持高檔水準,呈月減、年增表現;除手機晶片外,聯發科多元布局,在Chromebook、衛星晶片及ASIC領域嶄露頭角。此外,ASIC公司世芯-KY 10月合併營收持續低迷,處大客戶晶片迭代空窗期,年減幅近6成,管理階層仍看好明年動能表現,其中,大客戶3奈米專案將於明年上半年進入量產,整體規模超過上一代,營運先蹲後跳。
創意(3443)今(10)日早盤後一度強勢攻上漲停,外資報告指出,Google自研Arm架構CPU將成為公司2026年最關鍵的成長動能,預估該專案在2026年可貢獻營收約6億美元,2027年上看7億美元。外資並預期,儘管此專案毛利率僅約5%,將略為稀釋整體獲利率,但仍有助於推升EPS表現,因而將創意目標價調高至1800元,並給予評等「加碼」。
美股持強創高,日、韓與台股也跟上腳步,AI產業依舊是唯一的鎂光燈焦點,台股不僅電子權值股強勢表態,次產業穩定良性輪動,多頭趨勢未見改變。
群聯(8299)第三季合併營收181.37億元,季增1.4%、年增30.1%,創歷史同期新高。毛利率提升至32.4%,季增3.3個百分點,年增3.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2.27億元,年增222.1%,每股稅後純益達10.75元,為歷史高檔水準。
因應AI伺服器高階PCB材料需求激增,PCB大廠金像電(2368)將發行面額達到90億元的CB,用於擴大產能規模,6日起受理競價拍賣,底標價為107元,這是PCB產業在台灣境內最大的募資案。
美系外資針對股王信驊(5274)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看好公司訂單動能可延續至2026年第一季,並於明年上半年加速成長。其中一家外資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6000元;另一家則給予「加碼」評等、目標價6100元。
達發(6526)4日召開法說會,第三季合併營收56億元,年增1.2%、季增2%,毛利率52.2%,每股稅後純益(EPS)5元。展望第四季,達發執行副總經理謝孟翰表示,受淡季影響,預期第四季營收將較第三季下滑,但全年營收仍可維持穩健成長。
達發(6526)今(4)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56億元,年增1.2%、季增2%,單季每股盈餘(EPS)5.0元,較上季增加0.36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09元。執行副總經理謝孟翰表示,展望第四季,受傳統淡季影響,營收預期將較第三季下滑,但全年營收仍可望維持穩健成長。
據觀察者網報導,荷蘭政府一手挑起的安世半導體風波還在繼續。當地時間11月3日,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緊急尋求中國對安世半導體晶片的出口限制豁免,希望通過政治解決方案化解這一貿易僵局。路透3日報導披露,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德國採埃孚(AF)表示,正與大陸有關部門合作以確保晶片供應。該公司1日早些時候曾指出,若供應危機加劇,將準備讓員工休無薪假。
半導體製程競賽持續升溫,台積電次世代2奈米進展順利。繼蘋果預定成為首批導入N2製程的客戶,行動晶片雙雄高通(Qualcomm)與聯發科亦加快導入腳步,同步採用強化版N2P製程,帶動台積電A16製程量產時程提前。供應鏈傳出,A16最快將於明年3月展開試量產,顯示台積電已進入摩爾定律2.0新階段。
中美荷三國引發的安世半導體之亂,出現緩和跡象。在「習川會」後,外媒引述消息指出,白宮即將宣布安世半導體(Nexperia)位於中國的工廠恢復晶片出貨。中國商務部1日也表示,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這對汽車製造商是大好消息,意味晶片缺貨壓力有解。
近期各界關注安世半導體(Nexperia)被凍結從大陸出口晶片帶來的衝擊,大陸商務部1日表示,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充分考慮國內國際產業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商務部或地方商務部門聯繫,將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更強調是荷蘭政府對企業內部事務的不當干預,導致了目前全球產業供應鏈的混亂。
上周大盤指數屢次挑戰2萬8關卡,此一強勁氣勢下,交織Fed降息政策鬆綁,與川習會談緩解中美貿易緊張的雙重利多,使台股呈現高檔震盪上攻格局。加權指數受AI概念股與台積電強勁動能帶動,一路衝刺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美股財報超預期更帶動台股同步走揚。台股不僅展現高檔韌性,更凸顯AI供應鏈在不確定環境中的關鍵支撐,值得投資人密切追蹤。
近期各界關注安世半導體出貨問題,大陸商務部1日表示,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充分考慮國內國際產供鏈安全穩定,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商務部或地方商務部門聯繫,將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更強調荷蘭政府對企業內部事務的不當干預,導致了目前全球產供鏈的混亂。
聯發科(2454)今(31)日舉辦法說會。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對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的看法維持不變,預期今年整體市場仍將呈現低個位數成長。不過,市場結構已明顯走向兩極化,高階旗艦與入門主流機種成為主要支撐。他強調,聯發科對智慧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預期未變,將持續鞏固高階與主流市場的雙重布局。針對半導體供應鏈仍面臨通膨與供應吃緊的雙重壓力,聯發科正積極透過策略性產能分配與價格管理,將成本壓力轉嫁給客戶,以維持穩定的營運表現。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31日公布2025年第3季財報,合併營收達1,420.97億元,季減5.5%、年增7.8%,主因部分客戶提前拉貨至上半年。然受惠AI旗艦手機與AI平板晶片市佔持續提升,累計今年前九個月合併營收仍維持雙位數年增。
雲端服務業者再度拉高資本支出,確立AI伺服器需求續強,根據TrendForce最新報告顯示,2026年因來自雲端服務業者(CSP)、主權雲需求穩健,GPU、ASIC拉貨動能將有所提升,加上AI推理應用蓬勃發展,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將年增20%以上,占整體伺服器比重上升至17%。
譜瑞-KY(4966)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第三季每股盈餘約10.4元,展望第四季合併營收預計將季減6.6%至15.5%。董事長趙捷表示,第四季營收下滑主因季節性因素,以及自9月起部分客戶因先前關稅提前備貨,導致需求轉弱。他強調,公司並未出現結構性變化或設計案流失,情況屬於短期調整。
全球半導體再掀漲價潮!晶圓代工產能吃緊,記憶體報價持續走高,從DRAM到NAND全線上揚。對需要記憶體的處理器晶片來說,成本壓力恐上揚;法人指出,聯發科(2454)首當其衝,將影響毛利率。供應鏈觀察,晶片業者透過高階產品比重出貨增加及向下游漲價,維持獲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