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林業署嘉義分署的搜尋結果,共93筆
台灣師範大學登山社一行8人前往嘉義縣千人洞步道露營,卻在登山路途中遇虎頭蜂大軍攻擊,其中2人被螫傷,嘉義縣警察局竹崎分局、消防局昨(27)日中午獲報,集結進入水漾森林救援,確認2人被螫傷7處,初步給予治療後,將人送下山治療,同行團隊也全部安全撤離水漾森林。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與微風超市合作,11日起連續19天,在微風廣場微風超市舉辦「林下良品 饗宴微風」展售活動,而嘉義分署全新推出的「諸羅山茶啤酒」也首度曝光,以嘉義縣中埔鄉石壁頭森林生長的諸羅山茶,與蔡氏啤酒廠合作精釀出的全新啤酒,成林下經濟代表產品之一。
嘉義縣鰲鼓溼地地勢低窪,長年排水不良,溼地內的台糖畜殖場因淹水10多天,上萬豬隻死亡,鰲鼓溼地森林園區也因積水未退,7月底封園至今未開放,嘉義縣審計室更直指當地水質變異,導致鳥類複合物種指數下降,水鳥、雁鴨最低指標數只剩10年前的6成。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說明,並非所有鳥類族群數都下降,但溼地已成半封閉水體,排水問題難解。
被列為保育類一級瀕臨絕種的山麻雀,近年在嘉義縣野鳥學會及梅山鄉瑞峰社區努力下,在當地已有固定族群數棲息、繁衍後代,甚至因保育有成,被連鎖超商相中,出品銷售山麻雀意象茶品,山麻雀復育有成,幕後功臣是默默為山麻雀付出10年的野鳥學會理事長陳建樺,但他始終不居功,默默當山麻雀守護者。
暑假是旅遊旺季,但今年接連有丹娜絲颱風、728豪雨肆虐來攪局,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7月至8月初封園10日,遊客較去年同期減少逾1.5萬人次,觀光業者接退房電話接到手軟,損失苦不堪言,期盼暑假下半場能人潮回流。
全台最高海拔阿里山限定夏季星空電影院,將於8月2日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香林神木劇場上映,今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特別挑選入圍2025奧斯卡最佳動畫片「荒野機器人」播映,限定100個名額,在自然森林夜色、科技流動光影間,進行一場森林視聽饗宴。
颱風「丹娜絲」即將來襲,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宣布明(6日)上午8點起預警性休園,所屬步道也暫停開放,因正值暑假旺季,原訂上山避暑遊客紛紛取消訂房,這幾天住房率達7成的阿里山賓館表示,只要宣布休園,營業額直接歸零,去年4個颱風,休了25天,3000萬元業績直接不見,對業者影響非同小可。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一批珍貴標本在1999年921大地震後,因館藏損害嚴重,當時林業署嘉義分署將部分標本委託給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代為保存,今(17日)嘉義分署將1件雲豹、114件鳥類和12件哺乳類標本,正式捐給科博館,並簽署捐贈契約書、合作備忘錄,深化彼此合作關係。
民間流傳燕子築巢是好兆頭,但天降鳥糞,令人十分驚嚇,環境清理更是惱人。林業保育署去年與台北鳥會攜手推出防水「燕你好好板」,今年擴大推廣,嘉義縣野鳥學會已送出上百片,其中大南國小安裝後,不但成功接住鳥糞,就連蝙蝠糞便也能有效收集,師生打掃輕鬆許多。
許多建築物常見家燕在屋簷築巢,但製造出的鳥糞「天降驚喜」卻讓人十分困擾,林業保育署去年與台北鳥會WBST攜手推出創意設計防水「燕你好好板」,開放民眾試用後,今年擴大與各地鳥會合作,嘉義縣野鳥學會分配到250片,目前已發送到剩不到百片,學會總幹事陳建樺指出,許多民眾不排斥燕子築巢,但便便狂掉確實很煩人,經學會宣傳、分送後,目前大家都反映「燕你好好板」成效不錯,人、鳥得以合睦相處。
有「凌波仙子」美稱的水雉,經過30多年保育,族群數至去年冬天已破3000隻,考量到水雉的棲地因菱角農老化及改作面積減少,再加上氣候、農業變遷等多重因素,恐衝擊多年保育成果,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向農田水利署認養嘉義縣水上鄉九芎埤,並號召志工、保育團體在九芎埤水域種下近2萬株印度莕菜、菱角,為保育類野生動物打造友善棲地。
