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慶四的搜尋結果,共18筆
「川習會」預計10月底在南韓APEC峰會期間舉辦,協商中美貿易對抗,但面對近日中美相互出招,包含大陸加大稀土出口管控,讓美國總統川普喊出11月加徵100%關稅做反擊。港媒分析,川普想「邊打邊談」施壓陸方讓步,但如今大陸已不吃這一套。更有學者認為陸方至今才反擊已相當寬容,研判月底的中美元首會晤恐怕實質效益不大。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4日由高市早苗當選,並有極大機率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對此,綜合多位大陸專家說法,認為就高市的過往立場來看,很可能在對華問題採取更強硬立場,例如加快擴張日本防務力量,但無論誰接替石破茂,對華政策做出的只是有限調整,也指出執政者需面對現實,與大陸保持正常雙邊關係才有經濟合作利益。
北京3日上午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年閱兵,是其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閱兵儀式,展示多款新型軍事裝備與武器。多位國際專家認為,中國本次閱兵不僅為了展現軍事實力,更希望向世界表明其科技成果,以及抗衡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信心。
美國總統川普15日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雙普會」,進一步討論俄烏戰爭停火停戰議題,更屢傳川普打算藉此強化「聯俄制中」。對此,大陸國關學者認為,此次川普與普丁討論首要議題仍在俄烏戰爭,美國將藉此擺脫俄烏戰爭的負擔,雖然可能也有拉攏俄羅斯來抑制大陸的打算,但這比較屬於中期目標,藉此次會面討論的機會很低。
韓國3日舉行總統大選,由自由派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勝選,東北亞格局將再生變化,甚至李在明過去曾宣稱不介入台海衝突。對此,大陸學者認為,李在明不同於前任總統尹錫悅的高度親美,從過往言論來看,也認為沒有必要招惹兩岸問題插手台海形勢,認為會與前任做出一定政策區隔,期待把尹錫悅無底線、無條件親美的韓國外交政策往回擺動,也看好南北韓關係有止跌回穩的空間。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各國發起關稅戰,這會是一種叫價還價的談判技巧嗎?大陸國關學者李慶四認為,感覺川普一時半刻間還不會消停,也可能是他作為與習近平會晤的籌碼。「現在把關稅加上去,然後見了習主席,給點面子,適當的減一些,估計可能是這樣的情況。」
《南華早報》報導「川習會」最快4月在北京會面,且不排除就台灣問題達成「大交易」。學者認為,川習會若能成行,也會以關稅等經貿議題為主,以川普團隊目前狀況,無論是「出賣台灣」還是談「美中第四公報」,可能性都很低。
美國總統川普拋震撼彈,稱他先前與俄總統普丁就結束俄烏戰爭通話,還稱盼與俄、中領導人舉行「三巨頭峰會」,此也引來外界關切台灣會不會被交易犧牲,對此,學者認為台灣跟烏克蘭不一樣,烏俄戰爭的例子,不能直接套用在兩岸間;不過大陸學者倒是認為不無可能,但強調中方願扮和事佬協助結束戰爭。
即將邁入2025年之際,中美兩大國關係與延伸的兩岸情勢,都將隨1月就職的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而牽動。展望明年,大陸學者專家認為,中美台三方明年最大變數仍來自川普,往往講完又把自己說法推翻的不確定性。但基於中美國內自身包含經濟等多重問題,各類摩擦衝突會維持在一個可控範圍內,只是台海情勢有可能成為未爆彈,也考驗美國在處理把控賴清德的能力。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上任,其涉台的孤立主義、交易性格,必影響美陸台關係走向。台灣學者認為,台灣不會被川普出賣,但若陸美交易談判破裂,川普可能立即派高層官員訪台、對台出售尖端武器,以此拉高談判籌碼,將是台海最不穩定因素。大陸學者則指出,美新政府如何管控民進黨的兩國論,是台海最大變數。
外媒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提名被北京制裁的盧比歐擔任國務卿、對中強硬的瓦爾茲擔任白宮國安顧問,2人都是對中立場強硬的鷹派人士,未來中美如何打交道?是否未上任就陷入僵局?大陸國關學者李慶四12日表示,中方不和被制裁的美國官員打交道就是了,至於其他官員,該來往的還是會繼續來往。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任命被北京制裁的盧比歐擔任國務卿、對中強硬的瓦爾茲擔任白宮國安顧問,這兩人都是對華立場十分強硬的鷹派人士。未來中美關係如何打交道?是否未上任就陷入僵局?大陸國關學者李慶四表示,中方不和被制裁的美國官員打交道就是了,其他的官員,該來往的還是會繼續來往。
甫逝世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卸任之後仍長年訪華、不時擔任中美外交「潤滑」角色,過世後被關注是否牽動中美台三方關係,大陸國關學者認為,中美關係的穩定與發展取決於雙方政策與大趨勢,不應該、也不會取決於美方某個菁英人物。季辛吉過去參與重大外交歷史事件深具傳奇性,不否定他所發揮的作用,但也不必無限拔高,在溝通角色上「離開了一位季辛吉,美國還會推別人出來」。
對於季辛吉逝世,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指出,季辛吉是中美關係的積極促進者與推進者,讓美國政府形成跟中國大陸合作的大戰略,但在當前美國仇中氛圍高漲的背景下,季辛吉此一代表性力量一旦退出,恐使中美關係的不穩定讓台灣成為一個問題點,對我不利。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當地時間11月29日於康乃狄克州家中過世、享耆壽100歲。卸任後的他仍長年訪華、擔任中美外交「潤滑劑」角色。過世是否牽動中美台三方關係,大陸國關學者認為,中美關係的穩定和發展取決於雙方政策與大趨勢,不應該、也不會取決於美方某個精英人物。認為季辛吉基於過去歷史事件更具傳奇性,不否定他所發揮的作用,但也不必無限拔高,在潤滑角色上「離開了一位季辛吉,美國還會推別人出來」。
中美元首「拜習會」在美國時間15日正式會晤,雙方同意推動加強中美各領域對話合作,包含恢復兩軍高層溝通、明年增加航班,擴大教育,工商文化交流等共識。但是否代表中美關係回穩、重返新軌道,大陸國關學者認為還言之過早,只能持「審慎樂觀」,畢竟達成共識後能否切實履行,還需要時間去驗證,未來挑戰困難仍不可低估,尤其美國大選將啟,屆時對華軟弱等指責聲浪肯定會再響起。
中美元首「拜習會」15日正式會晤,雙方同意推動加強中美各領域對話合作,達成包含AI政府間對話、恢復兩軍高層溝通、戰區領導通話,在明年稍早大幅增加航班,擴大教育留學,工商界、文化交流等共識。但是否代表中美關係回穩、重返新軌道,大陸國關學者認為還言之過早,只能持「審慎樂觀」,畢竟達成共識後能否切實履行,還需要時間去驗證,未來挑戰困難仍不可低估,尤其美國將啟大選,屆時對華軟弱等聲浪肯定會再響起。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15日將在舊金山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拜習會」,受到全球關注。大陸國關與涉台學者認為,鑑於去年中美軍機軍艦多次接近擦槍走火,研判此次會晤,會就在公海與國際公共空域的雙邊機艦接觸達成一定共識或軍方高層溝通機制。對台問題上,則會要求美方有更多表態與承諾,同時點出台獨被視為中美力求關係穩定的引爆彈,可能會迫使美國在追求本國利益下出手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