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曹志弘的搜尋結果,共71筆
主計總處6日公布消費者物價(CPI)。該處指出,由於中秋節及三個連假,導致部分費率上漲,10月通膨率升至1.48%,連六個月低於通膨警戒線2%,物價續呈穩定。待11月秋節、連假因素消失,只要天候穩定,通膨率可望回降。至於外界關注非洲豬瘟的影響,其實未導致物價波動。
主計總處8日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25%,連續5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創近4年半最低水準;但食物類漲幅仍顯著、達2.64%,其中,民眾經常購買的豬肉、蔬菜,分別上漲8.74%、5.92%,上班族必備的外食費也持續攀升為3.44%,皆遠高於CPI水準。
主計總處8日公布9月物價統計指出,由於蔬菜復耕順利上市,加以汽機車貨物稅減徵,使得通膨率降至1.25%,創下近四年半最低。雖然10月電價調漲,但由於漲幅不大,估計對今年通膨率影響僅0.01個百分點,國內物價持續平穩。
主計總處今(8)日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由於蔬菜復耕順利上市,加以汽機車貨物稅減徵,使得9月通膨率(CPI年增率)降至1.25%,創近四年半最低。雖然10月電價調漲,由於漲幅不大,估計對今年通膨率影響僅0.01個百分點,國內物價持續平穩。
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通膨率指出,受美國調升關稅全球景氣降溫,以致原物料價格下跌的影響,8月進口物價連續34個月下跌,通膨率1.60%已連續四個月低於2%,國內物價持續平穩。
受颱風災情影響,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6%,通膨壓力較上月1.53%擴大,為近4個月高點;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分析,與楊柳颱風帶來豪雨農產損失有關,蔬菜價格大漲10.9%,而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17項民生物資中,豬肉上漲幅度達8.09%、漲幅創18個月新高。
主計總處今(5)日公布8月物價統計指出,受美國調升關稅以致全球需求疲弱,原物料價格下跌影響,8月進口物價連續34個月下跌,通膨率1.60%,連續四個月低於2%,國內物價持續平穩。
周六(6日)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民間準備普渡供品祭拜好兄弟;主計總處5日公布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最關注的17項民生物資中,8月漲幅最驚人的是豬肉價格,漲幅達8.09%,創18個月以來新高;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分析,與風災淹水(豬舍受損)、 夏季高溫、疫病干擾等三大因素有關,在供給調節下,批發市場價格已回落,預計中元節、中秋節豬肉供給無虞。
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6%,較上月1.53%略增,為近4個月新高;通膨持續上升,主計總處表示,近來颱風、豪雨導致農產損失,蔬菜價格攀至高檔,加上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漲所致;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預測,只要9月天候平穩,通膨數據將會比8月縮小。
主計總處6日公布7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54%,連續3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線,主因是颱風、豪雨造成農產損失,推升蔬菜價格,加上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漲所致,較6月的1.36%增加,至於7月下旬的豪雨影響,恐要並8月CPI才會反映。
主計總處6日發布物價調查結果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導致全球需求走疲,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加以新台幣升值,7月進口物價已創五年來最大跌幅11.78%,通膨率1.54%也連續三個月低於2%,國內物價續呈平穩。
主計總處今(6)日發布物價調查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導致全球需求走疲,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加以新台幣升值使得進口物價跌幅擴大,7月通膨率1.54%,為連續三個月低於2%,國內物價續呈平穩。
主計總處8日公布消費者物價(CPI)統計指出,6月通膨率續降至1.37%,創近51個月最低,顯示物價續呈平穩。此外,受新台幣升值影響,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較上年同月大跌10.35%,創57個月以來最大跌幅,可望紓解下半年通膨壓力。
主計總處8日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為1.37%,已連續2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也創近51個月以來最小漲幅;近來丹娜絲颱風侵襲中南部農業縣市,蔬果價格受影響,但全球原物料價格下滑、新台幣升值,皆有助降低廠商生產成本,主計總處預估,7月CPI可能較6月高,但預測仍低於2%水準之下。
主計總處5日公布物價指出,5月通膨率降至1.55%,為四年多來最低,由於新台幣升值降低進口成本,5月內銷品物價年減5.77%創近兩年最大跌幅,有助於紓解通膨壓力,研判6月通膨率會再低一點,國內物價持續平穩。
主計總處今(5)日公布通膨率,5月降至1.55%,為四年多來最低,外食費年增率3.5%則創下近15個月最高,惟隨著新台幣升值、原物料價格續跌,加以電價未漲,研判外食費漲幅不致擴大,6月通膨率會再降低,國內物價持續平穩。
主計總處7日發布消費者物價(CPI)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需求降低,原物料行情走跌,4月通膨率降至2.03%,展望原油等農工原料行情持續走疲,5月通膨率可望降至2%以下,至於近日新台幣匯率升值雖有助於降低通膨率,但仍需經過一段傳遞時間,效果才會慢慢出現。
主計總處今(7)日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需求降低,農工原料行情走跌,4月通膨率降至2.03%,展望農工原料價格將持續走疲,蔬果價格漲勢趨緩,5月通膨率可望降至2%以下,至於匯率升值雖有助於國內物價降低,但仍需經過一段傳遞效果才會慢慢出現。
主計總處8日公布消費者物價(CPI)指出,3月通膨率2.29%,排除春節因素為近七個月最高,主因水果受去年底颱風影響,價格居高不下,研判5月復耕上市後將趨於平穩。至於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初步評估會讓全球需求走弱,原物料價格走跌,台灣物價於短期內沒有攀升的風險,也沒有停滯性通膨的疑慮。
主計總處8日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29%,不僅較2月1.58%明顯擴大,也再度衝破2%通膨警戒線;外界最關心是,美國對等關稅風波,是否讓進口物價上漲而衝擊國內通膨?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委曹志弘表示,國內物價還算平穩,「短期沒有攀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