有「凌波仙子」美稱的水雉,被農業部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經過30多年保育,台灣本島水雉族群數量從不到50隻,到去年冬季已突破3000隻,但在菱角農老化、改作,棲地面積逐漸萎縮,又有氣候及農業變遷等多重影響下,擔心好不容易復育的成果受到衝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向農田水利署認養嘉義縣水上鄉九芎埤,號召志工、保育團體,在九芎埤種下近2萬株印度莕菜及菱角,期盼透過棲地營造,讓水雉在友善環境中生活、養育下一代。
嘉義縣阿里山地區竹子大規模泛黃枯死,不但林相改變,轎篙筍又是阿里山特產,對山區經濟衝擊相當大,近年農政單位努力找出原因,最後發現轎篙竹枯死病株雖有簇葉病、稻熱病等多重病害,最主要原因仍是氣候變遷及竹林老化所致,包括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林業試驗所等單位將透過伐除病株、育健康竹苗等方式,多管齊下找解方,至於農業部也規畫造林獎勵從20年縮短到6年,對農民轉作或林相改變都有幫助。
台中6旬姓男子14日告知家人要爬聖觀音山、16日返家,但家人等不到他,嘉義縣警消17日接獲報搜尋未獲,18日再搜山,在921大地震後已廢棄多年沒有腳路的野徑下方約2、3公尺處發現李男,不幸已成冰冷遺體。
原本生長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山區的台灣原生種「阿里山油菊」,在嘉義大學森林系團隊努力復育、馴化下,現在平地也能順利生長、開花,加上阿里山油菊香氣、味道不輸杭菊,具發展地方產業潛力,15日11個公私團體、學校共同簽署「復育阿里山油菊推廣合作意向書」,將分區種下面積6660平方公尺的苗木,讓阿里山油菊遍地開花,未來更有望成為地方產業亮點。
嘉義大學森林系團隊受林業署嘉義分署委託,3、4年前開始台灣原生種「阿里山油菊」復育,經過1年多馴化,阿里山油菊已能在平地栽植、開花,15日由嘉義縣長翁章梁代表與11個單位、學校、社區簽署「復育阿里山油菊推廣合作意向書」,並贈送苗木供相關單位帶回種植,盼復育出6660平方公尺種植面積,讓阿里山油菊遍地開花。
因應嘉義市鐵路高架化,阿里山林業村鄰近鐵道旁的綠地,在鐵路高架化後將全面開放,因應城市發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將透過整地工法,把林業村形塑成自然帶狀草丘,以森林之歌為起點,向東北方延伸成一條綠帶,成都市綠島,今(12日)林業署嘉義分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與嘉義市政府共同舉辦植樹活動,眾人象徵性種下台灣原生樹種,期待在「適地適木」原則下,打造出一片都市森林。
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自來水系統4年用水量增6成,加上山區枯水期間,曾發生接管搶水紛爭,經地方建議,立委陳冠廷找相關單位會勘、商討後,確定在頂湖步道上方國有地蓋2萬噸容量的原水蓄水池,做為枯水期備用水源,預計2026年動工。
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自來水系統主要供應台18線沿線地區用水,由於前2、3年枯水期長,加上當地觀光業興盛,樂野系統4年用水量大幅增加6成,為因應枯水期供水不足問題,經大阿里山區民眾反應下,立委陳冠廷找相關單位會勘、商討後,確定在頂湖步道上方國有地蓋2萬噸容量的原水蓄水池,1億7000萬元建造經費由相關單位依比例分攤。
為期1個月的阿里山花季10日起跑,連續幾天好天氣,「櫻王」染井吉野櫻短短幾天綻放近8成,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目前山櫻花、霧社櫻滿開,染井吉野櫻約綻放1至2成,曾是日治時代林場俱樂部高級官員接待所的阿里山賓館,特別邀遊客上山,體驗「大和花旅.詩意春光」3日遊賞花之旅,穿上和服、手提賞櫻花袋,穿越時空,一秒到日本。